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生活高质量的逻辑起点与关键路径
2019-08-13刘兴远
刘兴远
中共江苏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确定“人民生活高质量”发展目标,并将之作为“六个高质量”之一,深得民心,振奋人心。人民生活高质量,既是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起点,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和落脚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转化,既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也意味着人民生活正在进入以高质量为基本特征的新时代。本文在探究人民生活高质量新内涵的基础上,具体剖析江苏取得的新进展,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江苏率先实现人民生活高质量和高水平全面小康目标提供参考。
一、人民生活高质量的新内涵与历史必然
人民生活高质量,是一个相对和动态的概念,随着发展阶段的演化而演化,集中体现了时代发展、社会发展的进步状况,是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人民生活高质量,是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深刻、生动的体现和诠释。
1.内涵与特征
“生活质量”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1958年出版的《丰裕社会》一书中,该书认为生活质量是指:“人的生活舒适、便利的程度,精神上所得的享受和乐趣。”此后,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对生活质量的内涵、测定方法及指标体系做了大量研究。如罗斯托将经济发展过程分为六个成长阶段,即“传统社会阶段、准备起飞阶段、起飞阶段、走向成熟阶段、大众高额消费阶段和超越大众消费阶段”,其中“超越大众消费阶段”就是“追求生活质量阶段”,这一阶段人们在休闲、教育、保健和社会保障领域的花费将增加;OECD国家建立的生活质量指数,涵盖居民住房、收入、工作、社区、教育、环境、政府管理、健康、生活满意度、安全和工作生活平衡度共计11个领域、24个二级指标,对各国居民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的人类发展指数,由健康长寿的生活、知识的获取和体面的生活水平三个方面的指标组成;中国社会科学院构建了由收入、生活成本、医疗保障、生活环境、生活节奏及生活便利程度满意度等主观指标和人均财富、通胀率、绿地面积等客观指标组成的城市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国家统计局先后制定了小康生活质量量化标准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以上研究成果,体现了不同发展阶段人们对生活质量内涵与外延的理解和认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人民生活也进入了新时代。笔者认为,人民生活高质量是一个多层面、多维度的结构体系,反映了居民从较低生活质量标准向较高生活质量标准的演变,是人民生活随着时代进步逐渐提升的过程,具体包括物质生活更丰裕、政治生活更民主、精神文化生活更丰富、社会生活更有保障、生态环境更美好等内容。其中物质生活是人民生活高质量的基本保证,政治生活、精神文化生活、社会生活、生态环境反映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和共享程度,是人民生活高质量的基本内核和主要标志。
人民生活高质量应当具有以下主要特征:一是多样化。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向往越来越广泛、越来越丰富,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有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二是递进性。马克思曾指出人有“生存、享受、发展”等方面的需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种。这表明,人的需求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不断发展的,旧需要的满足往往意味着新需要的产生与追求。人民生活高质量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三是均衡性。人民生活高质量时代,就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民生福利均衡发展和公平享受,在共建共享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共享发展成果的前提是全体人民参与共建,共享是保证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由之路,共建与共享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割裂。
2.历史必然与现实抉择
人民生活高质量,是现代化进程的根本目标。纵观世界发展经验,一个国家和地区在推进现代化过程中民生发展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发展总是相伴相生,民生大发展则标志着现代化发展进入了成熟阶段。如美国在1776年独立后开始推进以工业革命为核心的经济发展,到一战前夕其工业产值已超过英国、法国和德国的总和,随后建立基于公共服务原则的现代预算体系,开启了民生发展时代。自1960年完成第一次现代化以来,美国民生显著变化,2017年人均预期寿命達79.5岁,82%的人居住在城市,79.4%的就业人口从事服务业,互联网网民占总人口的比重达76.2%,人均国民收入达58270美元。相反,拉美一些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注意民生发展,导致贫富悬殊、社会分裂,最终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中东一些国家长期漠视民生问题,由此诱发“民生缺失陷阱”,造成社会矛盾不断积累,政治秩序危机四伏。由此可见,民生问题是现代化中的核心命题。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要让人民在现代化建设中共享发展成果,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民生活高质量,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标准。改革开放后,我们党确立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则做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部署,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建设”到“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到“基本实现现代化”,顺应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渴望,体现了人民从“追温饱”“追收入”到“求美好”“求环保”,从先富到共富的追求和希冀。当前影响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突出因素主要集中在民生领域,不少民生短板亟待补齐。江苏冲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突出“全面性”“广覆盖”“高质量”,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和宽裕。