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欧窑宜均
2019-08-13高峰
2017年1月12日,由宜兴市人民政府与北京故宫博物院联合举办的“紫泥清韵 皇家品味——故宫博物院珍藏宜兴紫砂回乡展”在宜兴市博物馆盛大开幕,可谓是盛况空前。此次展览既是故宫博物院所藏珍品首次走出紫禁城大批量外展,也是宫廷紫砂首次回到故土省亲。展览共展出从故宫博物院遴选出来的130件(套)珍品,除了精美绝伦的宜兴紫砂,我们还看到了宜兴均陶的身影。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宜兴均陶和紫砂一样,它们不仅见证了市井的繁华,也沐浴过皇家的荣华。
明清时期宜兴制陶业发展至为兴盛,宜兴均陶和宜兴紫砂以地方纳贡或官员进贡的形式进入宫廷,成为宫中的日用陈设与珍藏。那么,何为宜兴均陶?它因何会进入宫廷的呢?
宜兴均釉陶器——简称宜兴均陶(也称“宜均”),它是宋代以后宜兴丁蜀地区生产的一种上釉陶器。其工艺特点是泥条盘筑或泥片镶接拍打成型,生坯上釉,高温氧化焰一次烧成。从古到今,宜兴均釉陶器的制作工艺及器皿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征,胎釉原料大多就地取材。胎质有紫胎和白胎二种,尤其是釉水的风格和特点与以往传统釉陶有了根本的变化和提高,“均釉”色彩丰富、绚丽而不失温润与厚重。以现有认识来看, 清宫旧藏宜兴均釉陶器包括明清两代的制品,代表了宜兴均釉陶器的最高烧造水平,为我们认识和研究宜兴均釉陶器提供了可供参照对比的資料。
宜兴均釉陶器生产绵延千年,从未断代,在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高峰,那就是明代“欧窑”,由于其烧造时间比较短,存世器物比较少,这就为“欧窑”制品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宜兴陶瓷博物馆内藏有一件月白釉太乙罐,从它就可以揭开“欧窑”的传奇故事。
“欧窑”由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宜兴陶工欧子明创烧,清寂园叟有《陶雅》云:“明人欧子明,所制宜兴花盆之属,每有阳文‘子明仿古字样……宜兴砂皿上罩釉汁,多甜白、淡青二色乃欧氏所仿,曰宜均也。”清代蓝浦著《景德镇陶录》中亦有“欧窑”条目,曰:“明代烧造,为江南常州府宜兴人,以其政始,皆乎为欧窑”。1976年,丁蜀镇羊角山古窑址的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紫砂与欧窑器残片。这些史籍与考古实物都证明了“欧窑”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也印证了宜兴均釉陶器明代时所取得的不凡成果。
“欧窑”制品最显著的特点是釉色丰富,有月白、天蓝、天青、灰蓝等,其中以月白釉最为有名,这种釉色白中泛青、青中透白,呈现出如脂似玉的玻璃质感,如同十六夜的圆月,笼罩着一层轻纱,影影绰绰,在飘渺的云烟中忽远忽近、若即若离。在宜兴陶瓷博物馆中展示的“月白釉太乙罐”,胎体为白泥,撇口、短颈、披肩、直筒,玲珑小巧、浑朴妍整,外敷月白釉,釉不及底,青绿浅色隐斑,透出朦胧月色之美感。至于“太乙罐”名字的由来,一是捐赠人当年如此讲而定名,二是推测“太乙”代表道家,该器物可能是用于存放丸散膏丹。近距离观察该器皿,釉汁浓厚、纯正,釉色幽然生光、古朴典雅。
虽然这一件“月白釉太乙罐”的形制与精美程度,与“故宫博物院珍藏宜兴紫砂回乡展”中所展示的器物相较尚有差距,但其胜在小巧玲珑,简约而不简单。其身之小,折射出的是宜兴先民制陶技艺之高超;其器之樸,蕴含着的是宜兴陶瓷文化之精髓。“今人不见古时月”,也许我们无法看见当年户户制陶、窑火兴旺的场景,但仍能从先民留给我们的有形的器物和无形的技艺中,感受到宜兴均釉陶器带给我们的那一份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
文/摄影 史书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