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好“四力”路 做好媒体人

2019-08-14李仁虎刘光牛

中国记者 2019年7期
关键词:脚力笔力眼力

□ 文/李仁虎 刘光牛 南 隽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媒体人肩负着新的职责使命,走好“四力”之路是履职尽责的必由之路。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四力”概念:“好的新闻报道,要靠好的作风文风来完成,靠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得来。”在2018年8月21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他再次强调“四力”要求:“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队伍。”总书记在两个重要的会议上两次强调“四力”,充分说明了他对“四力”的重视程度非同一般。

“四力”要求与新闻人一直秉持的调查研究传统一脉相承,是调查研究方法的具体化、形象化、时代化表达。走好“四力”路,做好媒体人,是时代的呼唤,是时代赋予新闻人的职责使命。

一、现实逻辑:新时代新使命呼唤新担当新作为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闻舆论工作经过正本清源,现在进入了守正创新重要阶段。守正创新最重要的、落到实处、体现在行动上的举措,就是践行好“四力”。

(一)媒体人要准确把握新的职责使命。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使命,无论是自觉还是不自觉,这样的使命都自然和必然地落在一个时代里,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新时代新闻人的职责使命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在“2·19”讲话中明确提出:“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他在“8·21”讲话中提出了宣传思想战线工作者的职责使命,即“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宣传思想战线的职责使命也包括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使命。48个字和15个字虽有区别,但本质是联系的、统一的。

媒体人必须以新担当新作为来完成新的职责使命。身处一个伟大巨变的时代,媒体人的职责使命格外神圣光荣艰巨,必须具有与之相匹配相适应的水平能力。政治坚定、信仰牢固是其一;作风扎实、纪律严明是其二;本领高强、业务精湛是其三。这些要求体现在日常工作中生活中行动中就是增强“四力”。“四力”涵盖了新时代新闻人所应具备的政治素质、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工作作风。只有践行好“四力”,才能完成好新时代新闻人的职责使命。

(二)作为宣传思想队伍建设的标准和要求,“四力”的提出同时也是以问题为导向,是为了解决宣传思想战线存在的不适应、跟不上等问题。

1. 中国进入多个重要历史特征叠加的关键期,利益多元、价值多元、思想多元。当下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精准脱贫的决胜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期,是实现中华民族和平发展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期,也是各种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必须未雨绸缪、统一思想、凝心聚力。

2. 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世界怎么看中国,我们怎么看世界,宣传报道不当和错误必然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给国家造成重大的损失。国际传播“西强我弱”的舆论格局仍未改变,西方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强权国家,对我不客观、不公正、歪曲、污蔑,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的任务十分艰巨。

3. 在信息过剩和人人都是媒体的时代,主流媒体主导天下舆论的格局正在发生空前巨变。一些社会舆论越是“弱事实、强情绪”“表面化、片面化”,媒体人越需要“强事实、弱情绪”“本质化、全面化”,表扬要避免低级红、高大全,要真实、说理、感人,批评要避免煽风点火、民粹主义,要准确、理性、建设性。

4. 一些媒体平台一度庸俗、低俗、媚俗化现象十分严重,娱乐节目栏目如此,新闻类节目栏目也如此。用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信息产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媒体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把高尚的、正义的、理智的、真实的、真情的新闻信息产品提供给广大人民群众,“天下品位,媒体有责。”

5. 新闻队伍中一些人成为泡会议、抄材料、扒网络一族,个别人出现“贵族化”“精英化”“佛系”意识倾向,浮躁肤浅、走马观花、远离群众的现象正在侵蚀队伍的机体,损害新闻的权威性、公信力,必须从思想高度、心灵深处反思反省。有的记者离开会议、材料和网上信息不会写稿子;有的记者长年不到基层一线调研;有的虽然下基层但浮光掠影,不用心用情,只有身入没有心入,也不可能写出好稿子。

二、理论内涵:新闻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辩证意义

单纯从字面上理解,“四力”很容易被当作方法论来看待,深究一步发现,“四力”既是认识论又是方法论。

“四力”深刻反映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新闻认识论。认识论是探讨人类认识的本质、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的学说。辩证唯物主义第一次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来源、认识发生的动力、认识的目的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报道世界的根据是认识世界,没有对世界的认识,就没有对世界的报道;有什么样的认识,就有什么样的报道。反过来,什么样的报道,反映了记者对世界的认识。

▲ 2018年10月,新华社内蒙古分社时任社长李仁虎(右二)带领记者在阿拉善巴丹吉林沙漠深处牧民家采访。(新华社记者 达日罕/摄)

▲ 2019年6月3日,本文作者李仁虎(左二)、刘光牛(左一)在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村采访原村支书石春阳(右一)。(王博/摄)

