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仿吾和冯雪峰的批评观点看革命文学与马克思主义文学的差异
2019-08-13崔谦
摘 要:革命文学和马克思主义文学是中国左翼文学中的重要流派。由于二者在出现时间上存在先后关系,这容易让人们在分析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文学当作革命文学向后发展的产物。实际上,二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理论来源上到最终导向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关键词:革命文学;马克思主义文学;成仿吾;冯雪峰;区别
作者简介:崔谦,山西太原人,西北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毕业,现就职于西安欧亚学院。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0-0-02
现代文学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和历史阶段。革命文学于20年代末开始形成一种声势浩大的文学运动,支持这一观点的理论家、作家们开始积极地宣扬“无产阶级文艺”,认为文学的发展到了从“文学革命”向“革命文学”转变的历史阶段。到了三十年代初,左翼文学开始蓬勃发展。其中最为重要的成绩就是“左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立,从30年代开始加强了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的译介和研究工作,马克思主义文学以及文艺批评进而成为了最新进且最具影响力的文学批评,并在40年代出现了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代表的重要理论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革命文学与马克思主义文学两种文学思潮都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在党的领导下形成并发展的,但并不能简单地把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解为革命文学蓬勃发展之后的产物,二者之间实际上存在有明显的差异。通过对这两种文学思潮的代表成仿吾和冯雪峰的主要理论观点进行梳理分析,可以看出二者之间的区别。
首先,两种文学思潮的理论来源不同。作为创造社最负盛名的文艺理论家、批评家,成仿吾的文学观念的发生和发展可以被看作是创造社文艺观念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在成仿吾的批评文章中,《诗之防御战》可谓是最负盛名的一篇。文章中,作者对早期白话诗的理性色彩展开抨击,提出“我们要发挥感情的效果,要严防理智的叛逆”[1],文学作品应该自由地表现自我,自由地抒写真情实感。但是实际上,成仿吾对“表现说”的赞同是很有限的,他并不是神迷心醉地以西方浪漫主义思潮为知音,这与他创造社的同伴们是不同的。[2]他从不顾及郭沫若、郁达夫等人崇拜的西方浪漫主义作家或文论家,而是受到自然科学理性精神和法国现代哲学家基欧、德国艺术史家格罗塞的注重社会功利的文艺观念的影响,建立了自己“社会——审美”的文学批评观念,认为社会的价值是艺术之所以能够维持而且进步的原因。因此,他在文学的整体观念上非常重视创作中的理性作用,并在《国学运动的我见》《作者与批评家》等文章中表达了这一观点。首先,他认为作为立人处事的原则,每个文学家都要维持一种科学的信仰;其次,文学创作要求文学家抓住一个时代或把握一种生活的全部给予表现,那么就须依靠思理的作用,把内心的生活感受加以综合、概括,随后“做一番观照与批评的工夫”。再次,他劝文学家研究科学,以便更好地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复杂性。他认为这对小说、戏剧的创作尤为重要,它们很少能靠灵感冲动而成,必须贯穿理智的思考。结合以上论述不难看出,成仿吾与其他“五四”时期的文学家、批评家一样,他的文学观念的理论资源基本上来源于欧洲的哲学家、理论家。在此基础上,他将自己的文学观念结合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开始了对“革命文学”的倡导。
作为批评家的冯雪峰较早且较为系统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学主张,翻译了大量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这使得他从一开始就比较彻底地接受和理解了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文学主张,接受了其中关于文学内部规律的理论和美学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指导下进行文学活动。1928年,冯雪峰发表了他的第一篇批评文章:《革命与知识阶级》。文章在无形中回答了一个与现实有很强关联的问题:那就是如何确定现阶段文学的政治属性以及如何看待知识分子的地位与作用。即阐述了在“后五四文学运动”时期,文学应该“由什么人写”的问题。而在1940年发表的《论典型的创造——一个根本问题》中,冯雪峰跳出了传统的共性与个性的思考层面,联系创作经验去解释“典型艺术的社会生产法则”,阐述了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指导下,文学应该“写什么人”的问题。1946年,冯雪峰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以及中国的左翼文学实践创作放在一起进行了深入思考,写出了《论民主革命的文艺运动》这篇长文,系统总结了“五四”以来担负“民主革命任务”的新文学的经验。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到,就理论来源和文学思想的形成这个方面来看,以冯雪峰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的思想来源,是和成仿吾等人完全不同的。
