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获得高分的策略
2019-08-13程秀全
程秀全
考场作文的写作目的是得分,实际阅读对象则是阅卷老师。如何让阅卷老师在最短时间内了解你文章的内容,把握你的思路,进而给予你高分,笔者以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形式要漂亮
1.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眼睛展现人的心灵。好的标题不仅能让阅卷老师迅速了解文章的内容,甚至还会产生美的感受,在正式阅卷时,这无疑是一个加分因素。
2018年的全国I卷高考作文,“中国梦,我的梦”“新时代,新中国”“圆梦中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标题,都是电视、报纸上反复出现的标语,阅卷教师也耳熟能详,考生用这些语句做文章标题当然可以,但给人的感觉是了无新意,似乎少了自己的创意。
也看到了一些贴合文意又别开生面的标题。比如“个人与国家齐飞,使命和挑战共舞”,模仿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既扣住“个人”与“国家”这两个对象,又突出文章核心是“使命”和“挑战”,做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又如“铁肩担道义,任重而弘毅”,“铁肩担道义”出自明代著名的联语,“铁肩”有力量、能担当,“道义”突出了文化精神的传承;“任重而弘毅”,化用《论语·泰伯》的“君子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表现出深刻的传统文化内涵。再如“携奋斗之桨,渡历史之河”,突出“奋斗”这一精神品质,同时强调人在“历史”中的作用。这类标题,不再只是宣传口号,而是融入了自我的理解与认知,与文章内容相表里,体现出作者思想的深度与广度。
2.书写
与标题一同呈现在阅卷老师面前的,还有试卷的书写。书写美观、整洁、大方,看了让人赏心悦目,令阅卷老师耳目一新、精神振奋;书写潦草、混乱,字太大或太小,笔迹太浓或太淡,涂改遍地,既增加阅卷老师的阅读困难,也难免留下不好的印象。我们不能说书写美观的文章就一定能得高分,但书写不整洁的文章很难得到高分却是事实。书写是人的第二张脸,从应对高考、取得高分的角度看,书写之重要不言而喻。同一篇文章,分别请人抄写,一个书写混乱,一个字迹端正,同时展现在阅卷老师面前,二者的得分一定会有差距,这也不难理解。
3.字数
高考作文,在字数上要求“不少于800字”。800字,是高考作文在字数上的底线。然而,许多学生却以写足800字为目标,行文压住800字线,就以为大功告成。
压住800字的线,肯定不能说你字数不够,但阅卷老师最直观的感受是这800字是“凑”的;既然是凑的,文章质量亦可见一斑。压线结束全文,会给阅卷老师某种心理暗示,让人产生很微妙的情感。这微妙的情感,或许就会让你的分数多多少少缩水。
所以,文章的长度不能仅仅踩到要到800字的底线,最好是比800字线多3-5行,让阅卷老师感觉你的文章是一气呵成的。而且,应该精心拟写文章的结尾,力争使其成为既与全文浑然一体,又能“立”得起来的“豹尾”。倘若果真如此,你的作文分值将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增加。
4.段落
平时的写作,段落的多与少、长与短往往由写作者随意安排。有人习惯于写一页甚至多页的长段落,有人习惯于用三两行的小段落。
考场作文,段落的多与少、长与短则须有意控制,最好能精心设计布局。段落太长不好,全文仅两三段,阅卷老师难以寻找、把握你的行文思路,眼前黑压压一片,也会增加心理压力和困倦感。相反,段落数量太多,三两行便是一段,甚至一行一段,同样会让阅卷老师难以把握你的思路,且有字数不够,以段首段尾空白来凑的嫌疑。好的800余字的考場作文,段落布局以五到六段为宜。以议论文为例,开篇引出论点或论题,中间两三个层次论述,结尾作收束引申。如果在大层次的前后有概括段落中心的一句话独立成段,将更有利于阅卷老师把握你文章的思想内容,而且形式美观。这虽不是考场必需,却是让你作文加分的一个小诀窍。
二、内容须充实
以上所讲的是作文形式上的美观,做到上述几点,能给阅卷老师以良好的印象,但这些尚不是高考作文得高分的本质之所在。高考作文欲得高分,最核心的是文章内容的充实。要做到内容充实,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审题要精准
考场作文不是文学创作,不能仅凭一点感触就挥洒成文。必须强调依据考题的要求写作文。对于任务驱动型的新材料作文,这一点尤其重要。
依命题要求作文,就必须认真审题。这是考场作文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审题,首先要对考题材料做准确、深入的解读。
2018年全国I卷作文题,列举了八个年份,其中前五个年份是已经发生的事情,后两个年份是将要发生的事情,中间用省略号隔开。
