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服务行业中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分析
2019-08-13唐煜胡思媛
唐煜 胡思媛
摘 要: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对快餐服务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认识到以往快餐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旨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实现莓派控制的智能餐柜的设计,提高快餐服务行业的服务质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推动行业稳步发展。
关键词:快餐 服务行业 人工智能 技术运用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5(a)-0080-02
在现代社会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中,人工智能技术作为计算机产业中的重要分支,通过智能机器执行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内容,例如,通过人工智能可以进行判断、推理、识别、学习等。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可以充分展现自主性、数据性的特点,实现对操作技术的综合运用。伴随现代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家庭的生活模式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快餐成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在快餐领域中,可以有效解决快餐企业过度依赖员工的问题,通过快餐信息的整体、推送以及量化服务等,提高快餐行业的发展效率。因此该文研究中综合当前外卖市场的状态和市场相关智能餐柜的缺点,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设计了这款智能餐柜,为快餐行业的发展注入新思路。
1 外卖送餐行业面临的问题
1.1 交通隐患
在现代快餐行业发展中,促进外卖行业的发展,但是,在送餐的过程中存在着配送人员务实交通秩序的问题。首先,一些外卖小哥在快餐配送中受到配送时间的限制,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在最大化,出现了闯红灯、逆行以及随意变道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增加了交通安全的隐患,而且也会外卖小哥自身安全带来影响。其次,由于大部分城市路段无非机动车道,外卖配送中出现电动车与机动车抢道的现象,增加交通安全隐患。
1.2 用户体验问题
结合当前外卖配送的特点,存在着用户体验差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在外卖配送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隐患问题。例如,用户在订餐之后,1~2h不能收到餐品,影响用户的体验。而且,在送餐行业中,缺少针对性的规定,行业缺少安全统一规范,一些送餐人员不能对餐品品种、送餐时间以及送餐的问题进行合理把控,降低人们的体验性,而且,在这种送餐背景下,也会对食品安全带来影响,影响快餐行业的发展需求。
2 人工智能外卖柜的设计原理
2.1 工作流程
伴随现代快餐服务行业的发展,外卖送餐满足了人们的基本需求。但是,在送餐员送餐中,当外卖员即将达到目的地时需要通知客户下楼取餐,当客户达到之后才可以赶往下个目的地,在这种送餐背景下不经增加了外卖小哥的等待时间,而且也增加了安全隐患,降低了快餐外卖配送的效率,无法实现快餐外卖行业的创新发展[1]。
2.2 智能餐柜的原理
通過智能餐柜的设计,当送餐员达到会自动的位置时,可以通过直接扫描二维码的方法打开柜子,实现外卖的保存。当送餐员关闭外卖柜子之后外卖柜会自动检测温度,控制外卖柜的温度进行加热、降温处理,智能系统会将信息发送到订餐人手机上,有效减少了派送时间,提高配送效率。
2.3 智能餐柜的产品分析
该智能餐柜是一款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点餐的智能外卖存取设备。其旨在实现顾客在微信平台上点餐下单,由快递员送至智能餐柜,向顾客发送取货码,顾客取餐的功能,大大减少了顾客的等餐时间以及增加外卖小哥的效率。
3 快餐服务行业中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
3.1 快餐服务的订单管理
在快餐服务行业发展中,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可以实现订单有效管理。人工智能系统通过可以实时接收订餐订单,之后对订单信息进行整合,将相同时间段内的订单及菜品逐一记录,减少快餐企业服务人员的工作量,而且,订单系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可以实现对订单顺序的有效调整,减少顾客的等待时间[2]。
3.2 原材料的管理
伴随快餐行业的发展,在人工智能技术使用中,可以实现原材料的有效管理。通常状况下,原材料管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快餐制作中,人工智能设备可以根据原材料的数量以及备料状况,制定原材料的采购计划,以保证原材料品种、数量的适合性。第二,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中,可以实现对原材料的监测,保证原材料的质量。第三,人工智能系统可以提醒工作人员做好库房卫生的清洁,并定期进行原材料的检查保证快餐的安全性。
3.3 明确外卖点单流程
