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药理学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的方法

2019-08-15张旻璐田杰刘泱泱南姝利李晓天

教育现代化 2019年102期
关键词:思政职业教育

张旻璐,田杰,刘泱泱,南姝利,李晓天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 长春)

近年来,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技能人才是国家宝贵资源,要健全制度,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工作方案》,方案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质量办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1]。多数职业院校中,注重学生技术能力的培养,思政课程形式多为教师讲授,有限互动。本类课程虽然有完整的教学体系,但学生易产生疲惫、逆反、厌烦情绪。课堂中“抬头率”仍需提高。

想要更好地进行思政教育,需要让教育全面化、全员化、全程化。而职业教育中,专业课更受学生重视,任课教师与学生接触较多,具有开展思政教育的天然优势。将学生较关注的专业课内容与思政教育深度结合,可在“学”与“做”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药理学是研究机体与药物相互作用、作用规律及作用机制的学科,也是医学专业的必修课,恰当地在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并建立公正的评价机制,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三观”,提高学生的思政水平。下面以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浅谈在药理学教学中结合思政教育的方法。

一 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育的第一线,也是教师发挥自身优势,言传身教的舞台。思政教育在本阶段可作为教学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无缝衔接地展开。

(一) 讲解药学发展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我国是唯一延续至今的文明古国,拥有完整的传统医学体系并传承至今。唐《新修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本草纲目》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药学文献之一。近代以来,我国数代药理人为学科发展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药理学的发展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科学家1965 年首次合成了有活性的牛胰岛素结晶;上世纪60 年代屠呦呦带领的科研团队,成功从民间治疗疟疾的黄花蒿中分离出有效单体青蒿素,此后又陆续成功研制双青蒿素、青蒿琥酯和蒿甲醚等多个新药,降低了疟疾的死亡率。我国的中医药是民族文化瑰宝,也是重要的文化遗产。今天,我国坚持中西医并重,很好地传承、发展了中医药、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通过介绍药理学的发展,帮助学生了解正确的历史知识,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盛行。部分舆论中不乏对中华民族及传统文化的贬低,宣扬背离历史的思想。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非常有必要让学生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建立民族自豪感。由此培养学生的医学使命感,教育学生秉承优良传统,继承优秀文化,为国家和民族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二) 学习有机磷中毒的解救方法,培养医学职业精神

学习有机磷酸酯类药物的解救药,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识别有机磷中毒症状,并正确使用解救药物。以真实病例为基础进行情景模拟,要求学生以医学生身份对偶遇的有机磷中毒患者进行正确处置。通过改变教学模式,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索,最终做到“知行合一”。并由此培养学生关爱他人、救死扶伤、服务健康、服务社会的医学职业精神。树立学以致用的观念和为服务社会而努力的远大目标。

(三) 学习镇痛药,展开禁毒教育

中枢镇痛药用于缓解剧痛,但多数药物长时间应用易产生依赖性,该类药物又被称为成瘾性镇痛药。因其对中枢系统的作用,部分药品的不规范应用导致的药物成瘾在世界范围内也日益受到重视。在讲授该类药物时,结合鸦片战争教育学生勿忘国耻、奋发图强。结合现代药品、毒品发展,中美双方共同加强对芬太尼的管控,增强学生对毒品的警惕性。自发远离毒品、合理使用成瘾性药品。强调在未来实习、工作中严格遵守毒、精、麻类药品管理规定,牢记职业纪律。并从自身出发,加强禁毒宣传。对国内外出现的毒品合法化舆论,保持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警惕。

(四) 进行优秀学生事迹教育,提高职业荣誉感

在本校历届学生中,不乏学习优秀、德行出众的学生。近年来,本校学生霍磊在列车上救助癫痫发作乘客;毕业生杨琳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严重交通事故时,挺身而出,救助事故受害人等事迹陆续被媒体报道。将这些学生的优秀事迹在教学中穿插讲述,较易引起学生共鸣,很好地宣扬了正能量。使学生明确了身为医学生,既要掌握医学知识,锻炼实操能力,又要有为医学事业献身的精神。知识和技能是前提,精神是内驱动力。救死扶伤是医学人的天职,也是属于医学人的职业荣誉。