前五个年份,第一、第五个,讲的是“世纪宝宝”的出年与成年;核心内容是第二( 2008年)、第三(2013年)、第四(2017年)三个年份。这三个年份中,2008年列出了两件事: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奥运会。汶川大地震,是来自大自然的大灾害,也表现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战胜自然、众志成城的精神风貌。北京奥运,则是在刚刚经受大灾之后,逐步强大的中国走向世界、展示自我的一个舞台。2013年列出了三件事情,一是“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这是中国航天科技的新成就:二是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三是“精准扶贫”开始推动,这后两件事,是中国在民生方面的努力,是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更坚实的基础。这三件事,一扣科技二扣民生,展示了中国的强大和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2017年是第三个年份,主要列举了中国在电子信息化方面的成就:网民规模达7. 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省略号后的两个年份是中国发展构想的蓝图,—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是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省略号前的内容,是“世纪宝宝”上一辈人努力的结果:省略号后面的内容,是“世纪宝宝”成年后,将接过上一辈人的接力棒,继续前行要参与实现的目标。这是审题时要特别注意的。
列举性材料之后还有评述性材料。“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这句话很重要。“世纪宝宝”18年来所经历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源自上一代人的努力;2020年、2035年目标的实现,“世纪宝宝”们应投入其中,甚至渐渐成为主力;这就涉及“际遇”“机缘”背后的“使命”与“挑战”。因而,“使命”“挑战”“担当”“传承”就是这个作文题的关键词——“世纪宝宝”既承继前辈责任而来,也将为后辈开创未来!
如果能这样细致审题,紧扣关键,将让你的文章充实而有内涵,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空洞说教的层面。
2.概念要清楚
概念是区分事物的主要依据。概念明晰,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分析事物。材料所提供的七个年份都在2000年以后,综合分析时应使用的概念是“中国的新时代”。必须注意,这个“新时代”指的是2000年之后的中国,而不是“新中国”——“新中国”指1949年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如果考生把“新时代”和“新中国”混为一谈,从清末、民国谈起,或是从抗日战争说起,显然属于概念混乱,有偏题之嫌——当然,这方面的内容也可以有所涉及,但必定不能作为铺陈论述的重点。
3.任务要明确
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都是任务趋动型作文题。要求考生带着任务写作。考生能否完成出题者所布置的各颈任务,是衡量写作是否成功的最基本的标准。因为,写任务驱动型作文,明确任务本身是写作的基础,如果没认清任务,盲目写作,必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2018年全国I卷作文题的基本任务,是依据“以上材料所触发的联想和思考”“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这里要注意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依据“以上材料所触发的联想和思考”,即你的联想和思考必须是由上列七个年份所发生(或即将发生)的事引发的。二是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而这个2035年即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间带点,也就是说,在“世纪宝宝”和父兄一辈完成这个历史使命后,再来开启17年前写下的信。这封信对于2018年来说,是瞻望前程;而对于2035年来说,则是带着荣耀回顾既往的历程。三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即现在18岁、将接过接力棒的青年,与2035年时也已18岁、也将接过接力棒的青年交流,这是考题为考场作文确定的虚拟阅读对象。
