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2019-08-13孙徐清
孙徐清
【摘 要】随着我国建筑水平的提升,如何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管理的水平,成为建筑企业工程师们关注的重点。建筑企业想要开展更为有效的工作,就应当聘请具备较高素质的人才,应用先进的手段实现对工程管理体系的创新与改革,这样不仅能够有效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还能够进一步为员工安全提供保证,减少建筑企业的成本,让建筑企业获得较为有效的发展。当前我国建筑市场的竞争较为激烈,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保证自身的竞争力,建筑企业就应当从多种角度提升自身的各项水平,包括安全水平、管理水平以及施工水平,实现自身的发展与创新。现代社会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企业应当将创新思维视为一种重要的手段,应用在各方面。
【关键词】创新思维;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1创新思维对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意义
1.1创新思维可加强规范内部管理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属于十分庞大的项目,主要涉及设计、施工、后期竣工和验收等多个环节。而对此项工作,必须要有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和创新学习的精神予以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提高企业发展能力,满足自身发展需求。另外,在创新管理模式中,人员管理创新十分重要,这需要企业指导员工学习创新管理技术,期间,还要注重员工生活与工作的调和性。
1.2通过创新思维可显著提升企业竞争力
随着国家对创业支持力度的加大,使得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的利润严重压缩。针对这种情况,建筑企业需要对其内部结构进行创新,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成本,同时还可有助于对人员工作安排的合理性,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3创新思维加强内部优化配置
由于建筑工程所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多,具体包括:人员管理、资源整合利用、机械分配以及控制成本等,因而企业在创新管理模式中则可通过对内部配置的优化,提高企业资源分配的高效性。此外,还有利于企业进一步探索具有灵活性的创新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的应用下,可让相关工作人员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针对性的执行策略,这不仅有效解决问题,还极大的减少时间成本。
2建筑工程管理的現状
2.1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单位缺乏相应完善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体制,导致建筑工程的实施没有章法可寻,工程管理人员不能严格区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甚至出现权利滥用的情况,从而致使建筑工程质量欠佳。建筑企业应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分配好相应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
2.2建筑工程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模式陈旧
管理理念落后是建筑工程管理当前面临的又一大难题,管理模式创新基础就是管理理念,先进的管理理念可以推动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进步,有利于建筑工程的发展。目前,许多企业的管理理念没有与时俱进,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陈旧的管理模式与现代管理技术之间存在错位现象,导致建筑工程管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严重制约了建筑工程的发展。
2.3管理方式与市场发展不符
在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中,将建筑技术放在第一要位,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技术方面人才大量出现,建筑技术得以快速发展,在现代建筑工程中,技术不再是主要部分。就目前建筑工程的发展趋势,商业条件对建筑工程的影响越来越大,想要建筑工程取得好的成绩,必须要将影响建筑工程发展的各个方面因素都考虑进去。
2.4建筑工程管理重视度不够
现实中,很多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对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综合分析主要有3个影响因素:第一,基层管理人员经验丰富,但理论知识不全面;第二,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条件不健全,不能保障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实施;第三,建筑行业管理的氛围比较淡薄,没有将管理引导的作用发挥出来。目前,建筑工程管理不够重视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
3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性思维的发挥
3.1管理理念上的创新
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进步都离不开创新,创新是进步的动力。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其进步更离不开管理者思想观念的创新,因为企业管理者在一个企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企业管理者没有注重创新,没有科学的管理模式对企业进行管理,而只是因循守旧,一味地照搬之前的管理方式,那么这个企业终将会被市场淘汰,因此说企业管理者应该注重管理模式上的创新。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企业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2管理体制上的创新
因为当今世界不断发展,对于企业来说,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跟不上现在发展的潮流,因此,企业应该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现代思想,不断创新管理体制,使得企业能够更加科学的管理各项事物。在对企业进行管理时,企业管理者可借鉴国内外相关企业的成功的管理体制,不断完善企业的管理体制,促进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
3.3结构组织上的创新
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是根据问题的实质而提出的。对于我国建筑企业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企业管理者也应该积极寻找问题出现的原因和问题的实质,来更好地解决问题。目前我国企业在管理方面上存在的问题有一部分原因是高层管理者创新管理意识薄弱,但主要原因是企业缺少结构组织上的创新。所以,高层管理者应该注重企业结构组织上的创新,比如,企业可以建立起相关的专门进行工程管理的部门来实现管理上的创新。而高层管理者也应该积极主动地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更好的管理企业,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也有利于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
3.4管理人员创新意识的培养
管理人员有着创新意识对于整个企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管理人员应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用先进的管理方式来管理企业。但是在目前,仍有很多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薄弱,这就非常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应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企业也应该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出更多有能力的人才,更好的培养管理者的创新意识,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3.5管理技术上的创新
随着当今经济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建筑企业建筑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利保障。在新型管理模式下,企业应该加强对管理者的培训,应该保证管理者能够系统化、理论化地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不断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而且,企业应该制定一定的管理规划,在管理中应该按照规划进行管理,不断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条理性。最重要的是,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管理方法来管理企业,推动企业的良好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让企业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结束语:建筑行业的发展前景是一片利好的,为了继续保持这一态势,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尤其是管理人员思维模式的创新,惟有如此,才能为后期的工程施工打下稳定的管理基础,工程也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并顺利验收。管理创新是企业改善自身不足的重要一环,能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吴恒.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居舍,2018(33):124.
[2]张璐.试论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18):290+292.
[3]王秀萍.探析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门窗,2015(09):41+15.
[4]徐旭.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5(06):29.
[5]单连勇.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02):54-55.
(作者身份证号:330622197309016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