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农村环保工作的探索与展望研究

2019-08-13何明才刘欢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10期
关键词:展望环境保护新形势

何明才 刘欢

摘 要:本文对加强农村环保工作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着重探讨了当前农村环保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环保工作的具体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环境保护;新形势;问题;措施;展望

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农村地区发展是国家整体发展體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村地区地形比较复杂,且生态环境和环境保护问题日益严峻,从而影响了农村建设发展质量。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环保工作的探索与展望探析,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做好农村环保工作的重要意义

当前伴随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有序推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公众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公众对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加强农村环保工作,一方面是更好地落实国家关于建设美丽新农村,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途径,只有不断提升环境保护力度,在发展农村地区经济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才能更好地提升农村地区发展整体质量,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公众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另一方面也是更好地推动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只有不断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农村环境,才能在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同时,统筹优化分配各类资源,进而不断提升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效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当前农村地区环保工作开展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公众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发生转变,对于环境保护方面的关注力度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可以看到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村地区环境保护形势依然比较严峻,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在发展理念和实施方面,一些地区将主要目标放在关注经济发展上面,片面地追求经济指标,对环境保护工作缺乏重视,甚至依靠当地丰富的资源,置环境不顾,随意开垦和利用,过于关注经济发展工作,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注重短期利益,从而导致出现很多违背自然规律、破坏环境的行为发生,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相违背。

2.农村地区农民素质水平偏低,环境保护机制不健全。一方面农村地区整体村民的素质与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全面,甚至环保法律意识淡薄,没有深刻认识到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统筹发展的重要性,满足于自身利益的实现,另一方面乡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没有建立科学有序的发展规划,在发展过程中没有统筹处理好当前和未来、短期和长远以及局部和全面的关系,从而导致一些地区虽然经济发展水平上来了,但是环境保护形势却在不断恶化。此外农村地区相关的环境保护制度体系不够健全,大部分地区没有专门的环境保护部门来开展环保规划、建设和监督管理,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也相对比较单一,一些地区只能依靠利用当地的资源来发展经济,改善贫困的现状,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脱贫致富之路日益艰难。

3.国家关于农村地区环境法律保护等方面的政策尚不完善。一方面虽然国家有环境保护工作相关的法律,但是这些制度没有根据形势的变化和新的发展要求来及时进行调整,很多的内容已经不适用,尤其是在惩戒力度等方面往往比较小,从而给不法分子很多的可乘之机,另一方面没有针对农村地区的发展情况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指标体系,主要是对工业经济发展方面的政策约束较多,对于农村地区环保工作的内容很少涉及,此外在执法过程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存在执法不严、监督流于形式等问题,不利于提升农村地区环境保护惩治力度。

三、做好新形势下农村环保工作的措施探析

为了进一步提升农村地区环境保护力度,切实推动农村地区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同发展,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索:

1.结合农村地区实际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管理等政策体系,并加强政策宣传,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一方面国家要深刻认识到加强农村地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严峻形势,结合农村地区实际发展情况,进行环境保护工作全面勘察,以此为基础编制完善的农村环境保护规划和实施细则,明确各级有关部门在农村地区环境保护方面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归口管理,提升部门服务效能,构建良好的互动机制,搭建良好的合力推进平台,同时要鼓励农村地区结合实际完善自身的环境保护机制,倡导广大村民积极参与到爱国卫生保护等方面的行动中来,鼓励农民积极举报破坏自然环境等方面的不良行为,形成良好的约束机制,此外还要完善统筹城乡和区域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在城乡统筹范围内尽可能地纳入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加快城乡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并延伸至农村地区,从而实现统一规模化管理,鼓励地区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污染治理新模式,提高城乡环保一体化建设进程。另一方面要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农村干部对环保工作的重视度,并结合不同地区的情况,充分运用多种载体开展全方位的环保知识宣传,让环境保护工作进乡村、进小学,进家庭,构建良好的环境保护合力推进机制。

2.积极探索多元化生态补偿模式。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大力发展农村地区第二和第三产业,完善国家生态补偿专项机制,加强省级资源统筹调度机制,同时还要建立专门的省级生态补偿专项经费,专门用于跨设区市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愁,积极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等,提升农村多元化致富积极性。

3.加强组织管理,提升环境保护监测执法力度。一方面要在农村地区设立专门的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并注重和上级部门的业务协同和沟通,确保环境保护工作有序开展,同时要结合农村地区的具体情况积极探索社会资金融入机制,借助自然环境吸引环境保护企业投入资金构建生态循环的良好管理模式,不断拓宽投资渠道,为农村地区环境整治等工作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要加强地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对可能存在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加强隐患排查和风险监测,加大乡镇工业环境管理力度,着力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加强农家乐污染治理,完善禽养殖污染和农药、化肥、农膜污染防治机制,将环境监测工作纳入日常机制开展例行检查、随机抽查等,提高环境执法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切实提高执法效能。

4.做好环保使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国家要积极探索加强农村环保地区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学习和借鉴国外在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引用相关的技术,同时结合我国地区的实际,充分整合当地的科技资源,完善农村科技支撑管理制度体系,对当地的资源等进行深度开发,并加强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新技术的攻关,在确保环境不受到破坏的基础上,大胆尝试,勇于试点,并做好经验推广,切实通过科技的力量改善农村发展面貌,提升环境保护质量。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水质改善和卫生监测、农村改厕和粪便管理、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农村环境健康危害控制、外来有害入侵物种防控及生态示范创建等方面积极试点,积累丰富的经验,以点带面,切实提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效能。

总之,伴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推进,新形势下环保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加强农村环保工作,促进生态资源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成为当前农村地区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结合农村地区实际,通过完善政策,加强宣传,严格执法和加大环境保护与整治力度等举措,将有助于不断提升农村地区环境保护力度。

参考文献:

[1] 王振文.浅析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对策和措施[J].人间,2016(05)

[2] 陈志堂.新形势下农村环保工作的探索与展望[J].经济管理(文摘版),2016(03)

[3] 于锋.浅析新形势下农村环保工作的探索与展望[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7(01)

[4] 李相军.浅谈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J].环球人文地理,2016(06)

(作者单位:浙江天沣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展望环境保护新形势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
“展望” ——阿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