只有更好满足了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让人民群众享受到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物质和精神福祉,全面小康的目标才算真正实现,全面小康才能得到人民的认可,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人民生活高质量,是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高质量发展从理念看,是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的发展;从途径看,是依靠科技创新、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发展;从效果看,是使供给和需求更加平衡、资源要素配置更加高效、经济结构更加优化、收入分配更加公平、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的发展。归根到底,高质量发展就是破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难题,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推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因此是否有利于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是检验发展质量和效果的试金石。就江苏而言,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2018年人均GDP按当年汇率折算为1.74万美元,正处于由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攀升的稳态过渡期。这一发展阶段必然要求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点,要从强调“从无到有”转为强调“从多到好”,从强调“多和快”转为强调“好和省”,要围绕消费需求快速扩张和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新变化,着力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努力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新需求。
二、江苏人民生活高质量的新进展与突出难题
近年来,江苏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围绕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不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在民生重点领域持续发力,民生改善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既有“量”的增加,又有“质”的提升,人民生活高质量呈现良好开端,但民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1.民生改善的厚度增强,但破解供需失衡难
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经济实力显著提升,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发展质态不断改善,为增进民生福祉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2018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9.2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7%;人均生产总值11.5万元,位居全国各省区第一;全社会劳动生产率达19.48万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为43.8%,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2.8%,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58.8%,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57.8%,均比前几年有不同程度提高。城乡一体化稳步推进,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定居和就业。2018年末,全省城镇人口5604.1万人,城镇化率69.6%,与2015年相比分别增加298.3万人和3.1个百分点。在供给体系质量效率提高、人均收入水平和城镇化水平上升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居民消费正由生存型转向发展享受型,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居民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2018年,全省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5.8%,比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高33.9个百分点;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007元,比2015年增长21.7%;恩格尔系数26.1%,总体上步入富裕阶段。目前服务消费占全部消费的比重约为50%,居民消费升级态势显著。
应当看到,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逐步显效,有效供给不适应需求总量和结构变化的情况有所好转,但仍存在供给侧产品和服务升级不足、低端消费品和服务严重过剩、中高端供给能力不强等问题,高质量产品和服务难以满足公众日益升级的多样化、精细化、高品质的消费需求。其根源主要在于经济发展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城乡结构及创新力、竞争力方面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充分,2018年江苏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为51.0%,而浙江、广东分别为54.7%和54.2%,2016年世界平均水平达65.1%。传统产业仍占很大比重,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三新经济”增加值所占份额不到三成,科技含量高、质量高的产品不多。在传统消费热点对消费品市场拉动力减弱的情况下,新的消费热点亟待培育,网购和境外消费大大分流了本地实物消费。
2.民生改善的温度提升,但破解改善财富分配难
江苏聚焦富民主题,出台“富民33条”,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居民“口袋”更加充实,居民增收渠道趋于多元化。2018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096元,与2012年相比年均名义增长9.2%;其中工资性收入21948元、经营净收入5386元、财产净收入3746元、转移净收入7016元,分别年均增长9.2%、6.7%、12.0%和10.2%。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年突破4万元,2018年达4.7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年突破2万元,达2.1万元。农民收入增速连续多年超过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倍差由2012年的2.37:1下降到2.26:1,是全国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全省居民高低收入组收入之比由2013年的9.04:1缩小到2018年的8.02:1。2018年,全省人均收入6000元以下低收入農户中,共有26.8万户、67.5万人实现脱贫,244个省定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8万元。