认识世界要走进事物、眼见为实,这就是脚力、眼力。脚力是采访力、行动力,就是深入实际的力量和力度。眼力是观察力、发现力,就是发现问题的锐度和力度。身之所感、眼之所见,见人见事见物,是获取新闻的不二之门,离开了深入实际、所见所闻的新闻一定是不客观、不全面甚至是虚假的新闻。

“四力”深刻揭示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新闻方法论。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根本方法的理论。客观事物联系的、运动的、多样的、对立统一的特性,决定了我们的报道只能从一个角度、方面,或几个角度、方面,而不可能从所有角度、方面报道,即只能抓住事物的本质或本质特点。偏离了事物的本质或本质特点,就违背了新闻报道客观、公正、准确、全面的立场。记者抓住事物的本质或本质特点依靠什么?既不能依靠简单的观察了解,也不能依靠经验和本本,更不能根据主观,唯一可依靠的是对事物的深入认识。

认识的基础是脚力、眼力,而提升却要依靠脑力。脑力是判断力、鉴别力,就是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力。手之所触、眼之所见有的只是事物的表象,只有依靠脑力的深入分析思考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或本质特点。

“四力”是新闻认识论和新闻方法论的辩证统一,单纯从认识论或方法论的角度看待“四力”都是片面的、错误的,“四力”之间不是单打独斗的关系,靠一力不可胜,非“四力”并用方能胜之。“四力”之间互为依靠,互相促进。脚力是基础,是决定其它“三力”的根基,起决定性作用。眼力是前提,是新闻采写的必备条件,到达现场看不到新闻,身在生活中发现不了新闻,这就是眼力不够。脑力是中枢,脚力和眼力决定着脑力,头脑根据所见所闻进行加工分析;同时,脑力对脚力、眼力有反作用,脑力指挥我们的身体和眼睛去什么地方发现新闻、怎样发现新闻。用得前“三力”,最后临门一脚是笔力,“三力”最终要体现在笔力上,笔力是前“三力”的结晶。新闻人哀莫大于“满肚子货就是倒不出来”。反过来,笔力越强,则熟能生巧、文如泉涌;笔力促进脑力,脑力用进废退,越用越爱思考发现问题;脑力活促发眼力活,而带着问题的眼力去发现新闻,正如那猎人打猎、老鹰扑食;眼力越活促进脚力越勤,越爱下基层调研。

调查研究是新闻人的传统法宝,代代相传、永不过时。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对媒体人的要求更多更高更严更实,泛泛地讲调查研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四力”要求是调查研究方法的时代化表述,与传统的调查研究的提法相比更具体、更系统、更完整。更具体表现为“四力”把调查研究的方法精细区分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四个层面、四个部分,更系统表现为从脚到眼到脑再到笔构成一个系统、体系、链条,更完整表现为涵盖了四个既独立又联系的阶段和环节。

媒体人践行好“四力”,在认识世界和反映世界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认识水平和反映水平,反过来用认识世界和反映世界的水平来促进或指导实践,如此正反往复,交替上升,波浪前进。

三、实践要求:做好媒体人的立身之本、履职之基

在新时代,攀登新闻高峰没有捷径可走,唯一的路子就是锤炼好“四力”。新闻人的基础、经验和所谓的天赋全部来自于好的“四力”。

每一个职业都有自己的基本功,调查研究是新闻人的基本功。在上世纪动荡混乱的30年代,范长江孤身走西北,写下了著名的《中国的西北角》。穆青多次深入河南乡村农家,精心采写出《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人民呼唤焦裕禄》等不朽之作。

“四力”是新时代媒体人的立身之本。在人人都是媒体的激烈竞争中,新闻人的致胜之招在于速度上更快、深度上更深、质量上更高。“四力”有强中弱、优良差之别,脚力有大小深浅之分,眼力有锐钝远近之分,脑力有快慢愚慧之分,笔力有高低优劣之分。“四力”平平,写出的新闻一定平淡如水,不能完成好职责使命。

脚力第一要快,要第一时间到达;第二要勤,要经常下基层调研;第三要恒,要长年累月在基层中、在群众中、在生活中。根深而叶茂,只有把采访之根深深地扎在人民群众中,才能长成新闻事业的参天大树。眼力靠观察,观察的锐与钝、深与浅决定发现问题的快与慢、表与里。观察一个事物至少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看到表面现象;第二个层次是由表及里;第三个层次是发现现象背后的本质。眼力靠锻炼,没有人具备天生的眼力,所有的眼力都是历久磨练的结果。眼力越用越好,眼力越用越锐利。

