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媒体的转型应更专业
2019-08-14杨明森
□ 文/曹 俊 杨明森
内容提要 本文认为,在媒体融合进程中,专业性媒体的转型应坚守专业,充分尊重读者,了解读者,精致选择,把握好分寸;以职业驾驭专业;观点突出。
专业性媒体该靠什么立足,如何重塑自信?本文认为,最好的转型,就是坚守专业。
一、我们的读者有多专业?要共识共鸣,不要自娱自乐
专业性媒体的潜在受众,是非常明确的。从一般专业到最专业,业内人士都是,关键在于让潜在受众成为有效读者。
有些专业性媒体总觉得受众群体有局限,是短板。这是一种误解。即便综合类媒体,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报道,也只能面向感兴趣的读者,不可能指望所有人都关注。而专业性媒体在各自的产业和系统中具有权威性,是旗帜。受众虽然有局限,但信任度高,含金量高,恰恰是资源优势。若能转化为有效读者,数量极其可观。
在融媒体时代,要想让潜在受众成为忠实粉丝,必须与读者良性互动,提供体验式的阅读感受。这种感受,有三重境界。第一层,亲切,熟悉的人和事,熟悉的业态,熟悉的环境;第二层,惊喜,报道的内容和观点与读者有共识,但他们自己未必能说得这么生动,谓之“我所欲言、言之不及”;第三层,升华,大多数读者觉得开眼界、长见识,深感共鸣,谓之“思所未思、知所未知”。
对三重境界的追求,落实到专业报道中,就要求编辑记者要充分尊重读者,了解读者,精致选择,把握好分寸。
精致选择,就需要取舍。网络如此发达,信息无所不在,想办出特色,做出品质,就不能自娱自乐。猜读者喜欢,不是技巧,而是判断。所谓判断,就是问。首先是问真相,问真伪,把新闻事实搞清楚。其次是问受众,哪些内容感兴趣,哪些不感兴趣。第三是问思想,新闻事实意味着什么。最后是问自己,到底想说什么,要表达什么观点。判断的主要考量:一是有没有分量,有分量,就是意义重大;二是有没有意思,有意思,就是好看;三是有没有麻烦,没麻烦,就是安全。媒体猜受众喜欢,通讯员猜媒体喜欢,大家可能都猜领导喜欢。真正好的专业报道,一定是三者都喜欢。
把握好分寸,就要避免自我欣赏。有些专业性媒体的报道,不从读者角度考虑,要么太艰涩,要么太肤浅。如果太艰涩,一般专业的读者看起来费劲,往往忽略不读;真正专业的专家也不会感兴趣,因为真要研究专业技术问题,再专业的媒体报道也比不过学术论文。如果太肤浅,轻飘飘没有分量,专家看不上,普通读者也会觉得索然无味。不管是艰涩还是肤浅,都是没把握好分寸,用一句话点评,就是不专业。
二、我们到底需要多专业?要职业驾驭专业,不要陷入专业
行业本身是一门专业,而报道专业性新闻也是一门专业。对专业性媒体来说,了解行业本身,是基础和前提;而做好专业性报道,才是目的。要做好专业性报道,必须强调职业。
办报办刊,需要的也是一种职业状态。这要求编辑记者首先要做到相对专业,不懂专业问题,肯定不行;像专家或官员一样明白,不可能,也没必要。在具备相对专业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还要能驾驭专业,表现在报道中就是深入浅出,举重若轻。
为什么综合性媒体的一些社会性新闻报道深刻大气,而涉及专业问题的深度报道却大而化之?因为懂新闻而不太了解专业。为什么一些专业性媒体的报道平淡无奇,甚至不如综合类媒体?并非没有搞懂技术问题,而是深陷专业,就专业说专业,太生硬,不会写新闻,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在PM2.5刚刚成为热词的时候,很多报道试图从专业角度解释,结果越说越糊涂,业内人士不感兴趣,公众看不明白。因为公众真正关心的不是技术数据,不是PM2.5形成机理,而是空气质量怎么样,政府在做什么,为什么现在治不好,需要等多久能治好。PM2.5只是个由头,把由头当主体,把现象当本质,以为很专业,结果就浅了、偏了,这就是典型的不职业,表现在报道中就是很不专业。
