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有机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9-08-15汪煦付金萍黄文艺程昊
汪煦,付金萍,黄文艺,程昊
(广西科技大学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广西 柳州)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教育”逐渐成为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人类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在经历巨大变化,同时也将带动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1-3]。其中,慕课(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依托于现代化的数字信息平台,提供大量名校名师免费教育资源,改变了人们对传统教学理念的认知,弥补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缺陷[4-6]。慕课教学将现代科学技术与先进教育理念相融合,为大学教育的持续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对进一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高水平人才起到了推动作用[7-9]。
有机化学是广西科技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制药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基础。然而,由于有机化学研究对象复杂,知识点分散容易混淆,反应机理抽象,各章节内容相关性小,同时还存在新知识猛增但课时又在不断压缩的矛盾,导致部分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如何采用更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对有机化学有一个较为清晰的理解和掌握,是有机化学教学改革中必须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慕课的出现为提高有机化学的教学质量提供了新思路,相较于传统的课堂教育,慕课教学更加开放,更加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有选择性学习专业知识,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传统课堂教育与慕课教学的深度融合,为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交流提供机会,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 慕课教学模式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借助学校公共网络平台,老师在课前上传与授课相关的线上学习资源,如名校名师章节授课视频,章节课件,动画演示,章节学习任务及重难点等,要求学生进入学习平台在课前做好预习,在结合课本的同时使学生更加有目的地自主地学习。如卤代烃这一章的学习内容包括:(1)分类与命名;(2)卤代烃的物理性质;(3)卤代烃的化学性质;(4)亲核取代反应机理;(5)消除反应的机理;(6)卤代烃的制法。本章节只有4个课时,但所授内容较多且难度较大,因此在通过课前慕课学习的基础上,应尽可能的考虑学生在高中时期对有机化学的理解去设置授课内容,减少学生对大量知识注入的陌生感与恐惧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一些比较容易理解的知识,如化合物分类和命名,物理及化学性质等内容,在课堂中就无需花太多时间进行讲解,以减少学生对已掌握的知识重复学习带来的厌烦感。课堂教学的重点是亲核取代反应机理和消除反应的机理,在课堂上应进行详细的讲解。并根据具体的案例,全面分析两种亲核取代反应机理(SN1和SN1)和两种消除反应的机理(E1和E2),增加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愉悦感。在课后,学生可随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提问,老师可通过答疑解惑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针对性地上传章节复习资料和答疑视频查缺补漏,采取多形式巩固新知识,逐渐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对于有机实验教学,首先自制实验教学片,借助校园网路信息平台将其引入实验前期准备活动中,同时上传实验中用到的仪器图片,实验装置图,实验步骤,安全注意事项等,配合实验报告让学生更加明确实验的总体流程,不至于在做实验过程中手忙脚乱,保证实验安全进行,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在实验过程中,对于学生出面的问题及时进行讲解和指导,提高学生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结束后,老师根据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自制讲解视频,并与学生进行线上讨论,使学生明确实验中薄弱环节,然后完成实验报告,返还给老师。
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有机化学课程的性质与特点,尝试传统课堂教学与慕课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逐步改变传统评价体系“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有机化学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分为:期末成绩(40%)、平时成绩(30%)和阶段测试(30%)。其中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考勤(10%)、课后作业(10%)、课堂表现(10%)。老师根据课程章节的相关性,安排3次阶段测试,了解学生平时学习的情况,也使学生清楚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利用慕课平台查缺补漏,将学生期末“临考磨枪”的压力转化为平时自学动力。
二 慕课教学模式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思考
(一)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传统教学模式下老师、学生和教室这种固定的授课方式,学生在授课过程中相对被动。在慕课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有机化学课程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驱动力,在教学过程中多为学生设置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 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
传统“填鸭”式的授课方式,使很多学生错误地把完成课程理解为老师强加给自己的任务,把课堂当成老师一个人的表演,视自己为观众,课堂上师生交流非常少,即使一些想要回答问题的学生,由于性格等原因也不敢参与进来。通过互联网在线平台,师生之间交流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前期线上师生之间的互动,为活跃的课堂气氛打下基础,增加了学生课堂的参与度。
(三) 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
慕课时代已经带来,新时期应用型本科院校老师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大量免费的“名校,名师,名课”资源,让学生在线上就能学习理解课本知识,学生对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内容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老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教学模式,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手段,建立传统课堂教学与慕课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三 结语
慕课的出现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日常教学设计中如何融入慕课教育模式,丰富教学手段,拓展教学空间,提升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是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慕课时代下的有机化学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度,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师生之间建立起深层次的了解和交流。老师根据不同学生学习过程差异表现,针对性的制定教学计划,更好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其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让有机化学成为学生热爱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