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
2019-08-13沈静
摘 要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本文阐述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当前高校志愿服务的现状,提出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推进高校志愿服务的建议。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志愿服务
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新时代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它明确提出,要“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等。大学生是志愿服务活动的主力军,而志愿服务又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和阵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志愿服务活动,使大学生在服务过程中获得教育,有利于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结合,同时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
1志愿服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志愿服务活动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和社会意义越来越被认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在志愿服务中发掘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1志愿服务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志愿服务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发大学生内在的精神潜能,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1.2志愿服务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
课程灌输作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需求。志愿服务活动在给大学生提供服务他人机会的同时,更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得以拓展,使大学生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体验式教育,学生既可以切身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又可以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
2志愿服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对志愿服务活动的认知及其思想教育引领不足
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前期一般对活动内容进行主要宣传,对活动的意义等宣传不够,后期一般欠缺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总结,导致大学生在参加志愿服务过程中更多的是以自身情况为出发点考虑问题,比如结交新朋友、完成实践考核、满足好奇心和虚荣心等等,并没有完全领会志愿服务活动中所体现的志愿意识和服务精神对自己和社会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无法达到实践育人的预期效果。
2.2志愿服务缺乏专业培训与指导
志愿服务是需要志愿者掌握一些基本技能的。目前高校志愿服务的培训还不够系统,培训不够深入。此外,多数学校缺乏志愿者培训经费用以支持志愿者的学习培训工作。
2.3志愿服务较少结合专业特色,难以发挥学生专业优势
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服务的类型也非常丰富。当前志愿服务类型主要有社会公益类、健康教育类、社会经验类等。然而,当前志愿服务活动主要还是提供一定的社会服务,结合相关专业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不够丰富,学生的专业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2.4志愿服务缺少完善的管理体系
目前高校的志愿服务活动一般由团委或者志愿者协会负责开展,对于高校志愿者服务的管理和评价都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法律保障都不够完善,缺乏针对性较强的法律保障和制度规范。
3思想政治教育推进高校志愿服务的對策与思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志愿服务作为其重要载体,应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视域下,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通过长期的实践教育发挥对于人才的培养价值。
3.1加强志愿服务精神的宣传
高校应在校园内挖掘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大力普及志愿服务精神。利用好各类宣传平台,加大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推广和典型人物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志愿服务精神,营造广泛参与、积极向上的校园志愿文化氛围,从而引导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了解、认可并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中来。
3.2增加学生志愿服务的多样性
当前形势下,应将符合新时代青年学生特点、时代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志愿服务中,不断创新文化志愿服务项目。要充分利用大学生在志愿服务方面的文化优势,用专业知识充实服务内容,通过开发出符合大学生特点、体现大学生价值的智慧服务、信息服务以及技术服务等内容,增加志愿服务的多样性。
3.3健全志愿服务管理体系和法律保障机制
在志愿服务的管理过程中,学校应构建完善的志愿服务管理体系,建立法律保障机制。可以依托网络资源,实现志愿服务工作的系统化和信息化。通过建立公开的网络志愿服务平台,发布志愿服务活动信息,接受志愿服务反馈,帮助志愿服务系统化信息化管理,从而提高志愿服务的宣传力度。
最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把握十九大报告中“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方向,进一步完善学生志愿服务体制机制建设,构建推动学生成长的育人网络,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作者简介:沈静(1988-),女,汉族,江苏金坛人,现供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 宋镠洋,李妍.把志愿服务引入思政课堂——论信息化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才智·Ability And Wisdom,2018.
[2] 王筠榕.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路径创新[J].山东青年,2017.
[3] 严慧敏,许益锋,陈鸿佳.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特点与新时代发展趋向[J].思想理论教育,2018.
[4] 夏祥慧,肖鹏,韩丹凤.大学生志愿服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分析[J].中国市场,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