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书法教育现状调查与思考
2019-08-13李磊
摘 要:教育部多次强调中小学要加强书法教育。很多地方在落实这项工作时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如何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调查发现,萍乡市湘东区从组织领导、课程管理、师资建设和资源配置等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得到了教师、家长和社会的认可,顺利地推进了书法教育。
关键词:书法教育;调查;经验
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开展书法教育,不但可以提高学生书写技能,而且对陶冶学生情操,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增进学识修炼和性情陶冶,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刻苦的学习习惯都有积极的作用。
教育部多次强调中小学要加强书法教育。很多地方由于缺少师资,配套设施没有到位,没有落实。为此,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17ZXYB038)《中小学书法教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对萍乡市湘东区开展书法教育情况进行了调研。湘东区是萍乡市西部的一个区,地处赣湘边境,与湖南省交界,是江西省的西大门,素有“赣西门户”“吴楚通衢”之称。全区有110所小学(其中教学点31所),15所初中,2所高中,1所职校。调查发现,除城区学校外,乡村中小学均无专职书法教师,书法课由所任教班级的语文教师或其他学科写字相对好一点的教师兼职。尽管如此,各学校都十分重视对学生的书法教育。十年前,湘东区就着手在全区中小学推行书法教育课程计划,在实施中,也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但他们没有畏惧,认真学习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有关精神,自2009年起在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始开设书法课程,并制订了《湘东区义务教育阶段书法课程指导意见》,在2011年还根据本地区实际,自己组织编写书法教材。在全区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一些做法,得到了教师、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并取得一定成效。课题组认为,湘东区能够顺利推进书法教育的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加强领导,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支持书法教育的合力
万事开头难。湘东区教育局在书法教育的开展过程中也遇到了种种难题,区教育局领导没有放弃,迎难而上。认真做好书法教育宣传工作,多次召开研讨会、家长会等,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印发了《致全区中小学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并发至每一个学生家长,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确保了书法教育工作顺利进行。
教师方面,刚开始做这项工作时,很多教师不理解,阻力还很大,有的教师认为搞书法教育是一阵风,是领导头脑发热,特别是有的教师本身不喜欢书法,要一下子接受学校开展书法教育的做法不太可能。因此,在争取得到家长支持的同时,还需要同步进行的是做部分老师的思想工作。通过召开书法教育工作会议,举行师生现场书法比赛活动、书法教学现场观摩活动和书法艺术节等一系列的书法活动,开设书法课程,让教师认识到湘东区推进书法教育不是在口头上,已经付诸行动。还把书法教育列入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之中。
2011年10月,湘东区教育局在书法实验学校萍钢小学成功举行了地方校本教材《毛笔书法教程》首发式暨全区中小学首届书法艺术节。全体教师、家长和社会各界看到了湘东区教育局推行书法教育的实际行动和坚强决心。如今,各校书法教育工作已经稳步推进,老师们也乐于“以文会友”,孩子们学习书法已经蔚然成风。
二、强化管理,构建个性化的课程管理体系
湘东区教育局通过改革试验,从2010年秋季起,在全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都开设了书法课程,三年级到八年级每周有一节书法课。书法教学分为两个阶段:三至六年级开设毛笔书法,七、八年级开设硬笔书法。总课时为170课时,并将此纳入学校目标管理教学评估与督导内容。
早在2009年秋,湘东区教育局就先后成立了书法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并制订了《书法教育工作实施方案》《义务教育阶段书法课程实施方案》和《义务教育阶段书法课程指导意见》,按计划、分步开展书法教育。通过12所书法教育实验学校的带动,书法教育在全区全面铺开。目前,各校都相应成立了书法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亲自抓,分管副校长具体抓。有的学校还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比如,有的学校开展下午课前15分钟练字活动,还有的开展学月一次学科作业书写评比活动、学期末进行书法比赛活动等,使书法教学真正融入了学校整个教学体系之中。
