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困境与对策

2019-08-13李海燕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德育中职孩子

李海燕

周恩来、邓颖超的秘书赵炜老师在我校的一次演讲中对我们说:“现在的孩子真难管,你们都辛苦了”。一个“难”字,代表了大多老师的辛酸,反映了当今青少年的德育现状,特别是中职学生的德育现实,可以认为“中职学生最难管”。那为什么“难”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新时代社会环境的改变,人生价值观的取向多元化

进入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人们片面的去追求物质财富,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金钱的多少作为了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标准”,所以只要有钱,做什么都可以,可以不要尊严,可以不讲道德,比如“上海中学生援交”事件,这个不仅仅是个案,应该还有大量的案例,只是没有曝光而已——,这种事件的发生是不是说明这些失足的学生出生就做这个呢?答案是否!原因就是社会环境下,一些丑恶现象慢慢的对这些青少年心灵的毒害!使他们不明白是非,没有道德底线。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多数的青少年还是有道德的,但我们不能忽略一些迷茫孩子的存在。

二、家庭因素是孩子难管的一个重要原因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一个孩子年幼时候所受的教育对他的一生有决定性的作用,对他性格的养成,道德的养成都是决定性的。通过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的难管孩子,都没有受到过良好的家庭教育,第一个原因就是父母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管,没有重视孩子的教育,孩子有点像孤儿,父母不教育,谁教育?这些孩子不知道亲情为何物,只知道父母是给钱的。第二个原因就是管理方法不恰当,有的是粗暴的管理方法,打骂是唯一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下的孩子很叛逆,没有自信;有的是溺爱的教育方法,孩子需要什么都满足,这种教育方式的孩子很自我,不懂感恩。

三、中职学校生源的特殊性是学生难管的重要原因

现在虽然倡导教育资源要公平分配,但实际上很不公平,家庭条件好,学习好的学生都向私立学校或者重点学校集中。那些表现不好的学生,家庭条件差的学生则来到了职业学校,把难学生交给了中职学校,加大了中职德育教育的难度。

四、特殊的年龄阶段 ,学生的叛逆心理很强

中职学生正处于人生中特殊的年龄阶段,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教学中,随机找个学生问一下他们学习的动力的来源,都是很自然的说是为了给自己找个好工作,或者干脆说是为了父母来的。学生基本上都将与个人利益有关的因素看作学习和工作的主要动力。这样很容易滑向功利主义,甚至会漠视道德和伦理价值。

五、对目前中职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建议

我有七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也研究了大量的职业教育的理论,吸收专家们的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对于如何改变学生难管的教育现状,提高德育教学效果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严”字当头,敢管、敢教育、敢批评

现在有很多班主任不是教育工作者,而是保姆,想方设法的呵护学生,怕学生生气、怕学生这样、怕学生那样,只要他们安全,开心,学不学习是次要的,不出事就好!保姆式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只是婴儿,见不得阳光。所以作为中职班主任就应该大胆的教育学生,该批评的批评,该处罚的处罚,不能畏首畏尾。建议班主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制定班规或班级公约。班规详细规定学生应该做到哪些,哪些不能做,对于违反的同学要怎样处理,比如迟到罚打扫卫生2天,上课睡觉罚打扫卫生1天,等等把每项处罚进行量化。学生违反相关规定时我們处理学生有依据,也比较公平。

2.与家长共同管理。对于问题学生要及时联系家长,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和家长进行约定,在处理学生是能够达到思想一致。比如学生上课玩手机,班规规定罚2周不能带手机来学校,那么家长也要配合,把小孩的手机放家里。

(二)教育方法要灵活,要维护学生的自尊

教育并不等于大声呵斥,学生偶尔有个小错误这也是正常的,针对学生的不同错误,我们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对于偶尔犯小错误的同学,有的时候只是意外,或者是特殊情况,千万不要仓促的就破口大骂,先要弄清楚事实,以讲道理为主,不需要特别严厉的批评就可以达到教育效果。对于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态度要严厉,不能让他觉得老师好说话。

(三)要创造条件,给学生找事做,锻炼他们

好多中职生缺乏自信,不敢表达自己,展示自己的才能。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团体中的特定的角色,依据自己的角色来完成工作的教学方法。主要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例如:到社区做义工,结合专业特点提供维修服务、义剪服务、理财咨询服务等专业特色服务;给智障的小朋友上课,扮演老师的角色,体会到老师的辛苦,以及能深刻的领悟到做为一名老师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养爱心、耐心、责任心和技巧,也更能最直接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

(四)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培养自信心

兴趣是最强的学习驱动力,根据中等职业学生个性多样化的特点,在兴趣活动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例如:中等职业学校的女生喜欢化妆,男生喜欢另类的穿着,可以邀请形象设计或美容专家开办一次关于什么是美的讲座,在兴趣爱好中形成正确认识;或者举行一些兴趣小组,开展活动,这样能够团结学生,增强学生的免疫力,抵制丑陋文化的侵蚀。

(五)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确立职业目标

很多中职生不爱学习,是因为他们没有目标,不知道为什么学习?为谁学习?只是简单的想找份工作,学习动力不足,目标不清晰。因此帮助学生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尤为重要,通过指导学生设计职业生涯规划书,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职业选择及未来发展方向;通过引导学生制定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让学生在每个阶段都有具体奋斗目标,不会迷茫;分享典型案例,将校友成功案例分享给在校学生,让学生以校友为榜样,更有实际意义。

(六)结合时代特点,进行多渠道教育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互联网和手机,尤其是中职学生沉迷于手机不能自拔。基于这种现状,我们应该因势利导,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化手段进行德育渗透,比如:利用微信、QQ转发一些有教育针对性的案例、文章、视频给学生看,教育效果比老师的说教要好很多,学生也不抵触;还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收集网络素材开展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围绕一个德育主题自己收集材料、制作ppt班会课上演讲,进行德育渗透的同时也锻炼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

总之德育教育不能一成不变,要结合新时代的特点进行。在我们的德育教学改革中,还可以结合学校的其他科目实际和专业实际,加以尝试和实践,以提高实效,更好地服务学生的学习和就业。学校的德育教育要多渠道进行,只有各种渠道紧密结合,互相促进,才能做好学校的德育工作。并且德育教学中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对于更新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素质,发展学生个性,加快其社会化进程,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必将为学生健康成长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冯婉桢,檀传宝.改革开放30年的中小学德育政策[J].中国教育学刊,2012(12).

[2]李建榕.中职生德育课评价方法探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4).

[3]杨鑫.浅谈中职德育教育面临的困境与解决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0).

[4]谢兴洪.中职学生德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时代教育,2013(12).

责任编辑 魏家坚

猜你喜欢

德育中职孩子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