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院校西医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讨

2019-08-15李姗高爱社通讯作者张炅陈芳张悦

教育现代化 2019年102期
关键词:西医中医药院校

李姗,高爱社通讯作者,张炅,陈芳,张悦

(河南中医药大学 基础医学院,河南 郑州)

中医传统医学是我国古代人民养生保健和治病救人的主要工具,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智慧结晶。近年来,中医药产业不断发展、走向世界,面对竞争激烈的全球医药产业,中医药人才不仅要传承中医理论知识,还要掌握生命科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先进的研究方法,在重大疾病防治上取得突破,在中医药科研上取得进展。传统的应用型人才已不能满足中医药迅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时代赋予各中医药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使命[1]。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混合式教学如雨后春笋般成为各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所谓的混合式教学,是将网络在线学习(Online Learning)和传统的课堂面授教学(Face To Face Teaching)有机地融合,充分利用两者优势互补来提升教学效果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2]。该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通过教师监督、辅导、答疑推进学习过程,实现了先教后学向先学后教的转变[3]。西医课程是中医药院校教学的基本组成部分,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即对中医药院校西医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对西医课程混合式教学的改革进行探讨。

一 中医药院校西医课程的教学现状

中医药院校同时开设中、西医课程,学生学习任务多、负担重,西医课程课时少、内容多,传统的课堂讲授很难涉及所有知识点;中医药院校专业较多,不同专业开设的西医课程不同,有的专业甚至不开设生物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生理学等重要的西医基础课程,这势必影响后续西医临床课程的学习;不同专业学生对西医课程的学习认知能力不同,与西医联系密切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影像等专业的学生较重视西医课程,学习积极性强,而与中医联系密切的中医、针推、康复等专业的学生较重视中医课程,忽视西医课程的学习,而传统教学方法单一,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因此,中医药院校西医课程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而利用互联网进行混合式教学是改革大势所趋。

二 混合式教学的概念内涵及基本形式

混合式教学形式上是在线学习和课堂面授教学,其内涵是要充分发挥教师引导、督促、评价教学过程的作用,有效激发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自主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混合式教学的在线学习方式有三种:第一,基于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的在线学习。慕课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能够为全球学习者提供海量的信息资源,包括教学视频、章节习题、课后测试、互动讨论、在线答疑等。学生可根据各自情况针对性的学习,教师则可通过后台统计数据、管理学生、分析成绩获得反馈信息。第二,基于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的在线学习。SPOC 是将慕课应用到小规模校园的一种在线学习模式,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选择制作合适的教学资源。SPOC 更适合本校学生的专业特色和教学大纲的培养要求。第三,基于微课(Micro Lecture)的在线学习。微课是某个知识点的微型教学视频,具有教学时间短(通常少于10 分钟)、内容精炼、主题突出、针对性强、学习方便和反馈及时等特点[4]。无论是哪种在线学习方式,都缺乏面对面情景刺激和情感沟通,学生易疲劳涣散和懈怠厌倦。因此,混合式教学必须将在线学习与面授教学有机融合,各取所长、优势互补,以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目前,面授教学多采用的是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即综合运用基于问题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基于案例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基于团队的教学法(Team-based learning,TBL)、基于研究的教学法(Research-based learning,RBL)等以实现以教师为中心、知识灌输为主的被动学习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为主的主动学习模式的翻转[5]。其具体实施步骤可归纳为三步:第一步,课前教师先提出问题、案例,引导学生在线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第二步,课堂通过师生互动、讨论答疑让学生吸收知识、融会贯通。第三步,课后教师安排教学实践让学生拓展应用、提升能力。

三 中医药院校西医课程实施混合式教学的改革探讨

混合式教学不仅使教师的教学过程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也使学生的认知方式有了更多的渠道,在教育教学界掀起了巨大的浪潮。面对国内西医院校混合式教学日趋重要的发展态势,中医药院校的教师应当如何实施混合式教学呢?混合式教学不是盲目地混合,而是结合本校具体情况根据不同专业合理地混合。中医药院校西医课程课时有限,教师不能盲目模仿西医院校的混合式教学,而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在有限的课时内制定最适的教学计划和考核标准。教师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预评估,通过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合理规划在线、课堂教学的比例,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例如与西医联系密切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影像等专业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可适当增加线上课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与中医联系密切的中医、针推、康复等专业的学生不太重视西医课程,则可适当增加线下课时,使教师能够更多的引导和督促。混合式教学不单是教学形式上的翻转课堂,更重要的是教学效果的优化提升。混合式教学不是简单地将传统课堂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在线资源的自主学习,其最终的教学目的是要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提升,即实现传统的知识掌握为主的单一应用型人才向集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创新复合型人才的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对于线上资源要反复琢磨、精心制作,对于线下课堂要充分设计、认真准备,对于考核方式要多元化制定、多方位考评,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动手实践,实现知识的拓展、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

四 结语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不断提高,中医药不仅要能治病防病,也要能养生保健。因此,在当前信息化时代,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也要与时代的脉搏同步,与科技的发展并进。传统教学模式主体是教师,方法是讲授,考核是试卷,缺点是学生学习内容无从选择,学习方法没有自由,培养模式太过单一。混合式教学模式主体是学生,方法是混合,考核是多项,学生能够灵活地选择学习内容,自由地进行线上学习,培养模式比较全面,有利于新时代复合型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混合真正的意义不是用在线教学去取代课堂教学,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互动讨论、情感交流是无法取代的,因此混合式教学最重要的核心是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合理运用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使两者优势互补,取长补短。

猜你喜欢

西医中医药院校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