强调职业,指的是从新闻的角度看专业,判断专业问题的新闻价值;从专业问题中发现新闻,把专业描述转化为新闻表达;从受众的角度解读专业,输出媒体自己的观点。这本是专业性媒体的基本要求,但实践中也是最高境界。专业性媒体一再强调培养专家型编辑记者,不是为了培养专家,而是要培养职业型编辑记者,能明白专家和官员说的是什么,知道他们还想说什么,还能判断他们说的背后是什么。
以2014年修订《环境保护法》这一新闻报道为例。4月份新法发布,媒体报道铺天盖地,“史上最严”几乎是所有报道的关键词。作为环境类媒体,如果也止步于新增了几项法则、追责情形增多等,显然就浅了。因为这些内容不仅媒体已经充分报道,而且环保系统也已经广泛学习,不需要简单重复。怎么解读才称得上驾驭专业?《环境经济》杂志先后组织了五组专题报道。
第一组:《环保部门权力有多少?》。梳理了环保部门的权力清单,对十八项权力一一阐释。将权力划分为三个层面,提出要善用话语权,敢用决定权,慎用执行权。
第二组:《环保部门责任有多重?》。一问“八项注意”要注意什么?整理出责任清单,详解八条追责情形。二问环保问责,基层主要担心哪些问题?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问责会不会太宽、太重?二是问责能不能同案同责同追究,尽职了是不是能够免责?三问实施新环保法,需做哪些准备?提出要充分认识问责的重要性,加强队伍职业化建设,尽快制订问责细则,明确职责边界,建立尽职免责制度等。
第三、第四组分别为《地方政府的环境责任是什么?》《环保,地方政府有哪些禁忌?》,解读的对象从新环保法扩大到相关法律法规,提炼出地方政府的14个应当和9个不要。
第五组:《最严之法怎么成为最严执法?》。延伸至新法施行后配套的四个实施办法,以问答的形式呈现,相当于为地方政府和企业制作了执法和守法手册。
这五组报道在新闻发生3个月之后才陆续启动,前后跨越超过半年时间,受到了环保系统、法律专家甚至参与修法有关部门的高度认可,甚至不少基层环保部门将其作为培训教材。单说法理,媒体没有法律专家专业;单论执法,媒体没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专业;但从新闻角度看专业,用新闻语言归纳、总结、提炼,媒体的专业报道似乎更专业。这就是职业驾驭专业,与读者共识共鸣。这组报道充分说明,只要足够职业、坚守专业,时效局限根本不是问题,反倒是后发优势。
三、我们怎样做到更专业?要观点突出
现在不缺观点,缺的是有深度的思想。很多人上网或读报,主要不是看新闻,而是看评论。即使看新闻,也要选择有主张的新闻。专业性媒体之所以有后发优势,就是因为有话语权。那么,要想做到更专业,对于重大事件和重要观点,就必须要观点突出。
深度评论和深度报道,是传统媒体的最大资本,也是互联网时代安身立命之本。之所以是资本,是因为这两者输出的都是主张。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主张的公信力,就是媒体的公信力。很多自媒体深受受众欢迎,就是把传统媒体的长项带到了新媒体,有趣的是,这些优秀的自媒体人多数正是来自传统媒体。为什么很多专业性媒体没能真正成为行业旗帜?因为没能坚守内容为王,没能持续生产高质量的、专业的主张,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具体表现就是平淡、肤浅。
平淡体现在新闻报道中,是不提问题。一是不愿意提问。惰性作祟,思考不够,取舍不足,采访对象说什么,就怎么写,报道浮于表面。二是不会提问。功课做得不够,研究不透,不懂专业,不得要领,牵强附会,不知所云,甚至直奔尴尬。三是不肯提问。编辑没有热情和激情,对来稿不问事实是否准确,不问思想是否深刻,只做文字的简单修改。来稿只是原料,必须重新加工,即使一字不改,也是认真判断后的选择。不问,不仅是记者的失职,也是编辑的失职。