(五) 解析行业政策,提高职业使命感

2018 年5 月1 日起,进口抗癌药实施零关税。并在当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管理法规定:进口国内未批准的境外合法新药不再按假药论处;对未经批准进口少量境外已合法上市的药品,情节较轻的,可以减轻处罚;没有造成人身伤害后果或者延误治疗的,可以免于处罚。以上政策法规切实地减轻了癌症患者的经济负担,也减轻了人民对“癌”及“因癌反贫”的后顾之忧。课堂讲授癌症相关知识时,及时补充该政策变化,有助于学生了解行业发展。

信息时代的学生接触信息多样化,但对多数依赖传统途经发布的“热度”不高的行业新闻关注度较低。课堂讲授相关内容,并引导学生多关注相关消息,帮助学生打破“信息茧”,了解行业发展。该类利民政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荣誉感,并培养学生“救死扶伤”、“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的职业理念。

二 结合第二课堂开展思政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深谙青少年思想特点,思想政治工作才有说服力和影响力[2]。现代环境复杂,00后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思想更具创造性。普遍对动态化、网络化、高科技事物感兴趣。结合以上特点,本校药理教研室先后开展谜语猜药竞赛、药理知识绘图大赛、情景剧表演等第二课堂活动,并将思政教育融入其中。

以上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以药引领、以赛练人、以美动人、以情感人,在活动中培养正确道德观,浸润良好价值观。引导学生发挥个人特长、培养良好爱好,将活动引入生活,把思政教育进一步延伸,方方面面、每时每刻、随时随地地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的多个环节。使学校成为思政教育的大平台,学生在高道德要求、高素质要求的大环境中,自觉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3]。

三 针对实事热点,给与正确引导

随着高校对思政教育的重视,近年来已逐渐探索营造高校时政氛围的方式。思政课程、校园广播、微信公众号等途径的建立,使部分学生对社会“热点”的兴趣增强。甚至在专业课堂上讲授内容与“热点”有关联时,表现活跃,有强烈地学习讨论意愿。针对这一情况,不宜一味打压,可给与适当引导。这要求专业课教师保持政治敏锐性,贯彻学习,始终与中央保持一致[4]。

四 结合在线教育,引入评价机制

思政教育与课堂深入结合是长期工作,教育成果的体现也相对困难。职业院校学生已经成年,学生群体具有一定排他性,也对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真实思想动态造成了一定阻碍。故将被动得到信息变为主动收集信息,明确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对思政教育的开展起到重要作用。

这一代学生习惯网络对话,与面对面的谈话相比,他们更青睐通过通讯软件沟通。故开通教学用微信群、QQ 群,并利用本校使用的蓝墨云班课授课方式,将线上线下相结合,更灵活地开展思政教育,对教学效果作出评价[5]。

教师和学生运用蓝墨云班课对学生情景剧表演、团队答辩表现进行公开不记名打分;适时开展班级线上讨论,学生对教师给出的题目、新闻等内容自由发表评论。教师和学生也可对其他同学的评论点赞。在教师引领下活跃课堂,引导学生对教育内容深入思考。职业院校学生在初、高中阶段成绩大多处于中游甚至下游水平。故同学的点赞和教师的肯定,可以树立学生自信心,使学生进一步肯定自我价值,维护正确观点。将有价值的原创评论计入平时成绩,平时成绩以20%比例计入期末总成绩,实现了思政教育内容的量化评价。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交流,提高了思政教育的灵活性。

五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药理教学中课堂讲授、第二课堂活动及评价机制的引入,把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有助于学生端正职业态度、锻炼职业技能、加强职业信誉感、提高学科认同感、拥有职业使命感。做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要求的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通向同行,让高校成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培养具有“大国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沃土。

猜你喜欢

思政职业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职业写作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