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文化对初中生身心健康影响的实现
2019-08-13姚桂林
姚桂林
摘 要:论述了通过一系丰富的校园活动来推动网络文化对中学生身心健康是如何产生积极影响的,以此表明网络文化对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性,从而推动教育信息化。
关键词:网络文化;校园活动;影响
一、网络文化概述
网络文化是指网络上具有网络社会特征的文化活动及文化产品,是以网络物质的创造发展为基础的网络精神创造。网络文化是一种只在互联网上流通,而较少为非网民所知的独有文化。通过网络于全世界流通,各地的自身文化在被“提上”网络予人认识之外,也同时在网上被同化、融合、产生,甚至衍生成现实世界的文化。
二、以校园活动推动网络文化对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产生影响的实践
中学生生活的校园是一个充满阳光的七彩校园,学校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是融合、运用和传播良好网络文化的重要阵地和平台,要实现网络文化对初中学生的积极的、有效的影响,组织和开展好各种活动是很重要的。它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面很广,我们就结合书香校园、安全文明校园等建设的需要,通过多种活动,实现的网络文化对初中学生健康成长影响的目的。为此我们开展了以下的活动。
1.迎新年,“节日”活动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日益加深,很多西方的节日也成为不少青少年的“时尚”。结果,记住了送圣诞礼物、过万圣节,而把中国传统的节日和文化淡漠了。为此,我们开展了“迎新年,话节日”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网上查询和了解中外各种节日的由来,交流各自对节日文化的理解,从而让学生清楚地认识了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强化了民族自豪感,不再盲从和跟风,形成科学对待“洋节日”的良好习惯。
2.假期仿名画活动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形成良好的审美观,我们充分利用网络的优质资源,开展了“寒假仿名画活动”,让学生在欣赏名画作品的同时,仿照名画的形象,拍下自己的效仿“画面”,看谁模仿的更形象。这一活动非常有趣,孩子们乐于参与,完成的效果好,参与率较高,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3.网上祭英烈活动
每年的清明节,学校都要举行扫墓和传承英烈遗志,祭奠英烈的活动。随着网络的发展和建设,我们把这一种活动转移到网上进行。在网络上学生不仅可以更多地了解英雄的英勇事迹,还能与其他地区的同学进行在线沟通与交流。他们发起谈话,谈理想,说感受,纷纷表态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向英雄学习的情怀落实到现实的学习中,树立远大理想,决心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强大而不懈奋斗。孩子们还通过发主题帖、写微博等形式,表达自己对英烈的崇拜和敬仰之情。通过网上祭英烈活动,增进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责任意识。充分发挥了网络文化资源的优势作用。
4.学雷锋活动月活动
每年的三月是“学雷锋活动月”,这也是我们对学生进行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培养良好人格的有利时机。为此,我们充分利用这一活动,利用网络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身心健康的教育。我们组织学生上“中国文明网”了解雷锋事迹,理解雷锋精神,然后,开展“学雷锋见行动”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这样一来,学生对雷锋和雷锋精神有了更充分的理解,学习起来有目标、有行动、有依据、有实效。
5.开展读书活动
“读书活动”是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活动之一。每年的暑期我校都会开展读书活动,近几年我市每个暑期都要开展“亲子读书活动”。有了网络支撑后,学生的阅读面更广了,可阅读的范围更大了。为了使活动开展得更有特色、更有效果,学校通过上网搜索和调查,开出了“亲子选读书目录”,发布在校园网上,同时,还开通了邮箱,用来接收学生的读书感悟和思考。然后评选出“读书之星”给予表彰。近几年的读书活动在我校师生中都开展得如火如荼,大大丰富了师生的假期生活,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高了中学生的文化素养。
6.暑期研学之旅(夏令营)活动
中学生的“研学之旅”活动是近几年为丰富学生的学识、拓宽孩子们的视野、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由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一种教育活动。为了更好地开展好这一活动,学校将研学之旅活动与网络融合在一起。首先,组织学生上网对旅行的目的地进行搜索,初步了解本次旅行活动的目的地人文、历史、特色等,便于孩子们在活动中有目标、有计划地进行研学。然后,在实地探访中發现其与网络上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加深印象,提升研学的品质和效益。
例如,我校在2016年暑期举行的“亳文化”研学之旅,孩子们首选登录网络,了解“亳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经过这么一了解,增进了孩子们热爱家乡的情况,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活动的自信心,受到了“亳文化”的洗礼和熏染。
7.助力推普周活动
经国务院批准,每年9月第三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简称“推普周”。为了更好地推广普通话,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其中争做“小小啄木鸟”就是其中的一项活动,为了找到更多的“虫子”(错别字),孩子们自然而然地想到了错别字泛滥的网络,对网络上乱用、滥用错别字的形象进行了批驳。
8.争做“传承中华美德好少年”活动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讲究品德教育、个人修养的民族,一个甜蜜的微笑,一种执着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宽容,融汇成美德赞颂曲上一个个拨动人心的音符。争做“传承中华美德好少年”活动,是鼓励和宣扬青少年传承和弘扬社会良好风气,培养孩子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式。我们将这项活动与优秀网络文化汲取和发扬结合起来,让孩子们在上网学习的时候,不断吸取优秀文化的营养,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同时,把美德好少年的事迹发布到网上进行宣传。近两年我校共有10位同学被评为“孝老爱亲”和“自强自力”等传承美德好少年称号,受到市区级表彰。
三、网络文化对中学生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
实践表明,网络文化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和影响,利用网络文化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课余活动,提升了健康教育的品质和效益,转变了中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形成了科学上网,文明上网和安全上网的良好习惯和遵守网络规则的优秀品质。
有了学校和老师的正确引导和丰富多彩活动的熏陶,学生对网络有了正确的认识,网络不再只是游戏的平台,不再是看看视频、聊聊天的工具,而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知识平台。学生上网站时间有了合理的安排,上网的任务多数是完成学习任务或与师生交流沟通学习内容,这样健康的上网方式就形成了。这时,网络文化对中学生健康的影响是积极向上的,学生从网络内容中接收的是真、善、美的信息,通过网络与他人的沟通是友好、和谐的,这样一来,网络文化对中学生的健康影响就实现了自我教育、自我建构和自我丰富。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