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非替尼合化疗治疗EGFR 基因突变阳性肺癌的近远期效果
2019-08-14杜勇韩平
杜勇 韩平
(湖北省秭归县人民医院 秭归443600)
肺癌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工业发展、生活方式改变,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对人类的健康及生活质量构成了严重危害。在所有肺癌类型中,以非小细胞肺癌最为多见,但患者就诊时往往处于中晚期,通常以联合化疗为主,改善患者生活质量[1]。但联合化疗并不能有效改善患者其他生存指标,经不断探索,吉非替尼能选择性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络氨酸激酶活性,促进血管凋亡,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2]。本研究旨在分析吉非替尼联合化疗治疗EGFR 基因突变阳性肺癌的近远期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同期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4 年3 月~2017 年5 月我院60例EGFR 阳性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联合组与化疗组各30 例。联合组男18 例,女12 例;年龄22~54 岁,平均年龄(34.3±8.6)岁;体力状况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0~3 分,平均评分(1.8±0.6)分;肿瘤分期:ⅢB 期20 例,Ⅳ期10 例;病例类型:腺癌23 例,鳞癌5 例,腺鳞癌2 例。化疗组男21例,女9 例;年龄23~58 岁,平均年龄(35.3±9.2)岁;体力状况ECOG 评分0~3 分,平均评分(1.6±0.5)分;肿瘤分期:ⅢB 期23 例,Ⅳ期7 例;病例类型:腺癌24 例,鳞癌3 例,腺鳞癌3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组标准 (1)纳入标准:经手术或纤维支气管病理诊断为肺癌,且基因分析中有EGFR 基因突变;可定期随访;体力状况ECOG 评分0~3 分,预计生存期≥3 个月;全身状况基本正常;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特殊人群,包括妊娠期、哺乳期、老年人(≥60 岁)及青少年(≤16 岁);合并精神障碍者;既往使用化疗及吉非替尼治疗者;随访资料缺失、不完整者。
1.3 治疗方法 化疗组接受化疗治疗:吉西他滨(国药准字H20133194)1 250 mg/m2静脉滴注,第1、8 天;顺铂(国药准字H20143124)80 mg/m2静脉滴注,第2、3、4 天。21 d 为1 个疗程,共进行4 个疗程。联合组采用吉非替尼联合化疗治疗:化疗方案同化疗组一致,吉非替尼(注册证号H20140472)0.25 g/d,1 次/d,口服,21 d 为1 个疗程,共进行4 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两组治疗后均接受18 个月的随访。(1)治疗后3 个月评价两组近期疗效。完全缓解(CR):病灶完全消失,维持时间>1 个月;部分缓解(PR):肿瘤面积缩小>50%,维持时间>1 个月;疾病稳定(SD):肿瘤面积缩小25%~50%;疾病进展期(PD):出现新病灶,或病灶面积增大>25%[3]。治疗总有效率=(CR+PR)/总例数×100%,疾病控制率=(CR+PR+SD)/总例数×100%。(2)治疗后18 个月,统计两组患者总存活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3)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肝肾功能损伤、恶心腹泻、皮疹等。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 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近期疗效比较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化疗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近期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远期疗效比较 联合组OS、PFS 均显著高于化疗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远期疗效比较(月,
表2 两组远期疗效比较(月,
组别 n OS PFS联合组3017.3±2.514.4±4.3化疗组3015.6±3.712.6±2.7 t 2.0852.106 P 0.0420.039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联合组出现恶心腹泻2 例,肝功能异常3 例,1 例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6/30);化疗组出现恶心腹泻3 例,肝功能异常2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5/3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EGFR 基因位于第7 号染色体短臂上,由28 个外显子构成,其基因突变主要集中在19、21 号外显子上,成为经典突变基因,一旦发生基因突变,21 号染色体外显子被异亮氨酸替代,EGFR 的结构和功能将会发生改变[4~5]。因肺癌患者早期症状并不典型,未引起患者重视,通常就诊时处于肺癌ⅢB 期、Ⅳ期,患者从手术中获益较少,因此多接受化疗方案治疗[6]。含铂化疗药是治疗中晚期肺癌的首选化疗方案,但肺癌存在多种基因突变亚型,加之不同个体对药物的耐受性、敏感性并不一致,因此单独予以化疗药物治疗,对不同患者而言获益不同[7]。近年来,研究者对肺癌的基因突变进行深入研究,并根据基因突变类型予以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其治疗效果较单独使用化疗药效果更好[8]。EGFR 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肿瘤治疗靶向分子,对EGFR 阳性的肺癌患者予以相应靶向治疗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9~10]。吉非替尼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选择性抑制EGFR 络氨酸激酶的活性,继而阻断EGFR 诱导的肿瘤生长[11]。国内研究在进行吉非替尼联合化疗治疗的临床随机试验中均取得良好结果,其1 年生存率显著提高。王珏等[12]以76 例EGFR 基因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吉非替尼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延长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化疗组(P<0.05);联合组OS、PFS 均显著高于化疗组(P<0.05)。这与王珏等[12]的研究结果类似,表明吉非替尼联合化疗治疗能提高疾病控制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但本研究显示两组均出现消化道反应、肝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可能与患者体质有关,也可能与化疗药对机体正常组织的损伤有关,因此临床在治疗时需关注患者病情及不良反应,对严重不良反应者应暂缓治疗,并进行护胃、护肝等对症处理。综上所述,EGFR 基因突变阳性肺癌患者在化疗基础上可采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吉非替尼能通过促进血管凋亡达到治疗肿瘤效果,显著缩小肿瘤面积,延长生存时间。通过循证医学筛选适合靶向分子治疗的患者,并予以吉非替尼联合化疗药物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