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行奇迹

2019-08-14雷金息

旅游纵览 2019年8期
关键词:林县红旗渠天河

雷金息

月亮悄悄地告诉我,有一条河从天边流过,浪花追逐星星,星星满山坡;清风轻轻地告诉我,有一条河从悬崖流过,碧波穿越山洞,山洞几十座;大山含着泪告诉我,那一条河用生命开拓,一钎一锤修造,修造苦难多……红旗渠,挂在天边的河,翻山越岭气势磅礴;红旗渠,流淌幸福的河,太行山下一路欢歌。

——《挂在天边的河》

挂在天边的河

巍巍太行山,连绵八百里。

太行山,富有神话,充满传奇。盘古开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故事……在这里流传了几千年,经久不衰。

宛若玉带般延绵在巍巍太行山半山腰上的红旗渠,也像神話般充满了传奇。站在渠边抬头仰望,悬崖陡峭,壁立千仞;俯首凝眸,峡谷深沟,百丈有余。渠水在半空中曲折迂回,静静流淌,像一条挂在天边的河。

蜚声海内外的红旗渠,被誉为“人工天河”“中国的水长城”“世界第八大奇迹”。如果从飞机上俯瞰地球,能够看到中国的两大地标性建筑物:一个是万里长城,一个是红旗渠。上世纪70年代,周恩来总理曾经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今林州市,隶属河南省安阳市管辖)红旗渠。”不同的是,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是举全国之力,而“红旗渠是英雄的林县人民用两只手修成的”。1971~1980年,到红旗渠参观的外宾就达11300多人次,涉及11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许多是外国元首。

毛主席、周总理、朱德委员长等老一辈革命家时刻关注着红旗渠的发展,李先念、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中许多人都视察过红旗渠。

登临红旗渠的第一感觉就是震撼,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站在红旗渠岸边,望着那穿过隧洞,越过悬崖,流淌在太行山上的渠水,感慨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任思绪穿越时空,回到二十世纪60年代的那段艰辛岁月。

红旗渠以浊漳河为源头,渠首在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下。始建于1962年2月11日,1969年7月6日全面竣工通水。总干渠高4.3米,宽8米,总长1500公里。共削平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沿渠兴建48座水库,346座塘堰,45座提灌站,45座小型发电站,在崇山峻岭中凿出了一条“人造天河”。

青年洞,以前叫“孤脑沟”,是一个人工开凿的隧洞,洞高6.6米,洞宽5米,全长616米,悬挂在太行山山腰,是红旗渠总干渠工程难度最大、最危险的咽喉工程。青年洞位于任村镇卢家拐村西南,进口左面是一道万丈深沟,西面是形如刀削斧砍的“小鬼脸”,东面是巨石累累的狼牙山,以当时的施工条件,难度可想而知。

据当时的施工人员回忆,那里的石头十分坚硬,普通钢钎打下去,只能打出一个小白点。民工刚开始打炮眼时,一天只能打3寸深。而借来的风钻机,只钻了30厘米就毁掉了40多个钻头。

青年洞工地地势险要,工作面小,不好开展施工作业。技术人员反复研究,决定在崖壁上开凿旁洞,再向左右两边延伸,这样工作面就多了,施工进度也就加快了。

在悬崖峭壁上开凿旁洞的高难度工作,交给了当时的除险队长任羊成和他的队员们。除险队员两人一组,腰里系着粗绳,手里拿着钢钎、大锤,在半空中打炮眼。一开始不好固定,一直摇晃。后来,他们就先在山崖上打了几十个秤钩,把腰里的钩子往里一钩,两条腿蹬住崖壁,就固定住了。先打小炮眼,装少量炸药,爆破后再打炮眼,一寸一寸往里面掏洞,进度就比以前快多了。他们当时调侃称这种作业方式为“贴膏药炮”。

据《红旗渠志》记载,在红旗渠修建之前,林县550个行政村中,有307个村长年人畜饮水困难,有100多个村要跑5公里以上取水吃。林县每年因取水误工达480万人,超过农业总投工的30%。也就是说,林县人平均每年要把4个月左右的时间,抛洒在那些漫长的取水山道上。

林州有一种独特的历史遗存,叫“荒年碑”,那是历代林州人对干旱的记录。合涧镇小寨村的“荒年碑”记述清光绪三年旱灾的悲惨情景:“……回忆凶年,不觉心惨,同受灾苦,山西河南,唯我林邑可怜……人口无食,十室之邑存二三……食人肉而疗饥,死道路而尸皆无肉,揭榆皮以充腹,入村庄而树尽无皮,由冬而春,由春而夏,人之死者大约十分有七矣……”

几万双长满老茧的手,凭着一钎一锤,战天斗地,苦干十年,住山崖睡石板,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出一条“天河”,用自己的双手,彻底改变了当地干旱缺水的历史。那些干旱困苦的日子,随着红旗渠的滚滚碧波一去不复返。把一个“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穷乡僻壤,变成一个绿水绕青山、丰收万亩粮、瓜果齐飘香的“鱼米之乡”。

⑤红旗渠分水闸

猜你喜欢

林县红旗渠天河
红旗渠上的“铁姑娘”
湖南省潇水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红旗渠精神”感动我
一条天河走运来
天河CBD:集聚创新,遇见城市未来
从红旗渠的“账单”体会党的领导
“天河二号”获全球超算五连冠等
红旗渠的修建与红旗渠精神的诞生
“有才”林县话
用红旗渠精神教育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