尽管居民收入保持了稳定增长,但进一步提升经济增长含金量、改善财富分配和收入结构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一是居民增收难度较大,居民收入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不够强。2011—2018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物价因素后的实际年均增速为7.9%,而同期人均GDP年均增长9.9%,居民收入增长总体上滞后于经济增长。二是经济增长“含金量”偏低、劳动者报酬占比不高。2018年,江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GDP之比为33.1%,低于全国43.7%、浙江46.5%和广东41.4%的水平。2017年,江苏劳动者报酬占初次分配的43.6%,低于浙江46.8%、广东48.6%的水平。三是收入结构不合理,来源渠道相对单一。2018年,江苏城镇居民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分别比浙江低39.2%和29.9%。四是城乡和区域之间、不同行业和收入群体之间的收入绝对差距仍在扩大。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农民收入高出2.09万元,到2018年高出2.64万元。苏北部分区域收入水平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7年,江苏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43002元,是最低的农林牧渔业39463元的3.62倍。2018年,高收入户收入达79953元,是低收入户收入的8.02倍。五是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每年还有一定数量的低收入人口返贫。
3.民生改善的广度扩展,但破解结构性矛盾难
在就业领域,就业比较充分,全省城镇新增就业连续14年每年超百万人,2018年城镇新增就业153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4.4%,城镇登记失业率2.97%。虽然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但由于城乡二元结构仍然存在、劳动者生活成本和就业预期的提高,“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就业总量压力较大,最近每年全省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数量有60万人左右,同时随着“机器换人”的全面推进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用工需求呈现下降势头。“用工荒”是由于职业教育不足引起高技能劳动者短缺,不能满足结构调整对高素质高水平劳动者的要求,而低技术“空岗”现象普遍。
在教育领域,教育改革继续深化,基础教育质量稳步提升,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持续推进,教育现代化成效明显。2018年,全省普通高校在校生突破2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8.3%,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9%以上,超过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16—64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达11.3年。但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与配置不均衡问题突出,中小学课外负担重、择校热、天价学区房、入园难、农村教育资源匮乏等问题普遍存在,普通高中升学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教育均等化水平还不能让人民群众满意。
在医疗卫生领域,积极推进“健康江苏”建设,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不断提升,分级诊疗格局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15分钟健康服务圈日益完善,全省有三级医院161家,每个县(市)都有一所较高水平的二甲医院,卫生机构拥有病床由2012年的33.3万张增加至2018年的49.1万张。主要问题是看病难、看病贵现象依然存在,优质医疗资源短缺、分布严重失衡,80%的三级医院集中在地级以上城市,农村地区相对稀缺。2018年,江苏每千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6.1张,低于德国8.2张、日本13.7张、韩国10.3张的水平。
在社会保障领域,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2018年全省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参保覆盖率超过97.8%,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省定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35元。但仍然存在保障水平较低、城乡间公平缺失等问题,社保制度面临老龄化、人口流动和收入分配不平衡方面的挑战。如养老资源供求矛盾突出,江苏自20世纪90年代进入老年型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深,2018年全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682.6万人,比2010年增加425万人;占总人口的20.9%,提高4.9个百分点,而老年照护服务的保障制度还不健全,养老院利用率不高,老年农民的平均养老金偏低,经济保障和社会化照护服务投入资源不够。
三、推进江苏人民生活高质量的关键路径与对策
人民生活高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综合性、全局性和复杂性特点。必须准确把握新时代民生发展的新方位、新坐标,围绕人民生活高质量目标要求,找准切入点、瞄准突破口,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精准施策,增强优势、补齐短板,多措并举、多点给力,推动民生供给和民生需求全面升级,真正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强起来。
1.夯实“根基”,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最大支撑
民生与发展之间相辅相成、互促共进。一方面,经济发展的程度决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越高,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就越牢;另一方面,保障和改善民生能够极大地提高人民的文化、思想和身体素质,改善民生的力度越大,创造的有效需求就越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就越足。当前人民生活高质量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民生与发展之间尚未实现良性循环。为此要在继续推动经济发展、做大财富“蛋糕”的基础上,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使经济体系提供更多高效高质的产品和服务、更多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更多环境友好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显著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经济质量优势,以高质量发展的绩效来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要以经济保持中高速、产业迈向中高端、收入攀上中高等为目标,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把产业做大做强,提升产业的附加值和劳动生产率,推动产业向质量提升、绿色低碳、服务优化、品牌高端等方面发展,使财富创造力、居民收入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走出一条追求经济发展质量、减少资源能源消耗的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发展道路。
