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后作业的有效设计形式探讨
2019-08-14刘金娜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的推动下,我们要积极树立对教育的正确认识,摆脱应试教育思想带来的功利心理,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为目的,开展有意义的教学。课后作业是教学的关键环节,对学生的影响巨大。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遵循教育的基本原则,改变传统高中数学课后作业的单一形式,设计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有帮助的课后作业形式。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后作业;设计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也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后作业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将内容限制在提升学生的解题、计算等能力上,却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再加上高考带来的功利心理,教师在教学中急于求成,更容易忽视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因此,在新的教育理念的引导下,我们要科学地看待课后作业的设计形式和方法,重视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和兴趣需求,提出有效的设计形式。
一、 分层式的课后作业
随着基础教育普及程度的提升,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参差不齐,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困难。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当勇于面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使用合理的分层教学的方式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分层课后作业是实现分层教学的重要途径。
比如,我们可以将课后练习题分为A,B,C三个等级,并按照学生实际学习的情况将学生分为对应的三个小组,给不同的小组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让成绩较好的学生能够“吃得饱”,成绩较差的学生不至于“吃不下”;又或者,我们可以以“自助餐”的形式,将课后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的做题范围。这样,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多做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就可以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有助于学生的发展。
二、 趣味性的课后作业
高中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尤其数学又是对学生的高考起着重要影响的一门学科,学生在面临数学时难免会产生抗拒心理和畏难心理,也因此会降低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用趣味性的课后作业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对于生活的意义,从而减少高考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比如,在学习“不等式”这一节内容时,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课后作业:现在有四个长方形的可以盛水的容器,其中两个容器的底面积是相同的,均为a的平方,高分别为a和b,另外两个容器的底面积均为b的平方,高分别为a和b,假如游戏规则为每个人每次可以从四个容器中取两个容器,能够盛水多的人获胜,那么第一个人要怎样才能获胜呢?这个问题将不等式与游戏有效地融合在了一起,可以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讓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和成就感。
三、 网络型的课后作业
信息素养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应当得到我们的足够重视。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数学课程的有效改革。因此,在课后作业的设计中,我们也要积极参考这一因素,给学生布置网络型的课后作业,使学生掌握利用网络获取数学知识的有效途径,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潜能,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比如,在学习“三角函数”这一节内容时,我给学生布置任务:在课下通过网络途径调查了解三角函数的知识对现实生活的指导作用,将调查到的解决记录下来,制作成为调查报告,阐述你的想法。这样,让学生通过网络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到更多教材中无法体现的数学知识,继而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课本上的内容,促进学生信息素养和数学核心素养的协调发展。
四、 开放性的课后作业
生活是数学知识的来源,高中数学教师应当积极利用生活现象制定开放性的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形成发散性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开放性的课后作业可以帮助学生使用开阔的思维模式去进行思考分析,让学生学会如何从多个角度和层次考虑问题,这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方法。
比如,在学习“解三角形”这一节内容时,我给学生布置任务:选择一个与测量相关的课题,进行相关的实验操作,将操作得到的数据记录下来,并写出实验报告。这样,通过这种形式的开放性课后作业的布置,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能力,还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让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进行学习,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高中数学课后作业的有效设计形式。在素质教育的环境下,我们要积极探讨有效的教学形式,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与成长。数学是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我们要积极解决高中数学课后作业题量大、形式单板的问题,合理地设计课后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林琼.高中数学课后作业设计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2).
[2]吴芳宇.高中数学分层异步学习的经验分析[J].科技资讯,2016,14(21).
作者简介:
刘金娜,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第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