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学生朗读兴趣的培养策略

2019-08-13奂然星

师道·教研 2019年7期
关键词:注入式语气小女孩

奂然星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训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理解课文内容的有效方法。学习的兴趣对学习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是十分重要的。

一、教师范读是提高学生朗读兴趣的重要手段 

教师往往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小学生模仿性强,如果教师范读得好,就会吸引学生产生兴趣,渐渐喜欢朗读,从而喜欢语文学习。因此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范读时,教师必须结合文章的内容,具体分析语言的各种表现形式, 如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并指出应该怎么读,不应该怎么读,使学生先有感性认识,然后要分析文章意义,使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这样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渐分辨出语言的表现方法,才能在今后的朗读中,有意识地用合适的方式表达情感,而不是机械地模仿教师的朗读声调。

我校有位教师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的教学中,按照这篇童话故事的情节和文章的思想感情,他朗读的基调是低沉缓慢的。在大年夜,一个孩子应该是享受家庭幸福的时候,但这个可怜的小女孩却在街头忍受寒冷饥饿,没有一丝温暖,最后冻死在墙角。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开头环境描写部分,应该用低沉、轻缓、带有伤感的语气;当小女孩在火柴光里看到幻象时,应该用充满欣喜、希望的语气读,特别是在幻象中看到疼爱自己的奶奶时,更应是语调高而语速快,害怕奶奶离她而去,读到幻想消失时,则流露出悲哀和痛苦。这位教师读时还注意标点符号,读出抑扬顿挫,引导学生入境、动情,透过小女孩的悲惨的命运,了解作者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的同情,对黑暗社会的贫富悬殊表达出强烈的控诉。教师的范读能用不同的语气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朗读指导要用启发式,不能是注入式

“启发式”的根本特点是“引而不发”,相反,“注入式”的根本特点是“发而不引”,这就是它们的根本区别。所谓“引而不发”,是说在课堂上,教师的主要任务和主要作用是“引”而不是“发”,是循循善诱、启发诱导,而不是把书本上的知识、原理、法则等内容和盘托出,直接传授给学生。在“注入式”教学中,学生虽然也要积极思维,也要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由于“注入式”教学的根本特点是“发而不引”,是老师讲学生听,是老师写学生抄,学生的一举一动只能围绕着教师这根“中心轴”去运转。因此,学生的心情再激动,积极性再高,也只能是坐在下面当“观众”,而不能跑到舞台上去当“演员”。所以,从总体上来看,学生始终是处于被动的地位。但是,在“启发式”教学中就不同了。这时,由于学生是通过自己的眼、耳、鼻、舌和手、脑等器官的积极活动去主动获取知识的,因此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了,他们不再是处于“观众”这样一种被动的地位了,相反,而是成为课堂这个舞台上的“主要演员”(即“主角”)了。在课堂上,同学之间,甚至师生之间,可以展开激烈的争辩 ,让学生真正通过自己的实践去掌握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让学生机械地反复地去读,只求读的形式,不求如何在“以读为主”的前提下,將重点、难点讲深讲透。主要表现在:(1)只注重形式,什么自由读、个别读、分角色读、领读、齐读等,学生没有感情投人,没有切身感受,只是偏离课文情感的机械发音;(2)指导 生硬,一遇到读,就急于告诉学生该用什么语气去读,缺乏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理解的机会,这样很难使学生的认识和朗读能力得到提高。

三、朗读指导应以读、讲结合

朗读教学是语言训练的体现,也应体现教师指导,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方法。在指导朗读时, 应该让学生自读自悟,根据课文内容边读边思考、边体味,或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的感情与课文表达的感情融为一体,例如《校园交响诗》一文,把教室比作蜂巢,把校园比作鸟岛,把老师比作树根,这首诗就是写我们学生的生活,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去感受对学校的那种深厚感情。当学生确实读不出感情、读不出味的时候,老师再进行提示、点拨,效果会更佳。

总之,朗读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切不可忽视它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一定要注意从小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猜你喜欢

注入式语气小女孩
明知故问,加强语气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爱掐人的小女孩
卖火柴的小女孩
注意说话的语气
可爱的小女孩
爱哭的小女孩
红外导引头注入式闭环试验的边界能力及一致性
旁河注入式水库在黄土高原山区型河道调蓄工程中的应用
改进注入式混合有源滤波器的研究与仿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