其次,两种思潮对于文学的最终导向也并不相同。革命文学是在1927年突变的政治形势下发生发展的,由于当时马克思主义刚刚传入中国,倡导者们对于这种较新的理论的学习还不够透彻,加之受到了政府当局的迫害,情绪上比较激进,因此在没有对马克思恩格斯本人的理论进行一个深入而细致的了解,而是对已经发生了异变的苏联和日本的“左”倾机械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苏联“拉普”和“无产阶级文化派”的“文艺组织生活论”的影响之下特别看重文学的认识功能和宣传功能,认为文学可以左右和改变现实社会。因此在他们眼中,文学最终的导向是政治的附庸和工具。
就成仿吾的文学观念具体地来说,由于他受过西方自然科学的教育,并且热衷于“社会——审美”的哲学观念,因此他的文学观总的来说相对重视理性、注重文学与社会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他认为文学是以生活为基础创造的,因此最终要为生活服务。但这种“生活”是指透过我们的“情思”所认知的“日常生活”,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解释为何他在提出“表现说”之后又会提出这种功利的文艺观念。
马克思主义文学则是在左联成立之后慢慢兴起的一个左翼文学流派中的分支,它以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论著做为创作指导,倡导者们认为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既决定于经济基础,又决定于上层建筑核心部分的政治;文学反映现实,但对现实作用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在他们看来,文学虽然要为现实服务,但是最终还是要指向文学自身,要注重文学自身的艺术价值,这种观点,在冯雪峰1946年所作的《论民主革命的文艺运动》这篇文章中体现得最为突出。文章共分八个部分,其中重点在第二部分:什么是主要的错误。该部分用全文将近半数的篇幅重点回顾了“左”倾机械论和主观教条主义之下存在的错误,进而在第四部分极力主张革命的现实主义,二者一破一立,互相进行补充。特别是在文章的第四部分,冯雪峰明确提出了“主观力”的概念,即“文艺的主观力量”,在创作中要注重作家自身的创造;同时他也提出了“人民力”的概念,即在创作中要表现出人民在推进历史和变革现实过程中所表现的力量,具体体现为革命的要求、历史的方向和社会发展的本质。在此基础上,他认为革命的现实主义,实际上是“人民力”与“主观力”的统一,二者是主客观的关系,客观决定主观,是主观的渊源。并且二者是动态发展的,相互反映并相互转化。冯雪峰试图通过这一对概念的建立来深化对现实主义的理解,抵制之前对现实主义的错误认识和运用。就这个问题而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观点与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的观点是相互呼应的。
因此,无论是从来源上,还是最终的导向上,革命文学和马克思主义文学都有着质的区别,成仿吾和冯雪峰作为他们各自文学流派的代表人物,在他们有关文艺问题的论述中都清晰地体现出了这二者之间的差異。他们各自代表的两个流派也在复杂的左翼文学思潮中随着历史的前进各自发展,并对四十年代文学乃至于新中国成立三十年来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注释:
[1]成仿吾著,《成仿吾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85年1月第1版,76页.
[2]温儒敏著,《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42页.
参考文献:
[1]成仿吾著 《成仿吾文集》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85年1月第1版.
[2]冯雪峰著 《冯雪峰论文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6月第1版.
[3]司马长风著 《中国新文学史》(上、中) 昭明出版社 1980年4月第3版.
[4]温儒敏著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年10月第1版.
[5]李欧梵著 《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 新星出版社 2010年4月第2版.
[6]夏志清著 《中国现代小说史》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年7月第1版.
[7]钱理群著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7月第1版.
[8]童庆炳著 《文学理论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11月第4版.
[9]温儒敏编《〈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