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体育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9-08-15程红艳
程红艳
(安阳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教学部,河南 安阳)
近些年来,国家十分注重体育教学的开展,原因是我国高校、高职等学生的身体素质相比之前普遍下降。而迄今为止,虽然伴随着新课改的东风,体育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却仍旧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而作为应用技术型院校的高职院校因其偏向专业化的教学特点在体育教学中面临了很多问题,因此,本文将依据高职院校当下体育教学现状,对其在体育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对策以供参考,希望能为高职院校中体育教学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 高职院校当下体育教学现状
不可否认,由于近些年来国家对体育教学的重视以及新课改的推行,高职院校不断深化发展,体育教学也得到了一定的创新和发展。然而,因高职院校本身的性质,体育教学的开展也面临了一系列诸如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低、体育资源投入不足、专业师资队伍匮乏等一系列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必将对高职院校教育的深入发展与改革造成影响,也势必对我国体育强国的建设造成阻碍[1]。
二 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
(一) 高职院校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
由于高职院校应用技术型的院校性质,更加注重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以及后续的就业率问题,因此对于注重学生基础素质的体育健康类课程自然就重视不足,另一方面是学生自身的原因。由于部分学生对于体育类课程向来是能躲就躲,不是请假就是逃课。而连学校规定的体育课都不愿意上就更遑论课余时间了,进而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大大减少。长期以往,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增反降,高职院校中体育教学的开展也将举步维艰[2]。
(二) 高职院校对体育教学资源投入不足
无论是什么学校,教学场地和教学器材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一个整洁舒适的教学场地和种类齐全的教学器材不仅能够保证体育教学中各类体育活动的开展,还能吸引学生兴趣,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但是根据当下最近的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都不能达到场地和器材的标准要求,并且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场地小而简陋,器材老旧且缺少等,总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场地及七彩的现状不容乐观。这些问题不仅会让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大大减弱并且还存在安全隐患,不能完全保证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的安全问题。这个问题将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发展的一大绊脚石。
(三) 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不够专业完善
若要论在课程教学中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因素,无疑是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师。体育教学中也是如此,如果有一个专业并且优秀的教师,那么无疑会加强体育对学生的吸引力。而这也就引出这个问题:当下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确实不够专业完善。其中体育教师的缺乏是一大原因,高职院校对体育教学的不够重视也是原因之一。高职院校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促使对教育资源的投入不高,间接造成了体育教师的薪资待遇薄弱,而微薄的薪资待遇也就促使了体育教师的离职和缺乏。一环扣一环,造成了这个恶循环,但是如果这个恶循环不能得到解决,体育教学在高职院校中就不能深入发展,学生的体育健康就不能得到提高,我国体育强国的建设就不能得到实现[3]。
(四)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僵化古板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各类文化类课程都进行了一定的创新改革,体育教学自然也不能被落下,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应该被应用起来。但是当下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模式大多仍旧是僵化古板的老一套。就教学目标来说,仍受传统观念影响,只让学生掌握一定体育基础技能为目的,而不能帮助学生树立体育意识;就课程内容来说,大多在跑步讲话后让学生自由活动,而不带领学生一起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就评价方式来说,单一地把期末体能考核作为评判标准,而不是结合理论、心理健康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量。这一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学生的体育意识就是有偏颇的,而体育教学在高职院校中也得不到长足发展[4]。
三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 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
高职院校如果想要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就要从思想和行动两个方面加以改变。首先是思想上要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虽然因为我国仍旧是应试教育的教育模式,更加注重文化成绩,但是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一定要意识到。没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作为基础,文化成绩也不一定能够取得好结果,而作为实践教学型的高职院校,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所以要把加强学生体育健康作为体育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树立以建设学生身体素质为主的教学理念,切实加强体育教学工作。第二是把行动落到实处,不能只说不练。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校下达的思想和理念把教学内容加以改善,紧随指令,落实到位。只有两者结合,才可以促进体育教学在高职院校中的深入发展。
(二) 加大对体育资源的投入力度
高职院校体育资源的投入不足不仅仅是因为高职院校自身,更多的是国家有关部门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重视力度和投资力度不够,因此,要加大对高职院校体育资源的投入,也不能仅仅依靠学校自身,国家的教育部门也应做出举措,对高职院校的体育资源问题重视起来,使其体育场地、器材等问题得到切实解决。而学校自身也不能一味等待国家的资金,自身也要行动起来,想办法在社会寻求赞助,进行集资。另外,在资金还未到位的情况下,教授体育课程的教师也应发挥自身作用,充分运用现有体育资源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上课氛围,让体育课程在不完善的情况下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只有多管齐下,才能属于让过渡时期的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三) 加强完善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体育教师作为开展体育教学的灵魂所在,学校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一定要加强完善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把它当成一个必须完成的目标去做。就高职院校当下形势而言,相应地提高体育教师的薪资待遇迫在眉睫,并且要将体育教师与其他教师一视同仁,必要时一定要给予关怀和帮助。在留住当下的体育教师之外,还要相应地提高招收教师的标准,保证本校体育教师的专业性。就长远局势才看,高职院校有必要与体育类高校合作,实施从每年的体育高校应届生中进行选拔的措施,为自身的体育教师资源做一个长期的规划。这个对策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高职院校要做好打长期战的准备。但如果做到了,那该校一定有一个专业性强、综合素质高的优秀体育教师队伍。
(四) 创新体育教学模式,适应当下学生现状
要想使体育教学在高职院校中得到长足发展,一定要抛弃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根据当下学生现状和教学现状自主创新出新的教学模式。就教学目标而言,一定要把帮助学生树立体育意识作为第一要素。只有从观念意识方面扭转学生对体育的认知,才能真正达到体育教学的效果。就课程设置而言,体育教师可以以做游戏的方式把学生带动到体育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不知不觉的让他们抛弃对体育传统的认知,培养出正确的体育意识。就评价方式而言,不能仅仅局限于单一的期末体能考核。教师要把考试设置在平时的课程中并且从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平时的课程中更加认真,还能让体育课程的考核更加公平公正。高职院校只有应用适合当下学生现状的教学模式,才能于短时间内看见成效,让体育活动在学生之中推行开来,加强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影响[5]。
四 结语
总之,只有克服以上种种问题,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果。就像现在国家倡导的那样,只有全民体育,我们的社会才能进步发展,而迈出全民体育最重要的一步便是实现校园体育。而高职院校作为建设祖国的前锋力量之一,必须把这一目标作为前进方向,创新有效地进行体育教学的开展,为祖国培养出一批批精气神十足的全能型优秀学子,为建设繁荣富强的祖国增砖添瓦,为体育强国的建设目标增添动力。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青年这一代势必要肩负起建设体育强国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