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poc 的高职高等数学渐进式混合教学模式探索

2019-08-15李海霞

教育现代化 2019年102期
关键词:混合知识点教学模式

李海霞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一 问题的提出

在日新月异的网络信息化时代,基于SPOC 的混合教学模式将MOOC 的先进思想、优质教学资源与线下形式多样课堂教学相结合能更好的实现翻转课堂,体现教学效果最优化,更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更高要求。作为高职理工类专业十分重要的公共基础课高等数学,做了大量信息化改革,很多老师也在尝试使用混合教学模式开展教学,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目前高职高等数学的混合教学模式有形无实。因为课程本身的枯燥性,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学生学习不够主动,缺乏自制力。也因为学时不够,教师不能够适时进行督促,导致线上教学环节流于形式,知识传授仍然依赖传统教学,不能真正实现混合教学模式。其次,不能很好采用“半翻转课堂教学”,特别对于较难的知识点,学生因为知识难掌握而退缩,失去了数学学习的积极性,甚至没有了求知欲。所以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安排,传统与线上相结合,有效实施“半翻转课堂教学”。最后,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没有科学的评价方式,学生不能得到科学准确评价。与此同时,也不能有的放矢将评价结果反馈教学,更不能有针对性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目标[1]。

本文探索实现基于SPOC 的高等数学渐进式混合教学模式:课前对教学五要素即学习者、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学评价方式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与构建;利用两个教学平台包括SPOC 线上平台、传统课堂线下平台将高等数学教学过程分解为知识认知、自主探索两个阶段实现“渐进式学习”。

二 教学模式准备

(一) 组织教学团队

组建一支年龄覆盖老、中、青三代,职称覆盖教授、讲师、助教的教师团队,利用我校连续三年在全国数学建模案例(微课)比赛所获全国一等奖、二等奖等多项殊荣所积累的微视频录制、课程设计方面积累的经验构建具有我校特色SPOC 平台,并重新更新我校自编信息化高等数学教材。基于此,教学团队依赖于重新构建MOOC 教学资源,根据我校具体情况和学生特点,结合高等数学特点进行教学重构,构建属于自己的SPOC教学[2]。

(二) 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五要素”分析。学习者分析:高职生的数学基础较弱,能动性较低,虽然高等数学辅导书等资料丰富,但是学生们作业都是应付了事,而学习过程也只是只见“树叶”不见“森林”,学生只是掌握零散的知识,对于数学应用不甚明了,基于这些问题,整个教学设计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应用性,尝试去掉概念化教学,对于繁杂证明删繁就简,增加与学生互动。

教学内容分析:针对高职生的学习实际,不适合对所有内容采用基于SPOC 的翻转课堂,而是采用“半翻转课堂教学”,选取相对简单、易于接受、易于与专业深度融合的教学内容结合MOOC 资源进行混合教学,较难的并且需要深入思考知识点仍然采用传统授课方式。无论是哪种授课方式,都需要课前丰富微视频等资源预习;课中与专业融合案例教学;课后相应在线练习,有效将线上与线下资源融合实现混合教学模式。

确定教学目标:高等数学教学目标的确定以学生实际、相应专业为出发点,不仅要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还必须考虑社会需要以及实际岗位需求对接。

确定教学策略与方法:针对高职生的数学基础、学习实际,对于线上教学融入数学文化微视频,利用讲故事、作比喻等方式将枯燥、深奥、乏味的理论知识变得具体生动,易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更利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而对于线下的课程利用案例教学法,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完成知识建构。

教学评价:混合教学模式评价包括线上和线下两个部分,应该体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过程化。具体来说,评价应该教师、学生和学习平台全员参与。评价内容也全面涵盖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以及知识点实际应用能力。评价方式讲解过程化,对于线上学习将参与活跃度、课后作业和每章节测试的完成情况;对于线下课堂教学,评价应涉及考勤、小组讨论发言等。而终结性考核,应将过程性考核与期末笔试相结合按照一定的比例形成最终考核分数。

2.在线资源建设。MOOC 等在线资源是本教学模式有效实施的基础,其内容应该课程标准的所有知识点;根据高职生特点,坚持“必须、够用”原则,加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训练,减少繁琐的计算,注重学生运算能力、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训练。本文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将引进MOOC 资源与校本原创信息化教材同步微课等在线资源融合在讲授函数、极限、导数、不定积分等一元微积分中应用[3]。

三 教学模式构建

以我校为例,基于SPOC 混合教学模式具体构建:

课前: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在课前任课教师应该设计导学方案,而导学方案应该涵盖学习目标、简单的预备知识测试题目,测试题目主要是测试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耐心,故题目不易太难,最好是客观题。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导学方案中还应包括知识导图,方便学生在预习中沿着知识导图进行学习,将所有知识点连串起来,形成新知识整体概念。教师根据设计的导学方案,选定相应的数学文化相关视频,以可汗学院网易公开课为主,让学生进行知识点导入学习;与此同时,教师也根据导学方案提供相应的PPT 或者微视频或者MOOC 资源分发学生。而学生根据导学案任务单,分小组完成任务,在规定时间由组长提交作业,作业包括任务单,还包括每各小组成员分工、观看视频记录、预习疑问。教师再组织网上疑问讨论,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因为目前的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积极性欠缺,通过此畅所欲言,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教师也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根据疑问针对性在课上讲解问题,解答疑问。

课中:基于SPOC 混合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师生互动是关键,教师在整个环节只是起着启发引导的作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第一步,教师可以针对所学知识点,设计案例,采用设置问题情境式讲解来突破重难点,也是建立学生课前学习的兴趣和成就感。第二步,教师根据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整理,组织讨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内化知识。第三步,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其方式是可以根据课前提交的作业中方法独特、步骤规范整齐的小组进行解题思路与思想分享,让学生分享成果的同时,巩固知识点,锻炼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也让表现优秀组作为一个示范,激励其他同学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4]。

课后:学生经过课前预习、任务单完成,课中内化,课后还应布置作业检测题与预习任务单,用来检测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其中用来检测的试题为两个题库,一部分为最基础、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另一部分题目为数学基础好,能力较强同学的试题。也在鼓励同学们自主通过网络信息搜索来找寻解决问题办法,培养数学兴趣与知识点延伸解决问题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特别调整好线上测试题和视频量,避免学生因任务重产生厌学情绪,随机应变掌握学习动态,调整节奏。

四 结语

随着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不断深化,学生学习需求的变化,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基于SPOC 的混合教学模式将传统课堂和翻转课堂有效融合,涵盖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混合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转变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课堂为主向课外的转变,能够在一定程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还能提高其数学应用能力。尽管如此,本教学模式并不能解决目前高等数学教学存在的所有问题。因为任何一种教学改革并不是教学手段的改革,而真正的核心和关键是教师要思考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目标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教师自始至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肯付出精力和时间去引进维护教学资源,更新建设资源[5],以提高教学效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些都是教学改革有效实施的着力保障。

猜你喜欢

混合知识点教学模式
混合宅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一起来学习“混合运算”
油水混合
关于G20 的知识点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