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因地制宜的策略提高退耕还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2019-08-13王宝泉
王宝泉
一、善用客观自然环境,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成活率
1.科学评估气候,精确把握造林时间
内蒙古冬季寒冷干燥,寒冷时间相对长,秋季风大沙多,秋冬季造林树体抽干现象严重,不易成活,一般在春夏两季造林。春季采用植苗造林;夏季采用直播种子造林。
2.科学勘察地貌地形,合理利用土壤资源
每年春夏两季,随着气候的变化,地质会发生变化,工作人员应及时对造林地进行勘察,科学评估其地貌地形,把握第一手资料,为春夏两季造林做好准备工作。实时观察当地气候变化,制定有效应对策略,確保退耕还林的成活率与保存率。地表温度达到25℃以上的坡地造林时,应挖水平沟,涵养水土;及时清理杂草全面深耕,挖坑植树;在严重沙化地造林时,应5月雨后进行全面深耕,除去杂草,再抢墒播种。
3.科学评估树种,严格把控树种质量
不定期安排专业人员精准扶贫,对广大农民进行科普知识普及活动,把握树种选择质量工程,因树种是植树造林重要的一步,只有走好第一步才能有把握走好以后的步伐并夯实成果。要根据退耕还林的地质和气候条件,科学选择树种。首先,要选择适合栽植地的土壤、气候特点、有经济效益的树种,确保成活率,抗病虫害强的能力,群众有种植经验的树种。其次,要结合脱贫致富,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注重实效、突出特色;经济实用、易于实施”的原则。春季植苗造林选择抗旱树种榆、文冠果、杨、山杏、等树种,夏季播种子造林选择柠条、等灌木树种。
二、具体实施方法
1.普及春季植苗造林知识,科学引导农民
(1)选苗木与起苗
科学引导农民,把握退耕还林工作的有效性。引导农民把关苗木的质量,选择优质苗木,普及常识,让农民掌握科学起苗要领。苗木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造林成活率。所以引导农民选择生长健壮、充分木质化、无病虫害Ⅰ、Ⅱ级苗木;苗木根系完好,多带须根,主根断口整齐、不劈不裂。起苗时引导农民科学务农,起苗前,要把苗圃地浇透水,要保证苗木根系的完整性,做到随起苗、随运输、随栽植、随浇水。
(2)科学合理栽种,严格把控栽植密度、深度
在种植灌木时,要做到栽植带3m,间隔带3m,栽植带内栽植3行灌木,行距1m,株距1m;栽种乔木时,一般栽植密度为株行距3m×3m为宜。栽种时还应科学把控其苗木坐落坑的深度,确保成活率。栽植时一般超过苗木根际原土痕的5-10cm,而栽种刺槐、榆要浅栽;杨、柳要深栽,栽植深度60cm以上为宜。
(3)做好科普知识传播工作,精准指导农民,掌握科学有效的栽植方法
目前普遍采用“三埋两踩一提苗”栽植技术,即将基肥和表土混合均匀,填入树坑1/2处,再把苗木放入并使苗根展开,再填土盖满根部后,轻轻提起苗木,防止树苗窝根,影响其成活和生长,最后踩实苗木周围的土壤,再填入新土至栽植深度,并踩实,坑外打成倒漏斗状土堰,以便承接雨水和浇的水,使水可顺着树根流下,切忌打成覆碗状,使水分散向四周,不能顺树根集中流下。每次浇水后,最好覆上土(仍成倒漏斗状),以防水分散失。苗木栽植后,当天必须浇透浇足定植水,确保苗根吸足水分,利于成活(每年4-8月间进行灌溉,确保每棵树浇水8-9次,每株每次浇水量至少80kg);采用苗木干缠膜的方法,提高苗木栽植成活率。苗木栽植后,立即用地膜从上向下将苗干缠严、缠紧,可以提高苗干温度、保持苗干水分,促使苗木早发芽,有效提高成活率;有滴灌条件的地方,可以安装滴灌系统滴灌,即将滴灌管网安装在一定压力的输水管上给树木滴水灌溉,这样比树盘浇水节水50%左右,每株树每年比树盘浇水节水量大约达到240-280kg,即省时又省工,可以大力推广。
(作者单位:兴安盟科右中旗额木庭高勒苏木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