西藏高原人迹罕至的村庄在精准脱贫中穷变富、内蒙古库布其沙漠荒变绿、深圳的一个小企业变成科技领先的大企业……把这些正在变化的事情写成故事告诉中国和世界,需要新闻人深入深入再深入,发现发现再发现。脚力快而勤、勤而恒,眼力锐而深、深而细,那些沾泥土、冒热气、带露珠的好新闻就会汩汩而出。

“四力”是新时代媒体人的履职之基。身到、眼见是采写新闻的基础,但挖掘的深度主要靠脑力。脑力分析事物的层次为:第一,透过现象看本质,现象靠眼力,本质既靠眼力更靠脑力,许多人的脑力只能停留或经常停留在看到表象而不及本质。第二,找到事物的内在联系即逻辑,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找到了事物的内在联系,就容易找到事物的本质,找不到内在联系,就不会找到本质或本质特点,没有内在逻辑的本质或本质特点是不存在的。凡是不合逻辑的存在都是偶然的存在,凡是必然的存在都有合理的逻辑。第三,找到事物的各种关系,这是脑力的更高层次。善于找到事物的各种关系,就不会为表面的、眼前的、暂时的现象所遮蔽。

一个企业在政府及政策的支持下迅速发展壮大,如何报道其成功经验?如果简单地归结为金融支持、财税支持,就极易被认为是政府保护、违背市场竞争原则和价格垄断倾销。中国的任何一个企业只要有产品出口,就与世界发生着一定的联系,报道这样的企业就一定要放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贸易规则的大背景下考量。面对当今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各种不同的观点看法、各种各样的信息传递,脑力需思之深、思之透、思之广,半天想不明白或是想歪了想错了,也就谈不上履职尽责。

履职最终表现为笔力。笔力是表现力、传播力,就是文字或镜头表达的能力。同是文字表达,但新闻的文字和小说诗歌的文字表达不尽相同,新闻的文字表达要达到三个层次:第一,事实客观、准确,这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条;第二,逻辑清晰,让读者看得明白;第三,精彩的表述,读看听是享受、有启发、有警醒。因此,要不断锤炼妙笔生花之功,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四、检验标准: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客观评价体系

检验“四力”有一个客观标准,即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增强“四力”要紧扣主旋律、大主题,挖掘“叫好又叫座”的优质产品,尊重传播规律,有效提升传播力。新闻是时代变化的一面镜子,它总是从一个方面、一个视角、一人一事一物来窥见风云巨变。首先它必须是新闻,越重大越有传播力;其次它是主旋律、大主题,主题越重大,传播价值越大;第三切口小、引人入胜、可亲可感。

增强“四力”要坚持“两个巩固”,弘扬主流价值,把握好时度效,提高新闻舆论引导力。媒体的引导作用要求我们自觉承担起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职责使命。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研究把握新闻传播的时度效规律,做到帮忙不添乱、舆论引导有力有效。

□ 新华社湖北分社扎实开展增强“四力”教育实践工作,组织全媒体报道团队深入湖北省来凤县,采访战功赫赫却深藏功名60余载的离休干部张富清不忘初心、扎根山区、默默奉献、一生无悔的感人事迹,推出新华全媒头条《英雄无言——95岁老党员张富清的本色人生》。图为3月31日,报道团队在张富清(右二)家中采访。(新华社湖北分社/供图)

增强“四力”要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一致、相统一,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四力”既有技术属性,又有政治属性,是技术属性与政治属性的统一。没有脱离政治的纯粹技术意义上的“四力”,也没有只讲政治不讲业务的“四力”。

增强“四力”要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心就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偏离了这个中心,就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就必然犯方向性路线性错误。服务大局就是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增强“四力”要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既是新闻的来源,又是新闻的主体。新闻工作者本身就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一分子。人民群众丰富的实践活动是媒体人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泉。宣传报道的形式不尽相同,但根本的、最高的、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

既客观、公正、全面,又理性、智性、建设性,党和政府满意,人民群众满意,这样的新闻才有真正的影响力。

增强“四力”要尊重实际、反映本质,不断提高新闻信息产品供给质量,增强公信力。事实客观准确永远是新闻人的底线,既要及时报道人人眼中都看得见的事实,更要挖掘“人人眼中有、个个笔下无”的事实;既要反映表面的现象,更要挖掘隐藏在现象后面本质的事实。公信力是建立在媒体和媒体人尊重客观事实、反映事物本质、主持公平正义的基础上。

猜你喜欢

脚力笔力眼力
地市党报金融报道“专”“活”兼具的优化路径
入木三分
提升“四力”,让舆论监督更有力
如何发挥脚力做好深度报道——以衢州日报“乡村调查”为例
向陈云学习锤炼“笔力”
眼力大搜索
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提高科技报道工作水平——人民日报如何做好科技报道
考眼力
考眼力
眼力小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