2.厚培“动源”,把创新创业创造作为关键途径
人民生活高质量基点在创造,着力点在创新,突破点在创业。要以创新创业创造理念为引领,在创新创业创造上实现“三创融合”,使“三创”成为一种价值导向、生活方式、时代气息,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业创造发展活力,为人民生活高质量添加新动力、打造新引擎。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大限度吸收一切创新要素,形成一批前瞻性、原创性、标志性的科技创新成果,加快培育和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新产品以及新型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服务业,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积极构建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城乡的就业服务网络,最大限度地激發全民创业潜力,释放创业活力,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形成人人忙创业、家家能致富的生动局面,发挥创业的就业倍增效应,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使尽可能多的劳动者走上创业致富的快车道。充分发挥人民的创造性,全面激发创造力,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持续释放人民生活高质量的无限活力。
3.聚焦“短板”,把化解结构性矛盾作为有力杠杆
民生结构性问题是当前民生领域存在的突出矛盾,不仅体现在民生领域的每一个具体领域,而且不同民生问题之间也存在结构性矛盾,凸显出民生领域存在很多“短板”和“软肋”。在解决民生结构性矛盾过程中,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解决“有”的同时解决“好”的问题,让人民生活高质量成色更纯。针对居民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占比偏低问题,要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发展民营经济,推动资本市场发展,提高财富创造能级。针对教育领域存在的教育不公平、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且分布不均衡问题,要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把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作为着力点,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面向人人、面向社会提供公平而优质的高质量教育,让孩子不仅“有学上”,更能“上好学”。针对“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药品供应保障和综合监管等制度,完善医保支付方式,改进和加强医疗救助。针对社会保障体系仍然存在水平不够高、城乡区域分割等问题,要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标准。
4.突出“普惠”,把共享发展成果作为基本目标
推动人民生活迈向高质量,就是要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迈进。要实施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工程,不断增加服务供给,创新提供方式,切实保障基本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化,切实让资源跟着需求走、服务跟着居民走,满足多样性民生需求,普遍增加群众的“隐性财富”。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面对因病因残因灾致贫返贫这一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困难群体,筑牢托底性的民生保障,编实筑牢保障救助底线,做好困难群体“两不愁三保障”等基本物质生活托底,同时把救急纾困和内生扶贫结合起来,通过提升发展水平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掉队。要更加注重人民群众的实际感受,注重解决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加注重平均数下掩盖的大多数,努力在“拉高平均线”的同时“抬高地平线”,真正做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应得、病有良医、住有安居、老有頤养、弱有强扶。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动员人民群众共同参与惠普民生事业,在共建共享中让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5.聚力“改革”,把发挥政府作用作为重要手段
实现人民生活高质量需要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的共同支撑,其中政府力量的作用至关重要。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表明,在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后,政府的主要目标要逐渐从经济目标转向民生目标,推动由经济发展最大化转向民生发展最大化。为此政府目标顺序中要进一步突出民生发展的优先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破除户籍、土地、资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弊端,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定型的民生发展制度体系,为人民生活高质量提供全方位制度供给,让一个个民生“难点”成为撬动社会进步和人民共同富裕的“支点”。在兜住底线、保障基本民生和促进民生公平的基础上,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更好满足人民从福利到权利、从生存到发展、从物质到精神的美好生活追求。推行以落实新发展理念为导向的考核制度,建立高要求的干部实绩考核体系、质量标准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改革的目标不仅是要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通过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减税降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等措施,让老百姓享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作者系江苏省统计局副局长)
责任编辑:高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