从这三个任务我们能发现,这篇文章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一是“我”,即2000年出生、2018年满18岁的“世纪宝宝”;二是“国”,即“世纪宝宝”这18年中与之“一路同行、成长,一起追梦、圆梦”的国家,书写的内容主要是国家的成长壮大;三是“你”,即2018年出生、将在2035年迈入18岁、见证中国完成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这一代人。具备这三个要素是写作的基本要求,满足这三个要求不一定能得高分,但是不具备这三个要素,绝对得不到高分。
三、结构应清晰
由于任务紧迫,阅卷老师批阅一篇考场作文的时间是很有限的。要想让阅卷老师在极为有限的时间里了解你文章的思想内容、行文逻辑,你就必须让你的文章结构清晰,把你要表达的内容极为醒目地展现在阅卷老师面前。结构清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层次清楚,一是首尾圆合。
先讲层次清楚。考生的思想要通过行文来体现,行文中贯穿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平时写作,或许可以自由地把段落的中心句放在段首、段中或段尾,甚至没有中心句,由读者自己去揣摩;段落之间也可以去除那些不必要的衔接,让文章意蕴丰厚,发人深思。但考场作文却不应如此。考场作文应讲究明白醒豁,让阅卷老师一眼就能把握你的情感、思想与行文逻辑。所以,一般来说,段首必须有中心句,并且尽量让中心句句式整齐,让人一目了然。
以下,提供两个2018年高考作文布局谋篇的实例。
[例一]
标题:携奋斗之桨,渡历史之河
论述分四个层次:
1.筑基固本,先辈之例
2.继往开来,吾辈之任
3.勇往直前,汝辈之责
4.繁荣中华,你我共创
第一层讲“先辈”,第二层讲“吾辈”,第三层讲“汝辈”,第四层讲“你我”——如此,传承、使命、挑战这一主题就凸显出来了;四个层次中,既有“我”,又有“你”,还有“国”,考题所给予的三个任务也呈现出来了。“筑基固本”“继往开来”“勇往直前”与“繁荣中华”这个总目标,是先分后总、不断递进的关系,说明伟大的事业需要几代人戮力同心、前赴后继。每一代人都必须接受使命、传承精神、勇于创新。这样的结构布局,注重前后相承、讲究逻辑层次,让你的文章不断出彩,从而赢得高分。
[例二]
标题:与时代并行,创辉煌中华
行文分三个层次:
1.新时代,新起点,看新面貌
2.新时代,新问题,担新责任
3.新时代,新使命,创新辉煌
三个层次,均扣住“新时代”,结构一致而又稍有变化。“新起点,看新面貌”,说的是现在的变化;“新问题,担新责任”,说的是“世纪宝宝”这一代的责任;“新使命,创新辉煌”,是对2035年成年的下一代的嘱托。文章既有成就,又有责任,还有使命,主题鲜明,层次清楚,逻辑清晰。这样的布局,肯。定会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
其次说首尾圆合。要首尾圆合,需首尾呼应。本来,首尾呼应只是众多文章布局方法中的一种,平时写作中未必单一地使用这一方法,用了也未必成为范例;但在考场作文中,却值得提倡。因为高考阅卷高效、快速,如果开篇亮明主旨,中间展开论述,结尾呼应开头,不仅让文章圆合,衔接成为一个整体,更让阅卷老师明确知道你的文章的中心、观点、层次、结构,不必回过头去爬梳思路。一目了然的结构,更容易在高考作文中得高分。
也举两个实例:
[例一]
(开头)十八年来,中国,我食于你,衣于你,居于你。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国土是14亿华夏儿女的生息之地。您与每代人携手成长,每代人也必定助你更辉煌。
(结尾)中国,我们食于你,衣于你,居于你。你给予了我们一切,我们这一代人必将用自己的智慧与勤劳,肩负使命,传承责任,勇于创新,助你辉煌!
开头的“食于你,衣于你,居于你”,表现出对祖国的依恋与感激;结尾与开篇呼应,重申“食于你,衣于你,居于你”,并表示将“传承责任,勇于创新,助你辉煌”。全文形成一個圆形结构,同时也使主题得以升华。
[例二]
(开头)常言道:“培养一个贵族至少需要三代人的努力。”建设一个富强的国家也是这样,它需要一代代人的传承与奋斗!前辈为我们创造了祖国的今天,我们这一辈一定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推动祖国更快地进步、发展。相信我们的下一辈,也会传承这种精神,让我们国家的明天变得更美好!
(结尾)培养一个贵族,要三代人的努力;建设一个富强的国家,更需要一代代人的努力!我们,一定会承担起先辈交付给我们的使命与责任,开创具有“00后”时代特色的成就;而你们,也应接过接力棒,开创出属于你们这一代的祖国的未来。我坚信,只要将这种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我们终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
开篇由“培养一个贵族至少需要三代人的努力”引出话题,指出建设一个富强的国家,更需要一代代人的共同努力;结尾重申开篇之意,同时更具体地说明先辈、我们(“00后”)和你们(2035年的18岁年轻人)的不同责任。结尾对开头作了复现与强化,全文同样是一个完美的圆形结构。
高考作文,自有特定的写作对象与写作目的,与普通的日常习作相比,任务的重要性和目的性要强得多。因而,更应努力做到形式漂亮、内容充实、结构清晰。唯有这样,才能让你的文章脱颖而出,赢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