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评析

2019-08-13李茁刘燕君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葡萄沟老乡葡萄

李茁 刘燕君

【教学背景】

教学内容

《葡萄沟》是统编本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课文是围绕爱祖国、爱家乡的主题来组织的。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的葡萄沟,那里出产水果,尤其是葡萄又多又好,葡萄干也很有名。本课重点围绕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而展开,使学生通过理解语言文字,对那里产生喜爱之情。

葡萄沟是个美丽的好地方,而新疆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是既遥远又陌生的,山上的梯田、五光十色的葡萄、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制作葡萄干的阴房都是学生极其想了解的。因此,葡萄沟所处的位置应该让学生知道,让他们知道在我国遥远的西北部有这么个美丽、热情、充满智慧的好地方,让学生产生向往之情。

学生情况

二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和思维能力,但上课注意力还很难完全集中,有意注意还未成熟,因而形象的教学手段、丰富的教学形式十分必要。此外,随着学生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增强,他们能用自己的方式学,喜欢大家倾听他们的见解和发现,喜欢和他人交流学习成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为学生提供施展特长、展示才能的机会。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能按自己的理解来读,按自己的方式来理解。基于以上分析,我采用了情境创设、组织讨论交流、相机诱导、以读代讲、开放课堂、课外延伸等教法,采用了自主学习体验法、合作交流探究法、相互辩论法、思维拓展图文结合想象法、品词赏句法等学法。《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运用这样的教法、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精神,提高学生品读、感悟和表达语言文字的能力。

在这节课前,我通过两个问题进行前测:

1.你们去过新疆吗?

2.对于新疆,你有哪些了解?

我班共有33名学生,1名学生的家乡是新疆,其余32名学生都没有去过新疆。而谈到对新疆的认知,班内仅有21%的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其中9%的学生知道新疆有葡萄和大枣,3%的学生了解新疆的服饰很鲜艳,还有9%的学生知道新疆人能歌善舞。

我校是戏剧教育特色校,我们将语文教学和戏剧教育相结合,为学生搭设语文实践的平台,而且学生也愿意尝试表演。

【教学目標】

1.复习巩固生字词语,强化多音字读音,继续学习书写“城、坡、客、收”四个生字,区分三笔折文和四笔反文。

2.多种形式读课文,继续学习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积累重点语句。

3.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产生对葡萄沟及祖国各地的向往之情。

【教学重点】

感受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教学难点】

知道葡萄干是怎样做成的。

【教学设计】

一、 复习词语,整体回顾,走进葡萄沟

1.借助中国地图,引领学生再次走进葡萄沟。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巩固复习词

语,整体回顾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借助中国地图帮助学生认识新疆,清晰地看到新疆吐鲁番葡萄沟的位置,同时感受祖国的幅员辽阔。】

二、多种形式朗读,品味词句,感受葡萄沟

1.复习第1自然段,感受葡萄沟水果丰富。

2.多形式朗读第3自然段,感受葡萄沟的五光十色,老乡的热情好客。

(1)借助图片,了解梯田。

观察图片,了解梯田。

朗读想象,把“话”变“画”,感受葡萄树枝叶茂密。

(2)读文想象,感受葡萄颜色多,非常美丽。

联系上文理解“五光十色”,读出葡萄美丽诱人,朗读展现,把“话”变“画”。

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引入资料,进一步探寻葡萄诱人的原因。

葡萄沟四周被高山围绕,夏季里,光照时间长达十二三个小时,昼夜温差大。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使这里的葡萄以“皮薄、水分大、甜度高”著称。葡萄不但颜色鲜艳,而且充满光泽,晶莹如珍珠。

训练表达,积累语言。

公园里的花都开了,有桃花、杏花、迎春花,_____________。

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_____________,处处欢声笑语,热闹极了。

【设计意图: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教学《黄山奇石》中,引导学生结合语境猜测“陡峭”的意思,初步尝试了结合语境理解词语。教学本课引导学生联系上文说说“五光十色”的意思,学生不难说出是颜色多的意思。这样有层次的指导与训练,帮助学生习得了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方法。】

(3)角色扮演,体会老乡的热情好客。

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抓住“准会”“最甜”“吃个够”,体会老乡的热情好客。

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感受老乡的热情好客。

情境表演,把“话”变“画”,表现老乡的热情好客。

【设计意图:我班33名学生中,有32人没有去过新疆,也仅有7名学生听说过新疆,大多数人对这里的地域特色、人文特点不了解。基于学情,在通过词句及课文插图感受老乡热情好客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真实情境中、在角色体验中深入感受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突破学生学习难点。】

3.学习第3自然段,了解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1)借助图片,认识阴房。

(2)观看视频,了解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3)了解特点,实际运用。

三、 训练表达,总结提升,赞美葡萄沟

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说说是否喜欢葡萄沟并说明理由。最后师生互读,整体回顾课文,发自内心地赞美“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四、 自主观察,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坡、城、客、收”这四个字。书写过程中引导学生区分折文和反文的写法。

2.教师范写,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3.集中点评,再次修改。

五、 利用资源,拓展延伸,为家乡代言

1.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向课文拓展延伸。

邀请班内维吾尔族学生介绍他眼中的家乡。

2. 开启“我为家乡代言”语文实践活动。

每位学生都了解自己的家乡,跟同学们进行交流分享。

【设计意图:我校是一所多民族学生和谐共融的学校。本班就有一位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小朋友,我认为这是很好的课程资源,所以我邀请他和他的家人为我们介绍他的家乡。从他们的介绍中,学生对新疆、对维吾尔族老乡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而且觉得更为真切,觉得他们就在我们身边,对新疆产生了无限向往之情,这也开启了“了解家乡,为家乡代言”的语文实践活动。】

【评析】

这节课上书声琅琅,李老师在朗读过程中,采用“以读代讲、以读代问、凭读悟情”的方法和各种激励手段,步步深入,促进学生的认识、情感和能力在读的过程中得到整体提高和发展。在课堂上,李老师没有过多进行朗读技巧的指导,而是引导学生通过看画面、词语比较等方法,把葡萄沟的美读得有滋有味;李老师带领学生在优美的情境和无限的遐想中丰富着内心的体验和情感世界,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独有的韵味。尤其是在理解热情好客的老乡时,李老师通过表演引导学生理解,不但带领学生感受了文本的人文内涵,陶冶了学生的思想素养和审美情趣,而且对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的培养都具有很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北京市东城区回民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

猜你喜欢

葡萄沟老乡葡萄
新语
荆楚老乡敲钟忙
《葡萄沟》教学设计
葡萄熟了
当葡萄成熟时
詹一刀
葡萄沟
偶遇鹦鹉
《葡萄沟》教学反思
我向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