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三权分置”研究热点和演进路径分析
2019-08-13苏成信
苏成信
摘要:以CNKI数据库中1990年至今刊发的409篇关于农地“三权分置”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并借助CiteSpace分析了农地“三权分置”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演进路径。研究表明:该领域研究主题经历了萌芽、缓慢发展与快速发展三个阶段;研究热点主要包括农地“三权分置”的权利边界、理论内涵与相互关系的讨论、对推动农村社会改革方面的作用、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关系。农地“三权分置”实施后续的承包权转让退出以及如何与其他农村制度衔接是下一步研究方向。
关键词:知识图谱;三权分置;可视化;热点主题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138-( 2019) 06-0024-27
收稿日期:2019-05-01
1引言
农地“三权分置”的研究可追溯至上世纪90年代初,最初以“三权分离”提法居多,相关文献较少未能引起足够重视。随着国家层面的认可,农地“三权分置”研究迅速增多,已发展为学术界新的研究热点。当前已有学者从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等角度对“三权分置”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有关学者对当前农地“三权分置”研究状况进行了论述,取得重要成果。但由于主观性较强,研究的客观性难免受影响。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和相关期刊数量的增加,相关文献数量呈现喷涌式上升,逐一研读的方法受到限制。为此,有必要通过文献计量分析和信息挖掘技术,对当前研究态势进行全面客观判断,这将对促进农地“三权分置”领域内开放创新、跨界合作、下一步研究方向的确定,乃至未来的政策导向探析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数据来源
中国知网( CNKI)是世界上最大的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包括了土地利用管理类主要中文核心期刊。为最大限度地全面展现农地“三权分置”的研究现状,本文通过CNKI高级检索,将主题词设定为“三权分置”或“三权分离”并含“土地”,对全学科、全年度文献进行检索,得到611篇文献。对重复内容、主题报告、文献目录等信息清除,经数据清洗后得到409条有效数据,以此作为本文研究的基础。
2.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是由美籍华人学者陈超美开发的网络引文分析工具,可以用来绘制科学和技术领域发展的知识图谱,直观地展现科学知识领域的信息全景,识别某一科学领域中的演进动态、热点研究和前沿方向。目前运用CiteSpace绘制知识图谱已经广泛应用于科学学、图书馆学等领域的探索,在土地利用领域应用较少。本文尝试运用CiteSpace绘制“三权分置”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三权分置”研究领域的热点、演进和前沿,以期为“三权分置”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提供参考。
3农地“三权分置”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是文章核心内容的集中体现,能充分体现作者的学术思想和主要观点,频次高的关键词代表着一段时间内研究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即研究热点。节点中心度指网络中节点在整体网络中所起连接作用大小的度量,中心度大的节点相对容易成为网络中的关键节点。中心性越高,节点越大,则越可能成为研究热点。将CiteSpace中的节点设置为关键词,时间间隔1年,对每年内词频数最高的前50个关键词进行分析,采用寻优路径法对生成网络进行裁剪,生成关键词知识图谱,并计算中心性。综合共现频次与中心性,筛选出热点关键词,对研究热点进行分析。
根据普莱斯定律M=0.749
,其中M为高频阈值,Nmax为学术区间内关键词频次的最高值。其中,“三权分离”频次最高为225,通过计算则将频次不小于II的关键词作为高频关键词,同时辅以中心性分析,对三权分置领域中的热点进行分析,经过筛选得到20个高频关键词。根据关键词对当前研究热点进行分析,总结出如下几个重要的研究主题。综合热点关键词及其共现关键词,并结合学术界引用较高的重要文献,对农地三权分置研究热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出三个主要的知识群。
3.1农地“三权分置”的理论内涵与产权设置
该知识群集中了经营权、使用权、承包权、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法学等热点关键词,主要研究的是“三权分置”的权利边界、理论内涵与相互关系的讨论。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出臺从中央层面认可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承包权、使用权三权分置做法。这一项新的制度安排具有复杂的法律关系和利益关系,以及浓厚的现实基础,突破了现有土地法律体系和框架,为此学术界就三权分置的内涵、权利边界、法律属性等问题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的研究。农地“三权”中“经营权”与“承包权”为主要研究热点,特别是关于土地承包权的权属定位存在较大分歧,有学者认为承包权是一种成员权,即成为集体成员就可以承包土地,也有学者认为土地承包权就是完整的用益物权。从农地承包经营权中分离出的经营权的权属重塑存在明显分歧。
3.2农地“三权分置”与农村社会改革
该知识群包含了农业、农民、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土地制度改革等热点关键词,主要研究三权分置的对推动农村社会改革方面的作用。“三权分置”的政策设计是遵循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演变的结果,推行影响是深层次多方面的。正面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首先,“三权分置”为农地的承包者和经营者提供了良好的权利保护和激励,维护了农民的财产权利,为农民增收创设了新渠道。其次,“三权分置”促进了农村土地流转,推动了农地规模经营,促进新型农业的发展,推动了城镇化建设。最后,“三权分置”解放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加速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对推动农村社会的治理、改善乡村社会的治理结构,转变政府职能都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三权分置”中存在的风险也为学术界关注:“三权分置”将经营权与承包权分离在承包户之外引入经营主体这一利益主体,使得原本复杂的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各利益主体博弈中极易导致农地的非农化与非粮化。此外,由于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对集体成员权的冲击也对农村集体经济的重构产生重要影响。
