论美术教育对高中生的心育作用
2019-08-15侯鹏
侯鹏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山东 济南)
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当今我国教育存在着重语数轻美育、重技能轻创造、重考分轻过程等现象,影响了学生创造意识的培养和人的文化素质、生理和心理素质的整体素质形成。素质教育是以关注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面向社会中全体受教育者,以培养受教育者的技术、能力等,德、智、体、美、劳全方面素质发展的教育。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对提高和完善人的整体素质所具有的独特作用。随着我国教育模式的改变,美术教育还有一些不能完全的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地方,必须进行相应的课程改革。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确立,破除了原有的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的角度按照学生的不同学习方式划分了学习领域,增强了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探索性和综合性[1]。
一 高中美术教学在心育教育中存在的弊端
(一) 教辅资源缺乏
辅助教学的材料、教学用到的工具等实际物质来源和给学生自主学习要用到的美术资源在美术欣赏教学里是匮乏的。比如:书籍、网络更没有定期安排美术专业教学设施,软硬件跟不上形势或欠缺。比如:基本的石膏头像、静物、聚光灯、写生台、画板、画架,还有专门的画室等是必不可少的。学校对美术教育户外教学不重视,学生没有实践活动,对于关在教师里死板的绘画提不起兴趣。
(二) 教师对学生心育不重视
在所有学校当中因为美术不是高考主科目,所以对美术教师待遇地位存在偏颇。美术老师大多除了日常的课程以外还要参与学校其他的工作,因为参与学生活动的课程少,所以大多也只是应付了事,不能很好的关心学生的创作,使其单独完成很好的作品。而且现在很教师依然延续老式教学法,一味的灌输、说教,没有创新的思想导致学生逐渐对美术这一课业失去兴趣,对以后的美术课教也会带来不好的影响。条件相对来说较好的学校,校内教师不能定期的给学生改评画稿、做范画、讲课只是运用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后期教师的基本功和绘画能力下降是必然的。还有许多教师不负责任的让学生死记硬背素描、速写、色彩的理论知识,死板的,模式化的针对高考教学,严重的阻碍了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像这样的教学只是一味的考虑学校的升学效率,忽略了美术欣赏课对学生整体水评和学生心理素养提高的重要性,更加忽视也对学生审美的培养[2]。
(三) 心育在学生方面被忽略
学生在升学考试的压力下只重主课学习忽略对美术欣赏的关注,在他们眼里不是美术专业的美术不参与高考,所以学不学都不重要。还有的学生只能理解老师讲解到的美感艺术,对自己看到的其他作品不懂欣赏。甚至有的学生在课堂上不听老师的讲解分析和欣赏完成的美术作品,只是在看视频、看图片、玩游戏、看热闹。是想这样的美术教育还存在什么育人育心的教育意义呢?有些学生为了寻找高考的捷径,只一味的把绘画模式和经验教条背的滚瓜烂熟,他们认为只要画的像就可以了,尽可能的模仿照抄,失去了自主画画的动力,浪费天赋沦为教条的奴隶。这种危害性和局限性,使美术特长生不能更好地开阔眼界,更不能有效地提高绘画水平。长此以往虽然能应付成绩,但大多都是不理想的,更会持续影响高层美术教育院校学生的心理素养和合格的美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二 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解决心育问题
(一) 教辅资源的优化
在现在教辅资源严重缺乏下,学校应该及时增加相应的软、硬件设备。设备的选用也要结合现今丰富的教学内容,注重隐性教育在学生当中存在的影响。通过不定期在橱窗或宣传板报上展示成熟的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在图书室和阅览室增加美术书籍、影像资料供学生参考借鉴,无形中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欣赏能力和发现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其没有局限性。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通过名家画展和参与一切与美术相关的活动,利用学校以外的资源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再一方面学校应该统一按需发放美术用具,方便学生练习。组织学生绘画比赛,通过专家教学指导,有成绩的画作进行宣讲和展出[3]。
(二) 使教师认知到心育教育
教师在育人过程中要加强自我的素养建设,摒弃一切外在因素,明白自己的工作重点。学校方面也要不定期的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借鉴成熟的,新颖的教学方式来替代现用的老式教学法。不管学生在创作当中存在什么样的障碍或是心理问题,老师都要及时发现并给予帮助。正确的引导学生,发掘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优点,予以强化。鼓励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使其克服所有困难明白自身的长处和不足,增加他们自我完善的动力。尽可能创造一切有利于学生的舒适环境,使其有表现的机会,最大化展示自己的才能。不同的学生体现的才能更是多样,如:构思、造型、色彩、独特的创见等。也可能有其它地方的欠缺,但是只要有“闪光点”,老师在作业的评定中都要给予表扬。老师不要在很明确的地方去激发学生对创作的兴趣,而是在更深层次上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才能,从中得到创作后的体验和成就感。因为它能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自己完成的过程体会成功的愉悦[4]。
(三) 学生美术活动的心育作用
学校可以通过美术活动增加学生对美术专业的趣味性,让学生感到美术不是光作画那么简单。现在多媒体影像的运用可以直观的让学生体会具体的美术知识。也可使学生和老师或者学生和学生之间有更多的交流机会和共同交流的内容,很好的增强学生的群体意识。学生之间因为是同龄人不存在代沟,所以很容易就能在感情上产生共鸣,这样可以很好的带动周围同学参与其中。通过探讨交流,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避免模仿照抄做出没有任何美术灵魂的做品。这样的学生才是高层美术院校重点关注的美术专业人才,对以后美术专业的发展大有裨益[5]。
三 结语
虽然现在因为学校对于实践有利普通高中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能力的设备不齐全,但是并不影响后期对高中生美术课程和心育教育结合的跟踪了解和逐步完善。可以通过专门安排课程的方法,以心理教师的角度做一堂生动的绘画治疗课,帮助学生和教师了解什么是心育,这个想法需要的到各个方面的支持,非一日之能。开辟出一条有益于培养杰出心理素质的学生的发展道路。向深远的美术课意义有利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