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跨文化教育在日语教学中的开展

2019-08-13季英鑫赵鑫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10期
关键词:跨文化教育日语教学开展

季英鑫 赵鑫

摘 要:日本语言和日本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在实际交流中,应当充分考虑文化因素。在日语教学中,应当注意让学生保持对日本文化的敏感度和趣味性,重视中国文化和日本文化的比较,找出异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关键词:跨文化教育;日语教学;开展

1日语教学中影响跨文化教育的因素

1.1语言因素

众所周知,日语的语言比较暧昧。日本语言学家金田一春彦曾经指出,日本人说话不喜欢使用人称代名词,更不喜欢使用第一人称代名词。如果对话中一直说“わたし”(我),会使人觉得说话人一直在强调自己的主张,给人带来不快,所以日本人更喜欢让听话者通过上下文语境来体会自己的意图。这同时也是日语简洁的表现。另外,日本人很注重集团意识,这种集团意识有利于营造和睦的人际关系。他们在集团内部时时强调要与别人一致,要与人保持和睦关系,不要过分强调个人主张。用人称代词的省略来凸显日语简洁的例子如下:(1)(わたしは)山田でございます。(我是山田。)(2)(あなた)こっちへ来てご覧になってください。(请来这边观看。)(3)(わたしは)(あなたが)愛してる。(我喜欢你。)例(1)省略了第一人称代词“我”,用自谦的形式介绍自己,以抬高對方身份。例(2)省略了第二人称代词“你”,用敬语表达对别人的尊重。例(3)省略了第一人称“我”和宾语“你”。另外,日本人还经常用下面的敬语来表示对别人的尊重:“何も召し上がっていただくものはございませんが。”(没有上什么好吃的。)“お口に合うものはございませんが。”(没有符合您胃口的。)日语语言的暧昧性,反映了日本人传统的生活态度和日本人的文化个性。日本人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尤其是在表达与别人不一致的想法的时候,通常喜欢运用省略来表达暧昧。

1.2非语言因素

人与人交流的时候,除了语言交流,还会用到非语言交流。根据学者调查,人与人交流时,15%—20%是通过语言得到的信息,80%—85%是通过非语言因素得到的信息。人的视线、表情、手势、姿势、说话语调、沉默的方式、礼仪、时间观念等都是非语言因素。这些非语言因素是每个国家独特社会文化的表现方式之一。

礼貌会通过礼仪表现出来。礼仪是人们在社会、道德、习俗、宗教等方面的行为规范,是人们思想、文化修养的外在表现。在日本,人与人见面常以鞠躬行礼来表达致谢,根据礼节程度的不同,会有从弯腰行礼到90度鞠躬的区别。在榻榻米上要正坐行礼,上身弯下,两手放在前面并且着地,然后低头。日本人没有握手的习惯,但在与外国人会面、竞选等特殊场合,日本人也学会了握手的礼节。

2跨文化教育在日语教学中的开展策略

2.1提升日语教师的跨文化教育能力

在日语教学的跨文化教育当中,日语教师不仅需要对日语文化以及中日文化差异做出深入的了解,而且需要重视提升自身的跨文化教育意识以及跨文化教育能力。首先,跨文化教育在日语教学中的开展,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教育意识。教师是日语教学工作的组织者与指导者,只有教师具备宽阔的文化视野并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中日文化差异,教师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文化与语言、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之间的关系,也才能够依托中日文化差异,对日语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进行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与语言认知能力。当然,在了解日语文化的基础上,日语教师也应当深化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只有如此,日语教学过程才能够避免出现师生母语文化失语现象,也才能够确保学生具备对中日文化内容、价值做出认知的能力。与此同时,日语教师需要重视对跨文化教育前沿理论进行学习,根据日语教学目标、学生学习需求对教学策略做出持续的调整与优化,并通过开展教学反思活动,对跨文化教育工作做出客观、全面的分析,从而为跨文化教学成效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次,跨文化教育在日语教学中的开展,要求教师能够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教师在跨文化教育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这也决定了教师所具有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着跨文化教育效果,因此,教师只有在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能力基础上,学生的日语水平才能够得到不断的提升。从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的提升方面来看,教师需要树立较强的学习意识,通过跟班旁听、攻读第二学位或者运用互联网开展学习等方式,不断丰富自身知识储备、优化自身知识结构,确保自身岗位胜任能力的持续提升;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方面来看,教师需要积极转变自身教学观念,将文化教育、世界观教育纳入日语教育目标当中,并通过积累丰富的跨文化知识,为跨文化教育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在跨文化教育当中,教师不仅需要重视对日本文化做出广泛的介绍,而且需要重视尊重学生在了解日本文化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用多样化的教学工具、教学方法提升跨文化教育的吸引力和有效性;另外,由于跨文化教育必然会涉及文化展示与文化比较,因此,日语教师还应当具备批判性思维,从而引导学生能够辩证地看待日本文化,对日本文化做出全面、客观的认知。

2.2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跨文化心态

在日语教学的跨文化教育当中,提升学生对中日文化差异的理解能力与理解程度,既是跨文化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跨文化教育中的重点与难点。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需要重视对中日语言、中日文化进行对比,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中日语言与中日文化之间的差异。这要求教师能够至少做好两项工作:第一,教师在日语课堂的跨文化教育中,需要重视文化情景的创建,通过引导学生对具有差异的文化情景进行体验,从而促使学生更为直观地看到中日文化之间的不同;第二,教师需要重视引导学生在日语课堂之外进行拓展性的阅读与交流,从而发现中日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以上两项工作的开展,有助于学生深化对中日文化差异的了解与理解,并推动跨文化教育从教师教向学生自主学转变。当然,在做好以上两项工作的基础上,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树立平等、包容的文化观,避免学生在了解中日文化差异的过程中受到自身价值观念的束缚而产生文化偏见现象。

2.3增加日语教材的跨文化教育内容

日语教材需要包含对中日文化差异进行介绍的内容,并且体现出兼顾交际原则与语言形式的特征。对比语言学是语言领域中重要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好的外语教材不仅需要对外语教学内容做出全面的展现,而且需要对本族语言和外语内容进行对比。跨文化教育之所以得到当代语言教育的广泛重视,就是因为语言教育认识到文化教育在语言教育中的价值,也正是因为如此,日语教材需要重视文化内容的体现,并且重视展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促使日语学习者能够借助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以及日本语言进行深入的了解与理解。如教材内容可以通过展现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似之处或者不同之处,促使学生对词汇、语法等作出掌握,这是文化教育在语言教育中价值的基本体现。

结束语

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两国有着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在文化方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语言的表达,与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有关,更与本国的历史、地理、文化等密切相关。日语教师要让学生理解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需要从语言因素、非语言因素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等方面探讨日语教学中影响跨文化教育的因素,以此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参考文献:

[1] 沈海丽.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育[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06):194-195.

[2] 张燕.跨文化教育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8(06):172-173.

[3] 赵婷.日语教学中跨文化研究述评[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06):5-7.

[4] 谢彩虹.二外日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现状分析[N].科学导报,2017-03-24(C02).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猜你喜欢

跨文化教育日语教学开展
渗透跨文化教育提升学生英语素养研究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日语借词对汉语及日语教学的影响分析
浅析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日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日语教学中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体系
试分析交通企业管理中政工工作的开展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英语跨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人本理念背景下的事业单位政工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