3.3农地“三权分置”的制度实现
该知识群包括了农地制度、土地制度、重大创新等热点关键词,主要研究农地三权分置的制度实现。该知识群主要探讨了“三权分置”如何从模糊的政策架构向清晰的制度运行发展。中央层面对“三权分置”的政策处于宏观方向的指导,在具体落实方面仍需进一步明确,特别是如何确保农户“承包权”的稳定,“经营权”的放活的实现。同时,该知识群也涵盖了如何使“三权分置”从政策设计到制度化运行。有学者认为在集体所有权之上创设出具有成员权性质的农户承包权,将原承包经营权重塑不具身份化的用益物权是实现三权分置的有效路径。政策层面获得认可的“三权分置”在法律层面缺乏相应支撑,使得“三权”难以真正合法分置。“三权”中经营权确权滞后于承包权,且未能有专业机构对经营权的价值进行评估,阻碍了“三权分置”的顺利推行。
4农地“三权分置”研究主题演进路径分析
将热点关键词以时空视图显示,生成农地“三权分置”研究领域热点关键词时空分布知识图谱。通过对热点关键词时空分布图谱,可直观显示农地“三权分置”领域的演进脉络,结合相应高被引文献分析,能够较直观地看出“三权分置”整个研究领域的发展变化。
4.1农地“三权分置”研究萌芽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耕地向种田能手集中”,“三权分置”政策就此萌芽。此后全国各地陆续出现土地流转,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离探索已在各地展开,这一阶段的研究着重于探究农地产权“三权分置”的实现形式以及对土地流转的影响。田则林认为农地代营是促进土地流转、实现农地规模经营的有效手段。黄伏昌分析了三权分离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关系,认为三权分离可以在确保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实现土地有偿转让和土地流转。陈东强盘点了当时三权分置的几种形式,包括政府推动的股份合同制、集体粮库制度,市场推动的自发转包,认为农地“三权分置”会造成利益纠葛阻碍土地流转,指出三权分离后的利益分割会降低规模经营农户的收益,同时强调蔓权分离的方式无法真正促进农村实现城镇化。冯玉华分析了三权分离的几种表现形式“集体一承包户一公司型”“集体一承包户一联营实体”“集体一承包户一使用户”,认为农地“三权分离”促进了土地流转、实现了土地的規模经营,培育了农村土地市场。
4.2农地“三权分置”研究缓慢发展阶段
第二阶段是21世纪初至2012年。这一阶段国内大部分地区开始部署农地三权分置工作,部分省市专门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如2004年合肥市出台的《关于规范农村土地承包和经营权流转的若干意见》、2008年宁波市出台的《关于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提高土地规模经营水平的意见》都对“三权分置”内容进行了细致安排。
与快速发展的实践相比,这一时期文献研究相对滞后,文献研究较少,相关研究集中于农地产权“三权分置”权利体系的构建。赵紫玉分析了家庭联产承包制度“两权分离”的弊端,提出了构建“集体拥有所有权、国家拥有发展权、农户拥有使用权”的农地产权制度。邓晰隆认为农地产权分清阻碍了土地规模化经营,为此提出了“三权分离”式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构想。陈娟在分析西部农业环境时,认为规模化经营模式是西部农业的理想选择模式,为此提出了构建“所有权一使用权一承包权”的农地产权制度。
4.3农地“三权分置”研究爆发阶段
第三阶段是2013年至今。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调研时首次提出经营权和承包权概念,农地“三权分置”政策研究从地方实践正式为中央政府认可并出台政策全国推广。这一阶段是农地产权“三权分置”研究进入爆发时期,研究角度多样化,从三权分置的合法性、具体制度运行、与土地流转的关系等形成了当前主要的研究热点。
5结论与讨论
本文基于知识图谱方法对农地“三权分置”研究的主题演进状况与研究热点进行分析,旨在全面分析农地“三权分置”研究状况,同时为其他学者研究该领域提供全新的视角。
5.1结论
从文献增长态势看,农地“i权分置”研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至今总体呈现增长态势且受实践推动影响明显,特别是2013年《决定》的出台,促成了农地“三权分置”研究的快速发展。
当前研究热点包括三权分置的权利边界、理论内涵与相互关系的讨论,对推动农村社会改革方面的作用,农地三权分置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关系。
“三权分置”研究主题经历了三个阶段即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对的“三权分置”实现形式及对土地流转的影响的研究;21世纪初至2012年对农地产权“三权分置”权利体系构建的探究;2013年至今对“三权分置”法律属性、具体实现形式、风险防控等多角度的探究。
5.2讨论
第一,热点关键词呈现了农地“三权分置”领域内的研究主题,但也有部分非热点关键词值得注意,如“长久不变”“继承”等关键词。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稳定的土地承包关系是实施农地“三权分置”,推动土地流转的重要前提。在承包期内农民关心土地能否流转出去,在实现城镇化后,农民的承包权是否会随之退出以及如何退出,承包权与经营权是否可继承等问题则是需进一步探讨。
第二,农地“三权分置”制度作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意义在于推动土地规模经营,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机制,从而实现乡村振兴。当前研究主要着眼于“三权分置”制度建设本身,而对于如何使“三权分置”制度与其他相关制度衔接则研究较少,这将是下一步研究的重要方向。
第三,通过对1990年至今近30年409篇文献分析,可以看出农地“三权分置”领域的研究呈现出实践推动研究,政策引领研究的显著特点。一方面体现出国家和劳动者在土地制度改革方面的智慧,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学术研究层面的在农地“三权分置”研究领域相对滞后,理论研究与实践脱离。为此,学术界需进一步解放思想,紧密结合实践发展,深化农地“三权分置”研究。
参考文献:
1.尹成杰.三权分置:农地制度的重大创新.农业经济问题.2017.09
2.徐超.“三权分置”下土地经营权登记制度的缺陷及完善——以信息规制为研究路径.农业经济问题.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