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四力”做有温度的社会调查类报道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报道践行“四力”的探索与实践
2019-08-14□文/黄冲
□ 文/黄 冲
内容提要 社会调查报道是精确新闻常用的新闻报道形式。本文通过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报道践行“四力”的新闻实践,阐释了社会调查报道与记者“四力”提升的紧密联系。
社会调查报道是一种运用社会调查进行新闻素材收集、整理、分析、报道的新闻报道样式,是精确新闻的常见类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对宣传思想工作者提出了不断增强“四力”的要求:“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这集中反映了党中央对宣传思想战线政治素质、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工作作风的高标准和严要求。
1993年1月,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成立,标志着新闻媒体社调机构的专门化。《中国青年报》的“青年调查”版是国内新闻界第一块全国性调查报道专版,时至今日,仍然在探索调查报道的创新发展。2014年,中国青年报社开始了全媒体融合转型,社会调查报道坚持守正创新,在践行“四力”创精品过程中,取得了实质性、可持续的效果,提高了全媒体社调报道的传播力、引导力、公信力和影响力。
一、提高脚力:深入基层掌握最真实社情民意
社会调查新闻报道由于其调查的全面性、方法的科学性,也就具备“以今日之事态,核对昨日之背景,从而说出明日之意义”的深度报道特征。从理论上说,调查报道可以将精确、客观和价值中立的社会学态度应用于新闻报道,尽可能地排除主观干扰,系统地观察社会,消除偏见和歧视,从而反映普遍的民意。这是一种理想的规划和设计。要达到这种“理想状态”,社会调查报道比起一般的新闻报道,对记者的“脚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需要记者坚持到第一线和基层去,掌握最生动的一手资料。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采编人员通常身兼记者与研究员双重身份,经常将采写关注点与承担的调查课题相结合,通过实地调研、深度访谈、田野调查,挖掘独家报道选题,从而避免模式化、套路化的“闭门造车”,创作出了政策法治、民生诉求、青年利益、社会变迁等诸多方面的独家、深度社会调查作品。这些来自于实地调研、结合了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报道,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反响,对政府决策部门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提供了精确客观的数据和资 料。
另一方面,深入基层,与群众零距离接触,不仅仅指在现实世界,还包括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利用新媒体渠道及时广泛收集社情民意。中国青年报社的社会调查报道在新媒体时代,充分发挥先天优势,对社会舆情特别是网络舆论的引领和把握,独树一帜的话题制造能力,与用户充分广泛深入的互动联系,以及别具一格的报道视角和方式,让报道总能被广泛关注、传播,及时有效地发掘、引导、汇聚来自新媒体的民意和智慧,将他们真正转化成为宣传思想工作的源泉。
二、提高眼力:善观大势挖掘信息价值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舆论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意见表达渠道多元化。在众声喧哗的社会舆论环境中,新闻媒体如何厘清真正的民意、表达真正的民意?这就需要采编人员的“眼力”,即敏锐的判断和辨别是非能力,既能善观大势、把握现在,又能应势而动、着眼未来。
进入新媒体时代后,新闻传播工具和传播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全民记者队伍越来越庞大,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有摄像机”的时代,碎片化信息铺天盖地、泥沙俱下、真假难辨。新闻媒体更需要专业化的信息整合能力,一旦缺乏这样的能力,势必就与民意渐行渐远,公信力与权威性都将面临质疑。社会调查报道采用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主动搜集资料信息,进而挖掘隐藏的真实,不再只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与解释,更要对“社会问题”进行主动探究与分析,从而揭示潜在的事实和风险,理解诸多因素之间的关系,了解和预测公众的态度、意见。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策划过一组“投资移民”专题报道。缘起是当年中国富人的投资移民热。投资移民热在门户网站、都市报和手机报中屡被进行商业营销或“仇富”式炒作。社会调查中心的采编人员敏锐地发现了这个问题,前后花了三个月时间,观察研究有关报道,寻找对该问题了解比较全面、客观、权威的国内人士,跟他们探讨这股热潮的缘起背景。这组以向有移民倾向的先富国人提示潜在风险、呼吁国家建立投资移民审核制度为主旨的报道一经推出,当天即引起国内外媒体轰动式的转载、评论,还被各留学网站和华侨华人论坛广泛转载,引起众多网民讨论。在随后有关投资移民热的媒体报道中,这组报道的数据和观点又被各大媒体多次引用,对于全社会理性、深入看待投资移民问题,提供了一个具有建设性的思路。
三、提升脑力:把握民意为政策提供依据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发挥网络传播互动、体验、分享的优势,听民意、惠民生、解民忧,凝聚社会共识。[1]这显示了党中央对于人民需要的重视,对人民意见的尊重。
社会调查的结果来源于广大民众。新闻媒体应当发挥社会监督、信息传达和舆论引导的作用,充分利用社会调查体现民意的未来走向,为相关部门的政策调整和执行提供参考。
