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安全教育形式的多样化探索
2019-08-14谢艳国王利敏
谢艳国 王利敏
摘 要:本文以高中历史教学为例,探究安全教育在高中普及推广形式的多样化模式,从国家安全、生命财产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等角度阐述了将安全教育融合进历史课堂的策略,对安全教育在高中推广形式的多样化进行探索,有利于提高安全教育的有效性、渗透性和趣味性,有利于提高安全知识的覆盖面,有利于学生多元思维的发展和拓展学生理解问题的方向和能力。
关键词:安全教育;推广形式;高中历史
据统计,我国平均每年有16000名中小学生死于安全事故,这意味着平均每天就有一个40多人的班级消失!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識,多渠道灌输安全知识,对于减少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重大意义。从高中历史课堂中探索安全教育的新途径、新模式,不仅能适应高中校园安全发展的需要,丰富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而且有助于拓展高中历史课程的适用范围,强化历史课作为人文课堂的感知教化作用。
一、 安全教育研究现状
我国历来十分重视安全教育。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不断进行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宣传和培训,制定各项政策、法规。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主要从制度和法律法规角度入手,基本形成安全教育制度和法规的基础框架。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面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国家颁布了大量的安全教育培训法律法规,安全教育体系趋于完善,并形成了比较科学的安全教育认识:安全教育是针对遭遇突发性事件、灾难性事故时所表现出来的应急、应变能力的教育;避免学生自身的生命财产受到侵害的自我保护、安全防卫能力,增强安全意识的教育,以及法制观念、健康心理状态和抵御违法犯罪能力的教育。
欧美国家安全教育出现比较早,比较发达。作为单独的学科教育也非常早。从学科分布来看,国外安全教育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预防医学与卫生学”“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安全科学与灾害防治”等方面;从时间来看,1926年就有相关研究,2002年以后每年都有超过一千项研究成果。日韩等国非常重视学校的安全教育,韩国将“安全教育”写入了《学校保健法》,日本则统一编修了专用教材《当可疑人进入学校时的危机管理指导手册》《防止校园犯罪实践案例集》等。欧美等国家在面临恐怖主义对学校的威胁不断加大的背景下,都采取了不断升级安全管理和防护技术水平的策略。
综上,我国目前的安全教育与国外相比,更加注重对安全教育的实践和应用的研究,但在实践应用方面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还存在差距。
二、 安全教育形式多样化探索的意义
首先,提高安全教育的有效性。普通高中以学业为主要任务,把高中历史课堂作为普及推广安全教育的一种形式,安全教育知识融入了作为高中生学业成绩考察的课程,无形中会使学生更加注重安全教育知识,能够提高安全教育的有效性。在进行安全教育的同时,还可以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进行有重点、有侧重的进行安全教育。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渗透安全教育观念,能够更好的提高安全教育的有效性。同理,把安全教育融合到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能够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同时,把安全教育融入高中历史课堂,能在高中规定的学业目标达成的同时,起到很好的安全教育的作用。对学生来说,安全教育和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这两个目标的有机融合,既能提高自身安全知识水平,也能减少课外重复进行安全教育的负担。
其次,提高安全教育的趣味性。安全教育以作业这一形式来达成效果不是很好。究其原因,不外乎安全教育的作业和学业考核以及高考都没有直接关系以及安全教育作业枯燥乏味,学生没有兴趣去完成这种形式的作业。在教学中不难发现,无论是理科生还是文科生,普遍对“历史”非常感兴趣,把安全教育融入高中历史课堂,有助于通过历史知识让安全教育丰满起来,通过具体历史案例让安全教育有趣起来。
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核心能力。2017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引领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历史的发展与变迁”“进一步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多角度地展现历史演进的基本过程以及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文明成果,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大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在历史学习和历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运用历史知识从不同角度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安全教育便可以作为一个让学生耳目一新的专题来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分析的能力,而在这之前,学生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对“安全教育”知识的分析。这样的做法,对普及安全教育和提升历史课堂的思考维度都是极为有益的,也更加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三、 安全教育纳入高中历史课堂的策略
(一) 国家安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主要讲述了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以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和不断加强。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周天子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通过分封制,周文化取得了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由此,周的文化形式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这就告诉我们,任何分裂国家的行为都是违背历史事实和历史潮流的,任何参与分裂国家的行为都是对自身安全和国家安全的极大伤害。
(二) 生命财产安全
工业革命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许多安全隐患和安全问题。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来。互联网以人们无法预料的速度、广度和深度,改变着我们的文化进程。这既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许多看不见的安全隐患。此外,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三课宋明理学中,会讲到宋明理学的积极影响: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道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应该在这里向学生强调生命的宝贵,加强生命安全教育,指出气节不仅是文天祥等人的宁折不弯,更是苏武牧羊、司马迁忍辱写下《史记》的坚强不屈。这样学生对知识、对生命都会有全新的理解。特别是现在学生自杀、自残现象不断出现的今天,更加应该加强生命安全意识教育。
(三) 军事安全
军事安全是指国家免于外部军事入侵和战争威胁的状态,或者被界定为运用军事力量保卫国家安全的能力与活动,还包括主观上不存在恐惧,即涉及对于对方能力和意图的认识。中国的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屈辱史,又是先进的中国人不但起来反抗列强侵略的抗争史。从太平天国运动到洋务运动,从维新变法到义和团运动,再到辛亥革命等等,中国人都在进行不屈不挠的抗争。从屈辱史中,我们逐渐清晰的认识到军事安全对国家、对每一个中国人的重要性,从而在每一次抗争中都逐渐加强了军事安全意识。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中,会学习到以上相关史实,通过学习,应该时学生有深刻的军事安全意识。
(四) 文化安全
《天津条约》规定,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通航等。從此,为侵略者在中国进行文化教育侵略敞开了大门。这样,各地很快建立起许多的教会教堂,而且遍及穷乡僻壤和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到1916年,外国在中国的教会、教堂高达7000余所。随着教会、教堂的建立,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派遣大批传教士到中国,据统计,1914年仅基督教传教士就有5400多人。在讲到这一章节时,应该向学生明确指出这就是文化侵略,让学生有高度的文化安全意识。而且还应该指出,现在的文化侵略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军事行动的附加品了,而是变成一种温和的文化输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热衷于过各种各样的洋节,对中国传统节日却是一脸麻木甚至不知道都有哪些传统节日,这是一种教育的悲哀和文化的悲哀。所以我们应该从文化安全的角度对学生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让中国传统文化的气质由内而外的散发在每个学生的身上。
(五) 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的重要性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生和发展而越来越重要。除了信息本身的安全之外,网络的便利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网络上的很多信息对于高中生来说,其鉴别的能力有限,很容易受到不良或者有害信息的误导。比如曾经让很多家长害怕的蓝鲸游戏,就是通过互联网社交网站来实现其目的的。在讲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时候,应该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网络安全和自我保护的知识,尽可能的减少不良或者危险网络信息带来的影响,让学生了解到这些隐患背后的真实面目,才能更大程度的远离危险。
四、 结语
在安全教育愈来愈重要的今天,提高安全教育的有效性显得十分必要且紧迫。而对普通高中安全教育形式进行多样化探索,对家庭、学校、社会都是极为有益的。从高中历史课堂的角度扩充安全教育的教育形式,无论对于提高安全教育的有效性和覆盖面等来说,还是对于历史学科自身的发展来说,都极富意义。
参考文献:
[1]汤继承.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2]李强.国外学校安全教育的主流理念及启示[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4(5).
[3]潘秀珍.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文化侵略[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9(1).
作者简介:
谢艳国,王利敏,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市第十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