由于快餐行业的发展,推动了外卖产业的创新。外卖行业中,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可以设计外卖点单流程,以满足用户的订餐需求。通常状况下,在人工智能的外卖点单流程设计中应该做到:第一,用户通过微信注册,可以登入到订餐界面进行典藏。第二,在外卖点单流程中可以进行信息的修改、增加及删除,提高订单处理的有效性。第三,在外卖点单系统设计中,会结合用户的需求进行订单处理,之后通过配单、送单等流程,分享顾客的评价以及分享价值,以实现智能订单、点餐支付的最终目的[3]。
3.4 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餐柜中的设计
在快餐行业发展中,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可以针对快餐外卖行业的特点,进行智能餐柜的设计。智能餐柜是一款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点餐的智能外卖存取设备。其旨在实现顾客在微信平台上点餐下单,由快递员送至智能餐柜,向顾客发送取货码,顾客取餐的功能,大大减少了顾客的等餐时间以及增加外卖小哥的效率。通常状况下,在智能餐柜设计中应该做到以下内容。
3.4.1 保温制冷系统的设计
该智能餐柜区别于快递柜与超市存取柜的一大特点即具有温控系统。甚至可以做到在餐食未到,可通过后台进行提前调节柜子的制冷或保温功能,当餐食到达时,柜子已处于所需要的温度。柜子的温度分为两种制冷和保温,如果温度超出范围,则温控系统自动调节温度,使其达到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当柜子没有处于工作状态时(后台没有给其安排存取任务),柜子处于待机状态;在非工作时间即夜晚到凌晨的某个时间内处于停机休息状态,以及在某个时间段柜子处于紫外线消毒状态。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充分的节约资源、降低柜机的工作强度记忆使得顾客的餐食处于健康安全的环境。其保温制冷功能,比如寒冷冬季的一份美味冒菜,按我们现在外卖送达业务来讲,这份餐食送达用户手中时温度已凉了一半甚至更多,我们这款智能餐柜在外卖人员送达餐食放至餐柜箱的那刻,自动根据所点商品选择保温温度(或制冷温度),从而保持了餐食的最佳口感[4]。
3.4.2 超大红外液晶显示屏与扫码区
该智能餐柜携带超大红外液晶显示屏,其分为广告区和扫码取货区。广告区是广告播放,由于顾客在取餐时会条件反射地关注屏幕上的广告,因而广告宣传效果会很理想,则可以吸引广大商家在柜子上投入广告来达到他们的宣传目的。对于廣告我们采用轮流播放,这样达到顾客不会视觉疲劳的效果,也可以增加广告投入量,从而增加收入。根据后台的操作我们可以实现远程更新广告视频等,大大地提高了效率。扫码区不会跟随广告区一起变化,采用静态模式,这使顾客很容易知道在哪里扫码取货。在扫码区还设置可根据取货码取货设置,这样的多样性给顾客更多的选择。
3.4.3 组装式餐柜
该智能餐柜的存储柜属于可组装式餐柜,根据餐柜放置区域的人口数量以及点餐量的变化可以选择增加或减少餐柜数目来调节餐柜的使用量,使得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减少资源浪费。智能餐柜采用镀锌板和粉末喷涂,内腔隔层,304不锈钢材质,完全符合国家安全标准。除此之外,还采用单箱加热模式,单个柜子运用草帽灯珠照明,供电电源为DC24V。主板和锁板分体设计,便于维护、降低故障[5]。
3.4.4 影像采集系统
餐饮行业关于O2O的探索中,团购和外卖是常见的模式,实现的是简单的传递和接收,对于用户产品的安全性尚未进行足够多的考量。为了解决和避免顾客取错餐或者快递员投放出错所带来的种种纠纷,该智能餐柜带有摄像头实时影像记录,将视频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本地保存,也可实现远程调用影像[6]。
3.4.5 传感技术和实时报警
传感器技术也是智能餐柜的核心技术之一。当顾客或者外卖小哥取餐或者放餐后忘记将柜子关上,则会对柜子的使用造成一点的浪费,减少送餐高峰期不必要的等待,或者增加了顾客食物的危险性。为解决这个问题,采用箱门检测技术,自动检测箱门开启或关闭状态,实时反馈数据。采用了新一代的门控板,可自动开启储物格门。自有自锁门机构,用户取走商品后,门会自动关闭。发送开柜指令后,对应格口会有蓝色的LED灯闪烁,提醒用户取走商品。若超过一定时间发现箱门没关则会发出报警声,后台会将柜子没关的信息发送给顾客或外卖小哥的手机上,提醒其关门。且实现柜子每次只能打开一个柜子的事件,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没有关箱门的事件发生。另外,如果出现餐柜断网以及停电时,则餐柜与后台都会收到报警信息。餐柜断网会在显示屏中显示餐柜故障,提醒外卖小哥和顾客此台机器有故障,后台会提醒工作人员机器故障,请及时安排工作人员维修。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快餐服务行业发展中,为了实现人工智能技术使用的有效性,应该结合快餐行业的发展特点,进行智能系统的开发,以实现快餐行业的运行及稳步发展。通常状况下,在快餐服务行业发展中,为了实现人工智能技术使用的有效性,应该通过快餐服务的订单管理、原材料的管理、明确外卖点单流程确定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餐柜的设计等,实现智慧技术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薛海霞,于静,宋子骥.人工智能技术在快餐服务业中的应用[J].经济问题,2018,467(7):73-76.
[2] 罗伯特·鲍尔德.人工智能——自驾时陪你消遣时光的“密友”[J].商学院,2017(Z1):104-105.
[3] 杨妮.美国新闻业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分析[J].新闻知识,2018,408(6):62-66.
[4] 张泽霖.关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分析[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2X):6.
[5] 王志宏,杨震.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及未来智能化信息服务体系的思考[J].电信科学,2017(5):1-11.
[6] 吴勇毅.人工智能机器人引领科技融合创新[J].上海信息化,2017(1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