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紫砂壶“米芾拜石”的创作

2019-08-13吴佳维

江苏陶瓷 2019年2期
关键词:紫砂壶

吴佳维

摘  要  宜紫砂壶造型精彩纷呈,发展至今大致可分为光素器、花器和筋纹器,三大类型相辅相成,共同造就了紫砂壶独一无二的艺术体系。紫砂壶“米芾拜石”以中国传统典故为题材进行艺术创作,在还原传统典故的基础上,融入艺人自身见解,呈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痴迷艺术、无意名利的特质,也表现了紫砂文化和赏石文化相交融的风采和魅力。

关键词  紫砂壶;米芾拜石;赏石文化

宜兴紫砂壶自北宋发展至今,已经不止是简单的泡茶器皿,它集实用性、观赏性和文化性于一身,给人以超越器皿本身的联想,其精湛的工艺技法和深邃的精神内涵造就了其经久不衰的发展脉络,在中国传统文化之林独树一帜。紫砂壶以它独特的魅力滋养着形形色色的爱陶人,给人以无限的审美享受和精神价值。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把壶,每把壶都有其独特的造型和精神内涵,造型是一把壶精神外放的基础。紫砂壶艺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它集金、石、书、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形成了精彩纷呈的造型艺术体系。顾名思义,紫砂壶“米芾拜石”(见图1)取材于米芾拜石的传统典故,制壶艺人围绕此典故进行整体创作,通过形象的表现和抽象的提炼相结合,造型与装饰相辅相成,提升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让人感受到米芾拜石的痴迷和虔诚,从而产生超越器皿的文化联想。

此壶以圆器为基本形制,壶身饱满圆融,线条流畅简洁,重心沉稳,给人敦厚内敛之感,底部无足,平置于桌面更显稳定庄重;肩部圆润饱满,短颈,平盖嵌入壶口,与壶体严丝合缝、通转顺畅,平正简约,显出大气空灵之感;壶流为直流,顺势自然向上,出水流畅有力,又提携了整壶的精神气;提梁式壶把从两侧肩部自然衔接而上,划过一道方圆并济的弧线,形成了一个优雅的虚空间,中和了壶身的敦厚;壶钮采用紫砂花器中常用的捏塑技法,设计为奇巧的石头状,位于整壶中央位置,石头造型精巧、表面凹凸不平、呈窟窿状,可谓画龙点睛,呼应作品主旨。此外,作品还采用了陶刻的装饰技法,在壶身刻绘“米芾拜石图”,欣赏此幅陶刻,只见一位头戴官帽、衣着长衫的男子双膝下跪、两手合拢作揖、低头垂目,一派虔诚,男子面前是一座造型精美绝伦的假山石。整幅陶刻布局精妙、刀功深厚、深浅纵横、层次分明,将石头的奇巧和米芾对石头的痴迷表现得淋漓盡致。此壶的每一个细节都琢磨得十分细致,无论是壶钮还是壶身陶刻装饰,皆契合作品的主旨,与造型相辅相成。作品整体比例精准恰当,不仅表现出紫砂圆器珠圆玉润、敦厚古朴的特质,还采用了捏塑和陶刻的花器装饰技法,使作品的主旨内容更为丰富,意象更为饱满,让人在品茗把玩的过程中感受金石书画等其他艺术形式的妙趣。

“米芾拜石”作为古代著名的文人典故之一,具有深厚的传统人文底蕴,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宋朝,士大夫米芾书画造诣极高,一生博雅好石,精于鉴赏。他是一个石痴,整日醉心于品赏奇石,以致于荒废公务,好几次遭到弹劾贬官,但他仍然迷石如故,豪无悔改之意。一次,他任无为州监军,见衙署内有一立石十分奇特,高兴得大叫起来:“此足以当吾拜”。于是命左右为他换了官衣官帽,手握笏板跪倒便拜,并尊称此石为“石丈”。还有一次,他听说安徽的灵璧县产奇石,便请求到地接灵璧的涟水县为官,到了涟水县之后,他的心思却都在石头上。米芾对书画、赏石艺术到了如痴如醉的境界,他不入凡俗的个性和怪癖,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专注于艺术、淡泊名利、厌倦官场的状态和特质,也反映了宋代赏石文化的空前发展。赏石活动源于中国的文化阶层,它自汉代兴起,唐宋盛行,明清两代达到一个历史高度,形成了以“瘦、皱、漏、透”为理念的东方独有的赏石风格和赏石文化。赏石文化价值观念的建立反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某些人生追求的深化和广化,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道德追求或自我完善、艺术神韵与意境的追求等。总而言之,任何艺术活动的主体都是人,与其说是赏石,不如说是借物言志,它的形体来自于自然界,但精神层面依然是靠人的认识、情感、创造积累而出的文化美。紫砂壶艺以其极大的包容性,将中国传统赏石文化融汇在一把壶中,再现并表达出深邃的东方文明,让人在一壶茗香中领略到无限的精神力量。

紫砂壶的发展历程与中华文明相辅相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瑰宝。宜兴紫砂壶以独特的材质和精美的造型为人所熟知,又在长期的茶文化活动中延展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充分体现了对人生及世事的思考,它以无声的艺术语言感染着无数的爱陶人,让人们在对一把壶的品味中获得情感和精神的共鸣。

参 考 文 献

[1]宦红娟.圆满融通品佳境,《思泉鼎竹》意浓浓[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6(11):16.

猜你喜欢

紫砂壶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乐在紫砂壶
玩转紫砂:收藏看准潜力股 (七)
挂在树上的茶壶
泡壶
谁玩谁呀
紫砂壶: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
过眼的繁华
购买紫砂壶4忌
紫砂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