课题组调查发现,湘东区各个学校书法教育各有特色。比如,开展比较好的萍钢小学就是立足“五个好”抓书法教育特色。一是开设好书法课。按照上级要求,三至六年级都开设了书法课,每学期要求学生每周交一张书法练习,并且临摹一张字帖。二是落实好每天一练。规定学生每日练字十分钟,由班主任管理,语文老师与书法教师指导。三是开展好书法兴趣小组。为培养特长学生,成立书法兴趣小组。选派书法素养较高的教师指导,要求书法兴趣小组学生每年为学校更新书法长廊,布置教室提供优秀作品。四是坚持好日常写字规范。要求教师板书工整,学生所有学科书写作业都要注重“美观性”,书写规范、工整、美观。教师批改学生作业要有“书写等次”的评价。五是丰富好书法竞赛活动。学校坚持“学科渗透,课堂为主,活动促进”的原則。每学期针对书法教学开展好各种活动。如:书法竞赛活动、师生书法考核定级活动、优秀作业展评等活动。通过各种活动,营造了书法教育良好的氛围。
三、建设队伍,确保书法教育顺利推行
师资和资金是书法教育能否顺利推行重要保障。湘东区教育局领导为解决学校师资和经费问题,通过不懈努力,得到了市、区两级政府的全力支持,同时本系统内开源节流,解决了资金这一大难题,对书法教育正常开展的学校进行表彰与奖励,以奖代补,予以经费支持。
湘东区教育局还邀请书法教育方面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同时,按计划送教师到校外参加专业培训,让教师参加本学科内的所有交流学习活动,使他们能够有尽可能多的学习机会。学校将书法教师培训费用纳入预算,学校承担学习费用和资料费用,以保证开足、上好每班每节书法教育课。近三年对全区100余名书法专(兼)职教师进行了提高培训。如今各所学校均配备有以语文教师为主体、专兼职相结合的书法教师队伍。
四、優化资源,做好教材编写和教学设施配置
湘东区在推行书法教育之初,没有教材,湘东区教育局就成立了书法教育指导领导小组和教材编写组,注重结合地区自身实际,按照中小学学生实际科学设计系统的书法教材。早先,通过对部分学校选用全国一些书法实验学校的教材和部分学校用自编教材进行对比实验。教材编写组觉得要注重将书法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书法知识和技能的基本内容,注意课程的层次性,注重学生素质的差异。于是,编写了《毛笔书法教程》试用版,通过两年的试用,在征求广泛意见和考虑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后,反复研究。《毛笔书法教程》由政府出资于2011年10月正式出版,并免费提供师生选用。现在都统一选用了教育部统编发行的书法教材。
有了教材,教师就好教,学生就好学。但场地也是一个关键问题,没有场地无法正常开展书法教育。为此,各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设书法教学专用教室。有的学校考虑到自身经济困难,就通过民间商业人士资助的方式建设了书法教室。现在各学校都建有教学设施比较好的书法教室,有的学校还建设了室外书法水写台、师生成果展览室。如今,各个学校教室走廊上展示着师生书画作品,学校充满着浓厚的书法文化氛围。
五、加强督导,建立书法教育长效机制
书法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教学工作,就必须要建立书法教育长效机制。湘东区教育局把书法教育作为学校目标管理评估与督导内容,还建立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强调用“激励性、全面性、科学性、综合性、发展性”的理念来评价学校、老师和学生,并将书法教育纳入这个评价体系。要求学校坚持形成性与终结评价、局部评价与实践操作评价、共性评介与个性评价、他评与自评、统一性与学校自立性相结合的策略。还要求各学校创造性制定本校的评价体系。
将书法教育纳入学校整个教学评价体系,学校把书法课程纳入教学常规进行检查,要求教师要有教学计划、有备课、有作业、有对学生的指导。加强对学生书法教育的评价,书法成绩纳入学生整体评价体系。各校对学生书法教育的评价要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将学生平时参与书法教学活动所表现出的兴趣、态度、交流能力和期末或学年结束时学生书面作品考查等情况综合起来评价。评价结果原则上采用等级制,不对学生的考查成绩排队。区教研室将书法教育纳入学校教学目标管理考评。将课堂书法教学纳入教学评比、论文评选及学科质检科目。对书法教育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都将进行表彰和奖励。目前,各个学校都把书法教育纳入教学常规管理,建立并不断完善书法教育的评价制度,逐步形成书法教育的长效机制,积极推进书法教育。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如今,湘东区通过书法实验学校的带动,各校都在积极稳妥地开展书法教育,书法教育在湘东区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注: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编号:17ZXYB038)。
作者简介:李磊,江西省特级教师,湘东区教育局美术(书法)教研员,《毛笔书法教程》主编,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17ZXYB038)《中小学书法教育现状调查》课题组组长,湘东中学艺术教研组长。
编辑 张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