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9-08-13石瑶郑睿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16期
关键词:轨道交通人才培养

石瑶 郑睿

摘 要 我校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以满足华东地区轨道交通建设需求为出发点,在新工科背景下,构建以“工本位”办学理念的专业课程结构,力争全面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关键词 轨道交通 信号与控制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我校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是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基础上开设的新兴专业,专业体系构建体现了新工科的人才培养特色和学校“工本位”的人才培养方式,主要培养与轨道行业相对接的优秀工程型人才。

1“工本位”办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意义

人才培养模式是依据本专业的教育目的、理念、培养目标,按照一定的工作流程,采取一定的方法向受教育者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综合能力及整体专业素质,使其达到预期培养标准的一种相对固定的组织框架和运行方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及实现组合这种结构的方式,以学生就业为中心,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工作实训能力。

2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内容

在新经济形势下,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蓬勃兴起,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紧紧把握时代脉搏,迫切培养需要新形势下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2.1课程体系建设

组织本专业教师人员参观本地区轨道交通行业相关单位、企业,进行实地考查、调研,借鉴相关行业、同等院校专业建设的经验,确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通过与培养目标相符的实践专家的反复商讨、讨论,分析得出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企业工业自动化、城市(际)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领域开发、生产、管理、维护、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工作,培养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在确定学生工作领域的基础上,确定专业工作任务和学生所需的职业综合能力,把工作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设置相关专业课程,完善专业的课程体系。

2.2培养方式

基础知识掌握与否决定专业知识的把握程度,因此,在传授知识时需要强化基础知识的讲解,加强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时刻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诸如月考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督促学生自学,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研究课程体系中的各个课程的属性和课程之间的相关性,依托学校现有的专业实验室条件,增加学生理论课程中的实验课时,适当增加课程中的实践实训环节比例,如表1。同时,加大学生轨道交通行业相关资格证书的培训力度和相关证书获得率,强化学生获取专业知识能力、专业技能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工程素养,锻炼学生工程实践、工程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实践、理论知识应用能力。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建立具备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教学团队,在轨道交通行业相关企业进行岗位顶岗实习,根据岗位进行能力培训。同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本专业相关培训和进修活动,加强专业师资团队建设。通过一些专业培训活动、实践项目、专业会议,拓展教师知识视野,增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在科研能力培养方面,学校提供图书馆、教学资源、加强校企合作、开放校内实训基地,开展省级、校级创新创业科研活动、教学改革活动,鼓励教师和学生申报相关课题,提升认知水平和科研能力,强化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与人交际的能力,如表2。

3应用前景

为解决城市中拥堵问题,各个地方综合交通系统建立起以城市轨道交通为骨干的交通系统,轨道交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截止至2018年12月,我国已开通地铁、轻轨的城市达35个,运营里程达5700公里,我国轨道交通呈现出开通新线的高峰,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乘坐轨道交通出行。

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需要更多的高级技能人才,2019年南京有12条线路同时在建,并且在未来五年内陆续开通,为满足区域轨道交通建设行业的人才需求,需要加快培养轨道专业人才,提升人才培养素质。我校城市轨道交通信號与控制专业秉承“工本位”的办学思想,以学生工作就业为本,依托学校和行业相关资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校内外实训基地、专兼职教师、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等相结合,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基金项目:教改项目: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2017年教改项目《新工科背景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工程型人才培养的研究》,项目编号:2017JG005Y。

作者简介:石瑶,男,讲师,研究方向:自动化。

参考文献

[1] 史静,任东峰,李学平等.“新工科”背景下工程能力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科技视界,2018(03).

[2] 屈霞,韩学超,万军.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07):79-80.

[3] 党晓圆,汪纪锋,马冬梅等.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优势专业建设与探索[J].科技与企业,2016(04):182-183.

猜你喜欢

轨道交通人才培养
轨道交通产品CE认证论述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分析
高速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国外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简述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基于CAN的冗余控制及其在轨道交通门禁环网中的应用
城市轨道交通联调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