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牡丹江流域水资源及水质状况特征分析

2019-08-13潘保原宋男哲

科技资讯 2019年13期
关键词:水环境水资源

潘保原 宋男哲

摘  要:收集了牡丹江流域的水资源数据,对牡丹江水资源现状进行了评价,采用“水紧缺指标”,进行了流域水资源短缺现状识别,得出牡丹江流域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采用单项污染指数评价法对牡丹江流域2000年以来的水环境质量进行了分析评价,结合面临的水资源、水环境问题和水污染特征,对牡丹江流域水环境治理提出了合理性建议,促进牡丹江地区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牡丹江流域  水资源  水环境  污染特征

中图分类号:TV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5(a)-0078-02

1  研究区域概况

牡丹江是松花江第二大支流,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牡丹岭,河流呈南北走向,全长726km,流域总面积为37023km2。

2  牡丹江流域水资源现状评价

牡丹江流域受地理位置和地形等因素影响,降水量地区分布很不均匀。

2.1 水资源变化趋势

牡丹江流域4个控制单元2005—2015年水资源总量统计结果见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各控制单元水资源量逐年升高,“十二五”以来,流域水资源量有下降趋势,但2013年牡丹江流域遭遇百年一遇洪水,流域水资源量增加显著。

2.2 水资源时空分布

时间分配上很不均匀。牡丹江流域由于受大陆性气候季风气候条件及其特定的地理位置、地形条件的影响,地表水年际变化较大年内不均,冬季受高压控制,寒冷雪少,历时较长;一般6月份才开始进入雨季,7~9月为降雨全盛时期。正常年份水量主要集中在6~9月,占总径流量的70%以上。

地区分布不平衡。牡丹江流域水资源在地区间的分布差异显著,南部的海林市、宁安市水资源量比北部的市区和林口县水资源量大的多,如图2所示;人均水资源量和单位GDP水资源占有量各县市和市区差异显著,如图3。

总体来说,牡丹江流域水资源在时间、地区分布与土地资源分布和工农业发展布局上很不一致,工业发达地区水资源量相对较少,而构成的经济主体恰恰又都是高耗水为主的重化工行业部门,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已成为制约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2.3 牡丹江流域水资源短缺现状识别

采用“水紧缺指标”作为评价标准,牡丹江流域控制单元进行评价,2005—2015年期间,牡丹江市区为极重度缺水;宁安市和海林市为不缺水,林口县从2010年开始为轻度缺水。

(1)水资源量分布与人口、经济发展不适应。

牡丹江市区水资源量仅占总量的3.09%,而人口占39.61%,GDP占45.48%,水资源量与人口和经济发展不平衡,严重阻碍了区域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更是加剧了市区控制单元的水资源短缺现象。

(2)水环境污染风险增加。

每年到雨季,由于水土流失造成水源地江水中泥沙大量增加,增加自来水处理难度,使水厂处理能力下降20%~40%,进而影响城市供水。随着水源地上游宁安、海林两市经济的发展,污染物入江量将会逐年增加,水环境质量恶化趋势令人担忧。

(3)水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

牡丹江市、海林市、宁安市及林口县城区供水主要取自江河地表水,无大型蓄水工程调蓄。由于天然径流年际、年内分配不均,致使城区用水在枯水年或枯水季节不能按需取水,供水难以得到保证。

(4)水资源管理体制欠缺。

牡丹江市城市水资源管理体制表现为条块分割、相互制约、职责交叉、权属不清无法实现统一管理和优化调度,也无法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集约利用。

3  牡丹江流域水质评价

牡丹江在2000—2010年为有机污染河流,主要污染物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湖、库),多数断面不能达到水体功能区划要求。2008—2010年,牡丹江干流為轻度污染,2009年干流消灭了劣Ⅴ水体。通过对2000—2010年近10年各类水质比例变化趋势分析得出,牡丹江Ⅱ-Ⅲ类水质比例呈波动变化,到2010年有所升高;Ⅳ类水质比例呈波动变化,2010年比2000年有所降低;Ⅴ类水质比例呈波动变化;劣Ⅴ类水质比例呈波动下降。

“十二五”期间牡丹江水系水质为优,但流柴河大桥、大山咀子断面个别年份水质污染相对较重,达到Ⅳ水体标准,主要超标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总磷。

4  污染特征分析及治理建议

4.1 水污染特征

(1)以有机污染为主。

牡丹江从源头到出境处,全段水质呈有机污染类型,各断面主要污染物为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有机污染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染、面源污染和工业污染。

(2)受季节影响,枯水期和丰水期水质较差。

牡丹江冬季河流冰封期长达5个月。在河流冰封期间由于有机污染物降解作用缓慢,自净能力下降,使有机污染物有更大范围的污染和较强的污染强度;各种污染削减措施由于气温较低,存在去除率下降的问题;河流冰封时往往是枯水期,河流流量较小,水质较差。

丰水期的雨水季节,暴雨径流会将农田中的农药、化肥、有机质、村落垃圾、生活污染等面源污染物带入牡丹江,使水质下降。

4.2 治理建议

针对牡丹江水环境问题,从水污染特征、主要污染源减排、面源综合整治及水质保障出发,根据牡丹江市城市发展目标和总体规划要求,结合各控制单元经济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要求及区域产业结构特点,以流域面源污染综合整治,重污染支流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恢复,产业结构调整,水资源科学调控,环境监管提升等措施,秉承“以支促干”的治污理念,依照“一河一策”治污模式,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创建生态宜居、和谐幸福牡丹江。

参考文献

[1] 周丹卉.辽河流域水环境现状与污染特征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5(6):208-210.

[2] 许琳娟,褚俊英,周祖昊等.松花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特征分析[J].水资源保护,2012,28(6):55-58.

[3] 李兆炜.灞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特征[J].化工管理,2017(9):240.

猜你喜欢

水环境水资源
水资源平衡调度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水资源(部级优课)
浅谈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
水资源经济学发展研究——评《水资源经济学》
长春市开展水资源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建设
隧道工程与水环境的相互作用
关于藻类在水环境保护中的利用分析
实施天顶湖水环境容量总量控制必要性的分析
水域下游平原地区水乡特色县水环境治理的瓶颈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