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电网安全可靠运行4级梯度预警预控系统设计

2019-08-13刘艳英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26期
关键词:电网运行安全隐患研究

刘艳英

【摘 要】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十分的迅速,电力工程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安全预警和决策支持是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是未来智能调度技术的必备要求。基于IEC61970标准的电网安全预警及保障决策支持系统通过建立起一个系统级的电网安全稳定分析和预警的检测体系,实时自动跟踪系统当时的运行状态,发现电网中的各类安全隐患;然后,根据系统处于不同的状态,辨识电网的安全风险等级,给出不同的校正控制措施建议,旨在把潜在的安全问题和电网事故处理在孕育阶段。

【关键词】电网运行;安全隐患;预警措施;研究

引言

近年来,我国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而电力则是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与前提条件,不仅关系到各个行业的稳定发展,同时对社会进步也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变电运行则是电力系统中最为基本的操作,通过电力设施将低等级的电压转化成为高等级的电压、或者将高等级的电压转化成为低等级电压的过程,而在降压、升压的过程中,却潜藏着一定的风险,因此必须要加强变电运行管理。但就目前来看,基层地区变电运行安全隐患管理工作中尚且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在这一背景下,应当围绕安全隐患防范管理措施展开深入探讨。

1变电运行管理安全隐患

1.1人为因素安全隐患

目前,变电运行管理工作中仍然潜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而人为安全隐患是最为主要的问题之一。县城地区变电站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较为复杂,例如倒闸操作、事故处理、设备维护、上报文件以及收集资料等,因此其工作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变电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同时,变电站的工作内容单调、乏味,工作人员必须要不断的重复设备检查、设备维护工作,而在长期单调的工作中,一旦工作人员出现技术操作不规范、工作不认真、检查不严谨等情况,则必然会引起安全问题。例如,设备出现了安全故障,但是工作人员却由于马虎大意而在维护中遗漏了这一问题,进而导致变电运行中出现更大的故障。由此可以看出,变电站工作人员的个人工作能力、工作态度都是变电运行管理的安全隐患。

1.2管理制度安全隐患

管理制度是威胁变电运行安全的潜在风险与隐患。目前,国内变电站呈分散分布的情况,因此很多县城对变电管理所制定的相关管理制度与规范存在无法落实到位的现象,很多变电站仅仅在上级检查时才会严格执行相关管理制度中所提出的要求与规定,而在日常工作中却并没有严格遵守相关管理制度的要求来进行操作。同时,对于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存在监管力度不足的情况,对于所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否落实与执行、是否与县城情况相符均缺乏了解。因此,在这一情况下,县城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工作管理制度的形式化、程序化现象日渐严重,从而无法约束变电运行基层工作中的不规范行为,不能起到约束、指导的作用。

1.3不可控因素安全隐患

不可控因素安全隐患是当前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隐患之一。变电运行系统是在变电设备的承载下运行工作的,例如变压器、断路器、避雷器、继电器等都是变电站的变电设备。随着当前社会各行各业对电力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变电设备所承载的工作任务量也越来越高,而在电力输送量过大的情况下,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变电设备超负荷工作,设备运行的损害也越来越高,同时,变电设备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设备老化现象,各项性能减弱。此时,如果变电站对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不到位,则必然会导致设备寿命减少,甚至出现突发性故障,尤其是县城的变电站出于资金限制而无法及时更换设备,因此出现了不可控因素导致的安全隐患。

2變电运行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2.1培养高素质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人员

基于当前变电运行管理工作中潜藏的安全隐患,必须要加强对其的安全管理力度,防范潜在风险,确保变电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其中培养高素质的基层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人员是重要措施之一。首先,培养工作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增强责任感。变电站运行管理工作本身便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如果操作不当,不仅会影响到变电站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更重要的是可能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工作人员必须要恪守职业道德,遵守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确保设备维护、检测等工作内容均能落实到位。其次,培养基层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水平,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熟练掌握对不同型号设备的保养、维护、检修技能,从而才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及时发现设备的细节问题,避免遗漏。

2.2建立健全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制度

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必须要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基础上,因此应当要建立健全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监督,确保其能够落时到位。首先,针对县城变电站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调查与了解,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规范要求,包括对不同变电设备的维护频次、档案记录、维修上报等工作内容的流程与要求都要做出明确的规定,使安全制度与变电站的基层实际工作相符合,避免程序化的问题。其次,在组织定期检查的基础上,应当进行不定期的抽查,提高基层变电站工作人员的重视程度,确保日常工作中都能够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要求。此外,制定奖惩制度,对于检查中发现的不规范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予以相应的处罚,反之给予表扬鼓励,提高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

2.3完善变电运行应急预警机制

为了能够应对变电运行过程中的突发情况,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采取应对措施,降低危害程度。首先,制定应急预警机制,一旦发生不可控意外状况后,立即启动应急预警方案,确保电力恢复,隔离故障设备,快速启用备用设备进行补位,随后解决故障设备的问题。其次,不可控因素多与变电设备的老化有关,针对这一情况,必须要保证定期、及时的检修变电站设备,如果发现设备有严重磨损以及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则必须要及时更换全新设备,同时所选用的设备必须要保证质量过关,尽可能的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确保变电设备运行稳定性。

结语

随着我国变电站数量的不断增多,变电运行的维护与安全管理工作难度越来越大,如何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确保变电站环境的安全性已经成为当前电网建设工作推进过程中必须着重考虑的问题。然而应当引起注意的是,就目前来看,基层变电运行安全管理过程中仍然潜藏着较大安全隐患,主要包括缺乏健全的安全隐患管理制度、变电站工作人员工作能力不足以及不可控因素等,具有较高的风险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工作中必须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工作人员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同时完善应急预警机制等。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全面提升基层变电安全管理水平,将潜在风险控制在最低范围内。

参考文献:

[1]杨兴强.变电运行管理与电网安全运行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11(28):236-237.

[2]刘彦男.探析变电运行管理的危险点及其应用[J].通讯世界,2017,10(8):174-175.

[3]杨庆红.新形势下对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与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7,12(7):245-246.

(作者单位:国网太原供电公司)

猜你喜欢

电网运行安全隐患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主设备检修期间电网运行风险分析及预控措施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现状与展望
城市燃气管网的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