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2019-08-13沙海勇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基础理论绘制实验组

沙海勇

思维导图被称为心智图,又被称为“瑞士军刀”,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专家托尼·博赞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创立的,它是表达发散性思维有效的、可视化的思维工具,即利用图像和联想进行思维的工具,它能够促进思维的发散,并将这个发散过程记录下来。思维导图的思维模式简单却又很有效,主要被运用于记忆和学习以及思考等方面,在国内外教育改革中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应用得比较广泛。

《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和阐释中医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一门学科,是学习中医中药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该课程教学内容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疑难性、抽象性的特点,而且目前教师授课多以自身讲解为主,缺乏生动性,这些都对中职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产生了巨大的困难。鉴于此,笔者为提高教学效果,将思维导图引入到中职《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对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

一、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河源市卫生学校的2017级中医专业4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30名,女生12名,将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1人,对照组21人,两组学生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2.研究方法

对照组以教师理论讲解为主的方式授课,实验组除了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之外,还将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教学。实验组具体实施方案分为预习、上课、课后三个阶段:(1)预习:教师课前布置预习任务,由学生边预习边绘制出一张原始的思维导图,并标记出自己认为重要或者难以理解的内容。教师收集学生的原始思维导图,对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有全面的了解,更好地做好“备学生”。(2)上课:教师先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解基本知识点,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授课内容对自己的原始思维导图进一步完善,绘制出详细的思维导图,再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选出小组最优的思维导图,进行汇报讲解。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最终学习效果进行点评,在点评时要注重将学生的思维导图的绘制以及交流讨论中的表现相结合。(3)课后:学生根据自己完善后的思维导图对授课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整理复习。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闭卷考试,对两组的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果。同时对两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不同教学方式构建整体思维、把握知识点内在联系、提高分析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复习效率等情况的评价。

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样本比较采用t检验。

二、结果分析

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发现,实验组的考试成绩更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如表1所示。

通过问卷调查的分析,发现学生对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更加认可。实验组的学生认为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比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构建整体思维、把握知识点内在联系、提高分析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复习效率等方面更具有优势,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三、讨论

与传统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模式相比较,思维导图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构建整体思维、把握知识点内在联系、提高分析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还能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利于教学良性互动,值得大力推行。笔者认为,要积极推进思维导图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应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在教学中合理应用思维导图

教师应在备课、授课以及课后反思三个环节落实思维导图的应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教师提高备课质量,具体分为四个步骤,包括熟悉内容、绘制导图、编写教案、生成文案。思维导图更有利于教师授课,在进行知识回顾时,利用思维导图来展示上一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更直观地巩固、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在讲授新课时,利用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相关概念,了解教师的思维过程。当课堂内容讲解完后可鼓励学生自己绘制对本章内容理解的思维导图,这样做有助于学生把握重点,理清知识层次和内在联系,使分散的知识形成网络。在课后反思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把头脑中的想法外化成纸上的线条,并连接起来,培养创新思维。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善于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构建中医学的基本框架,整理中医基础理论的重难点,直观形象地解释中医学的专业名词。

2.引导学生巧用思维导图

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思维导图运用到解答问题、自我反思、病例分析、演讲、讨论、交替授课等教学活动中,使课堂更富有活力更具有吸引力。其次,可以教会学生合理使用思维导图记忆中医学知识,如利用图像、线条、颜色、简短词汇,让学生将专注力集中于需要记忆的点上。在中医实训方面,也可以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能更好地明确实验步骤和要求,顺利完成实训。

3.完善科学教学评价体系

目前的教学评价比较单一,主要以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来评判教学效果。而在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中,评价体系应该更加科学、完善,如将学生们的思维导图的绘制以及关于学习内容的交流讨论中的表现和学生的个人成绩相结合。

4.认识到思维导图的不足

绘制思维导图首先要对自身的认知结构有一定了解,構建一个接受新知识的框架,其次要对认知对象进行深层次的解构,最后才能实现新旧知识的连接。不少学生因为对思维导图的错误理解与使用,未能将复杂信息简化为大脑易于接受和记忆的知识结构,以致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此外,有些学生把思维导图既当作自己思考某个问题的起点,又当成了终点。当把一张思维导图画完时,就以为已经大功告成,误以为系统分析就是这样一个简单、可控的过程,似乎只要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一个复杂的问题给剖析清楚。它使人们忽视了系统的复杂性,低估了系统思维的艰巨程度,从而逐渐形成一种浅尝辄止的思维习惯。

四、结语

思维导图为人类提供了有效思维的图形工具,能够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思维导图教学模式能帮助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建立系统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对学习的课程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使整个教学过程和流程设计更加系统、科学、有效。教师在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时应不断研究有效策略,促进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在中医教学中应用和不断推广。

责任编辑 陈春阳

猜你喜欢

基础理论绘制实验组
Painting ski maps 绘制滑雪地图
绘制童话
论下肢力量训练对拉丁舞的重要性
绘制世界地图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中医基础理论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构建图书馆知识服务理论体系的思考
也议对照实验中的“对照组”和“实验组”
绿色会计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