肤浅表现在新闻评论中,是不想表达。在议论、理论、评论三种言论模式中,找不准定位。要么克服不了议论的影响,完全就事论事,不能超越新闻本身或新闻已经预设好的价值判断,甚至只是在复述新闻,把评论当作附庸;要么摆脱不了理论框架的套路,总想说最根本、最全面、最高级别的问题,面面俱到,没有重点。这种表现的根源是,对问题本身看得浅,为写而写,没有表达欲望。评论本应是是非判断之后的选择,是利害权衡之后的主张,是有话想说,不说不行,不说不爽,不说忍不了。对评论来说,比快慢更重要的是真伪、深浅,以及对事件的影响程度。最佳状态是,由新闻事件引发的舆情,应该止于评论。官媒包括专业性媒体的很多评论,立意高远,思想深刻,其影响力和新闻价值,远远超出了作为由头的新闻事实。一段时间后,新闻事实不再重要,评论却让人记忆犹新。
以2015年初“临沂之争”报道为例。山东临沂因环保问题被环保部约谈,后大力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整治,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有媒体报道称,临沂的做法是“休克式疗法”,停产整治导致“6万人失业”,“高达千亿元债务危机一触即发”。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开启“临沂之争”。
中国环境报社立刻理性判断,争论看上去针对的是临沂做法是否可取,实质上是——几家媒体报道呈现出的临沂做法是否可取。那么,首要问题是,追问真相。记者带着十个问题深入调查,刊发报道《“临沂之争”真相调查》,一问铁腕治污效果如何?二问临沂攻坚战是酝酿已久还是突袭?三问治污过程是否合法合规?四问治污行动是不是“休克式疗法”?五问治污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六问因停产而暂时等待复工的人怎么看?七问什么因素导致临沂必须转型?八问治污对经济产生多大影响?九问真的只是关停了之吗?十问如何在转型上做文章?十个问题之后,真相无须争议。治污过程合法合规,涉及停产整治的企业均长期违法排污,环保部门给了企业充分的准备时间;截至发稿日,57家停产整治企业已有31家恢复生产,剩余26家涉及职工2.8万人,利税占当地1%;那几个月临沂公共预算增长高于全省4个百分点,不存在财政大幅下降。
在深度报道的基础上,撰写独家评论《争论的背后,是怎样的博弈?》,提出三个主张:不能过度渲染集中强力治污的代价,也必须反对不惜代价;不能夸大集中强力治污过程的阵痛,也不提倡采用休克式治疗的极端手段;不能高估环境新闻事件的严重后果,也不可忽视其现象的典型意义。
这组报道充分体现了专业性媒体的专业之处,成功引导舆论,平息争论。提问、追问、反问,彰显媒体风格。以“问”为风格,把记者的天职放大为媒体的集体责任。行为哲学是批评,即明辨是非,判断善恶;方法论是质疑,即判断真伪,把握虚实;报道重点是解读,即有主张,求真相。
目前,优秀的新媒体与主流的传统媒体在竞争融合中,逐渐找到了各自定位。新媒体善于创造流行,传统媒体可以打造经典;新媒体反映舆情,传统媒体引导舆论;新媒体提供无限选择,传统媒体帮助读者选择。这是二者相互学习的结果,学习的终极目标是融合。至于怎么融合,是传统媒体的严峻课题,也是新媒体的必解题目。特别值得传统媒体警惕的是,一些传统媒体正在放弃的专业性,已被很多新媒体视为珍宝。
这些珍宝,也即专业性媒体要坚守的专业,究竟是什么?归纳一下,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入门,基础问题大致了解,重点内容略知一二。二是入行,能清楚阐释新闻事实,基本表达专家观点。三是入道,能准确判断观点的立场对错,信息的真假新旧。四是入境,有且敢于坚持自己的鲜明主张,能与行内专家坐而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