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业园区规划环评空间管制探析

2019-08-13王霞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26期
关键词:工业园区探析

王霞

【摘 要】空间管制理念最早来源美国增长管理理论,其核心是要抓住工业园区开发的地点、时机及程度,从而解决好工业园区化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其本质是要有效管控工业园区的扩张无序,进而做好工业园区生态环境及资源保护等。基于此,以下对工业园区规划环评空间管制进行了探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工业园区;规划环评;空间管制;探析

中国分类号:X820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地球上人类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也正是因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各个国家的经济和科技才有所提高。而环境是人们在生存和发展中最为基本的条件,所以想要提高人们生活的质量,还需要对环境进行良好的控制和保护,这样才能够打造出一个健康、和谐的工业园区。

1工业园区环境影响特点

1.1开发面积大

据统计,我国目前国家级开发区达到219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56个。这些工业园区的显著特点是开发面积庞大,开发周期较长,一些主体工程、公用工程以及仓储工程等,使得工业园区的占地面积达到数十、数百平方公里,周边的生态环境影响范围较广,涉及到的环境敏感因素众多。

1.2污染排放强度大

工业园区内的项目种类繁多,石化、医药、纺织、冶炼等项目,在项目建成投产后会给周围的环境产生较为严重的污染问题,有机废气、废水、固废、噪音等等,处置不当都会加剧园区内的环境污染问题。

1.3环境风险高

工业园区内的项目多,涉及到的原辅材料多,尤其是石化、医药、冶炼等项目,在生产、运输和管理环节会产生大量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环境风险较高,会给周边的生态环境及居民的居住安全构成较大的潜在威胁。

2规划环评现状与存在问题

2.1水环境污染的治理没有得到重视

对水污染的治理,不仅要从环境角度出发,还要从源头开始预防,即环境准入,但根据以往数据显示,有环保部门参与的工业园区约有67.2%,而其中制定了企业准入文件的工业园区约有26.8%,由此数据可看出,大部分园区对于企业进园的限制还是很模糊的,仅仅将国家发改部门发布的产业指导目录作为准则。以工信部门发布的产业指导为前提进行项目考察作为入园条件,环境准入作为预防工业园区水污染的源头,是一项由政府部门介入的对企业入园的限制,做好环境准入不仅能在源头上解决水污染问题,还能使园区经济发展达到最大化,所以为工业园区制订企业入园准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2]。

2.2严重污染工业园区空气

我国的各个工业园区发展阶段,其工业和交通行业都在快速的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所需要消耗的化学燃料越来越多,在燃料的燃烧过程之中,会排放出非常多的二氧化碳、粉尘和碳化物等污染环境和影响空气质量的物体,这也影响了工业园区的空气,甚至造成环境整体的污染。同样在工业园区的发展和规划过程中,建筑施工阶段也会排放各种各样的污染物,这些都会对工业园区环境造成影响。

2.3规划环评中提出的结论和要求难以落实

规划环评的审查意见就相当于项目环评的批复,在批复中会针对规划项目可能造成环境影响的源头提出具体的环保措施、整改意见和建议。然而在规划具体实施过程中,当批复中所提出的整改意见和相关措施与规划利益发生矛盾时,或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才能全面落实时,规划项目实施单位往往难以实施。规划环评审查意见无论从体制还是权力上都无法对项目后续建设形成制约,使得规划环评中提出的结论和要求难以落实,规划环评的作用无法得到充分体现[3]。

2.4对于环境保护认识不足

目前,纵观工业园区中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开展情况能够看出,在很多的工业园区之中存在的比较常见的现象就是相关工作的领导人员,并没有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甚至有一部分人认为环境保护并不重要,造成这样的情况主要就是因为,在工业园区的发展和整体建设工作开展过程中,环境保护的工作并不会直接影响到经济和工业园区整体的发展,所以人们并不能够直观的感受到环境的重要程度,因此工业园区发展和建设工作之中,重视经济,轻视环境的情况比较常见。

3工业园区规划环评空间管制方案

3.1规划环评生态空间

从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来看,要根据生态环境的现场调查,以及规划等,准确识别确定工业区周边的生态区域,严格做好保护及分类限定开发,具体来说,根据规划空间及布局情况,工业园区生态空间包括:主干河流、河道隔离带,以及工业园区周边的重点河流水域,该区域生态修复及保护工程、景观保护及应急救援等,禁止纳入生态保护区内从事与生态环保无关的工业开发活动。做好工业园区内的干道绿化带建设,维持工业园区内的生态系统,工业组团与相关的环境敏感目标间建立相应的隔离区域,降低工业生产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

3.2以环境功能区划为基础且探索环境要素协同管制政策

环境功能区划具有整体性、综合性等特点,在市县环境功能区划中,能够统筹生态空间及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解决水-大气-生态-土壤-风险等因空间布局不合理导致的复合型环境问题。探索制定不同功能分区的环境目标和环境管控措施,提出建设开发项目准入清单,能够促使环境空间管控从单要素向全要素綜合管控转变。从前端制定协同管制政策,满足“多规合一”部门协同管理的政策需求[4]。

3.3环境规划中空间管制模式的完善

环境规划中有空间管制,工业园区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中同样也存在空间管制,在实施过程中由于两者目标差异、规划期限不同、在工业园区规划体系中的地位差别,导致衔接困难。出路是多规融合,将环境规划整合到工业园区规划同一张底图上,使空间数据共享和不同规划有效衔接。

3.4严格规定企业入园准则,重视规划环评

由于前期各工业园区的企业入园准则不够明确,造成大量污染,而且又因为规划环评不具法律强制性,往往得不到人们的重视,使编制规划工作很难开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当制定合适的管理办法,对企业入园条件进行明确规定和限制,将规划环评的具体环境保护要求及其结论作为审核标准之一,这样不仅严格规定了企业入园准则,还在一定程度上使规划环评得到重视。

3.5规划环评生活空间

工业园区环评中的生活空间管制,应结合园区所在区域的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及环境风险评价获得的相关结论,对工业园区周边的生活区域提出相应的限制性要求和规定。如,通过大气预测后超标的区域应为“不宜建设生活区”,并设置好与周边的一定卫生防护距离;此外,还要根据环境风险评估结果,计算出相应的“限制建设生活区”,禁止在该区域建设新的居住区,已有住户的,应控制住户的规模,逐渐减少对居住区的影响[5]。

结束语

空间管制愈来愈成为环境规划中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其对环保工作的指导作用也不断强化,但要使环境规划中的空间管制发挥更高效的作用,环境规划与工业园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必须充分融合,这样才能使环境规划中的空间管制与工业园区规划中的空间管制有效衔接并真正发挥出环境规划的环境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娇.工业园区规划环评空间管制探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06):119.

[2]陈欣蕊.规划环评中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内容的探讨[J].环境与发展,2019,31(05):20-21.

[3]马联,李云涛,朱丽敏.石化工业园区规划环评空间管制方案[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05):136-137.

[4]刘旭.基于规划环评的空间管制理论和技术方法体系的构建与实践[D].厦门大学,2018.

[5]姚立英,王伟,李璠,黄浩云.规划环评实施空间管制探析[J].环境影响评价,2017,39(03):27-30.

(作者单位:常州宝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工业园区探析
探析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
油罐内外
数学物理反问题探析
数学物理反问题探析
高中数学新型课堂教学探析
一道选择压轴题的多种解法的探析
探析一道新编填空题的多种解法
背诵
风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