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中物理教学中后进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2019-08-13孔玉善
孔玉善
摘 要:高中物理学习中后进生在学习道路上会遇到各种困难,只有从他们的实际出发设计教学,用物理核心素养统领物理教学,注重物理学习的基础性,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性、趣味性,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后进生;物理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从教二十年,我回顾往日的教育教学,思绪万千,有了以下的感受和认识:
一、高中物理教学中后进生学习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高中物理,老师难教,学生难学。对后进生而言,学好物理更是难于上青天。究其原因,我认为:一是教师的教学策略低效;二是学生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缺乏学习主动性。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实现后进生转化的有效策略探究
普通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态度与责任、科学探究等方面。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现对后进生的转化应主要做好两个方面。
第一,因人制宜,夯实基础,调动学习主动性。
在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高一、高二的内容相对比较浅显,大多数学生能跟得上,学习信心足。到了高三复习时知识的综合性、系统性、逻辑性等在广度和深度上加大了,不少学生开始慢慢赶不上了。有些人在课堂上不好好听,学习费劲。时间长了,成绩自然会滑下来,学习物理的兴趣自然就没了。
新课标明确指出:“高中物理课程是普通高中自然科学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促进人类科学事业的传承与社会的发展。”
通过對新课标的认真研究,我明白了:“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倡导注重课程的基础性和选择性。”
依据学情我调整了教学策略,教学突出“基础性”。针对后进生的实际情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降低难度。对那些让他们望洋兴叹的知识点要做出取舍。高三一轮复习时便用很多的时间去复习基础性的知识,基本性的解题技巧,系统性地讲解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定理、基本原理等。对综合性强,难度大的题少涉及。这样一来,绝大多数学生就跟上了我的教学步伐,上课睡觉、说话现象也慢慢消失了。学生因为听懂了,对自己有了信心,学习自觉了。物理学习出现了良性循环。
第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改变授课方式,故事激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调动后进生学习的积极性。
专家林健在对物理课程转变教学观念的解读中提出:“以学生为中心,回归教育本源”。课堂上要能抓住学生的心,能把他们的思绪牵引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上来。而让学生的心紧紧跟着你走并非易事,你得想办法找点让他们感兴趣的花样。
我用故事激趣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例如,对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天体力学卫星变轨”这部分内容是有困难的,后进生学习起来就更吃力。因为这个问题涉及圆周运动、离心运动、向心运动等知识点,还涉及能量的转化及守恒问题。这部分内容我是这样讲的:有一天你发现同桌把一个红苹果偷偷地递给别的同学而未与你分享。你很生气。于是你决定惩罚他。你想用自制的火箭把他送上太空。火箭点火了,当他的速度达到7.9 km/s(第一宇宙速度)时,便开始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同桌想回到地球上来,可自己又没有办法。他每转回来一次就责骂你一次。于是你想把他“发落”到偏远之地,眼不见心不烦。有什么办法呢?其实也很简单:你在地面上把遥控器一按,绑在他身上的火箭再一次被点火(在Q点),同桌再一次被加速,从而使得他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大于地球对他的万有引力,因而做离心运动,其结果是他开始沿椭圆轨道Ⅱ绕地球运动。
每当转回到Q点时同桌又开始对你责骂。你受不了,打算让他永远也回不到地面上来。有办法吗?(学生沉浸在思考当中……)我又问:在轨道Π上从P向Q点运动这是一种近心运动,满足了什么关系?(学生回答:万有引力大于向心力),要使他沿圆轨道Ⅲ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该采取什么措施?(学生回答:加速,使向心力等于万有引力)。于是你又一次按下了遥控器,火箭又被点火了,经过加速最终使P点的向心力增大到和P点受到的万有引力相等,同桌便开始沿轨道Ⅲ做匀速圆周运动,从此你再也听不到他的责骂声了……
有一天你良心发现,觉得对他太残忍了,不该让他在太空中长久地感受孤独。便打算让他回到地球上来。有办法吗?这个问题留给下一节课!
把火箭变轨的问题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讲,一下子勾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那些平时不认真听课的学生也都竖起了耳朵,聆听我讲课。
高中物理学习中后进生在学习道路上会遇到各种困难,要从物理学科自身特点出发,紧密结合后进生的实际学情,用物理核心素养统领物理教学,注重物理学习的基础性,精心设计,讲究教学艺术,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性、趣味性,我们的物理教学才会精彩!
编辑 张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