要透过纷繁复杂的民意舆论场把握背后的规律和趋势,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需要采编人员的“脑力”,即用心思考,胸中有时代,心中有人民,不断学习政治、辩证、历史、创新的思维,透过现象看本质,争做深钻细研的专家型新闻人。[2]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提供信息,但不是人人都有高超的思想力和洞察力。只有提升脑力,才能看到深层次的问题与需求,提出富有预见性和前瞻性的意见。
每年两会都是民意汇聚的“舆论场”、各新闻媒体同题竞争的“竞技场”。公众对两会关注度高,对代表委员的认知却存在刻板印象,对他们履职情况的了解,也只能通过个别报道的只言片语,了解不全面也不充分。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直接将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作为调查对象,用问卷调查形式统计他们的履职情况。两会民调任务繁重,特别是对代表委员的调查难度大。为了完成这项任务,社会调查中心提前一个月就开始精心准备,发动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最终成功地通过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系统(CATI),访问了120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问题涉及是否准备提交议案和提案、一年里履职时间、关注的议程等,并让他们给自己的履职情况打分。调查得到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数据:超过八成的代表委员准备了议案和提案,涉及的话题除了以往备受关注的养老、医疗、反腐、就业创业以外,扶贫、供给侧改革、青少年权益以及意识形态与文化建设也成为代表委员们希望表达意见的领域。为了形成有价值的议案,代表们一年中用于履职时间超过20天的,占93.3%。在这张满分10分的考卷中,他们平均给自己的任期表现打了8.5分。
这项对两会代表委员的问卷调查,因调查难度之大、涉及面之丰富、内容之深度,一经发表立刻引发公众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使社会公众对代表委员的形象和履职情况有了更为客观和全面的认识,破除了一些刻板成见和情绪化的声音,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与之同时进行的,是近10项针对公众的问卷调查,直击学区房、个税改革、女性地位、办事窗口、养老等多个社会“痛点”,最终吸引了万人填答。调查真实地体现出当下社会公众的担忧和焦虑所在。同时也强调了建设性,通过多方访谈和专家深访,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之道进行了深入和积极的探讨,对国家下一步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工作推进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和可行性的路径。
四、提升笔力:创新表达讲好时代故事
中国青年报社的社会调查报道,一直以来用“线上调查,线下报道”这种报网结合的形式,开创了“中国式精确新闻”的新闻写作模式。
“数字”是社会调查报道的核心价值。但大量数字很容易让人有单调枯燥之感,造成阅读障碍。为了使枯燥的数字生动起来,采编人员尝试通过一些技巧改变数字的呈现方式。比如,数字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尽量避免统计学的专业术语。在内容上,增强报道的人文性。精确新闻创始者迈耶曾警告说,记者不要变得过于熟练地使用数据,以至于失去了把所要表达的意义变成读者能够理解并欣赏的文字的能力。采编人员通常会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充满人文性的深度访谈,深度访谈不但弥补了问卷调查不能深入的缺憾,也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
《中国青年报》曾刊登报道《梳理抗战遗产83.8%受访者首推抗战精神》,数据来源于中国青年报社发起的“中国青年看抗战”大型网络调查,结 论是83.8%的受访者表示抗战给今天留下的遗产是抗战精神,50.1%的受访者表示抗战的重要遗产是“国歌”。对于这样一个宏大严肃的主题,如何吸引年轻人关注并且愿意读下去,报道另辟蹊径,从一个普通青年的视角切入,开头就是:“1984年出生的孙成超老家在江西九江彭泽县,前不久他到民政局领证结婚。那天人挺多,等待的时候他在附近广场上闲逛,偶然发现了一个抗战烈士公墓。‘我就进去拜了一下,就在领证的那天。因为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我们’……”这个由一名普通青年所讲述的真实故事,使冷冰冰的统计数字一下子有了温度,和老百姓的情感有了共鸣,整篇报道充满人情味和感染力,起到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
在媒体融合大势下,媒体需要学会运用多种传播手段,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讲好中国故事。新闻工作者的表达更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在新的媒体格局下,提升笔力不只是妙笔生花,还要求我们学会拍视频、做H5,甚至当编导,练就“十八般武艺”,不断尝试为新时代网络受众提供喜闻乐见的新形式、新产品。
在积极探索社调报道创新之路的过程中,新闻人对“四力”的锤炼,是民调报道在技术加速变革背景下,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的保障。唯有提升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才能让民意调查报道更加直抵人心,发挥民调报道的最大价值。
【注释】
[1]《解构民意》,喻国明,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2]《践行“四力”创精品融 合改革求实效》,本报评论员,中国青年报,2018年11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