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教育的基本方法

2019-08-13谭根林

师道·教研 2019年7期
关键词:智慧老师教育

谭根林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教育现象千变万化,就像读者心目中的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对教育会有一千种认识和评价。那么如此复杂的教育还会有基本的方法吗?会有放之四海适用的技巧吗?

一、爱的教育是前提

爱是对人或事物有真挚的感情。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应当有一颗爱心,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关爱学生,理解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情感交流,以情感投入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爱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只有对学生有真挚的感情,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教诲。就像挖水池,无论是四方形的也好,还是圆形的也罢,如果没有水,就难免空虚,爱就是教育这一方水池中的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育活动是生命和生命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一名教师只有爱学生才可能履行职责,才能心甘情愿地去做那些有益于学生的各种繁杂琐碎的工作,才能兴趣盎然地去深入了解学生,才能满腔热诚地对学生进行耐心指导,才能潜心钻研和努力创造教育教学的方法和艺术,也才能更好地教育好学生,让学生接受。

教师的爱会引起连锁反应,教师爱学生,反过来也会得到学生的敬爱,学生爱老师就会爱听他的课,接受他的教育教诲,可以说爱是连接师生之间心灵的纽带,是教师进行教育的基础,是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

在教育实践中,很多老师对学习成绩优异,表现良好的学生,会产生发自内心的热爱,而对于成绩不好,表现又差的学生则会产生拒绝甚至厌恶。实际上对后面一类学生,更需要老师们付出爱心,更需要老师们的关怀,这样的学生长大成人后,实际上更懂得感恩。

笔者常常用张五常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张五常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华人经济学家,曾经在佛山华英中学(佛山一中前身)就读三年。第一年读小学六年级,毕不了业。试着读初一,又升不了学。转而再降小学六年级,一年后,被华英中学要求“另谋高就”,成为被华英中学开除之第一人。但就在华英中学的最后一年,张五常的班主任吕老师对他不抛弃不放弃,经常鼓励他,给他指出一线生机,并语重心长的说:“你脑中想的脱离了同学,也脱离了老师,与老师和同学的层面不同,还有谁可以教你呢?我教不来,只希望你不要管他人怎样说,好自为之,将来你会成为我教的学生中最有学问的人”。这实际上就是老师充满了对学生的爱,才会对学生不离不弃,而这种爱也成为了鼓励张五常先生一生不断探究创新的动力。

二、尊重教育是基本途径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充满了爱,同时这种爱还要能让学生感受得到。如果学生感受不到老师的爱,就像春天感受不到和喣的春风、夏日感受不到似火的骄阳,教育就会失败。就像我们有很多家庭,家长恨铁不成钢,动辄对孩子吹胡子瞪眼睛,考试一旦成绩不好立即变成“今夜有暴风雨”,从而导致教育失效。没有哪一个家长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棍棒教育”常常使孩子不能感受到父母对孩子的爱。老师进行爱的教育也形同此理,光有爱,没有合适的途径和形式让学生感受到,将难以取得好的效果。但爱的教育不能只是流于表面的一种形式,也不能只是体现在日常生活的虚寒问暖中,对学生的爱要以对他们的尊重为基础。教师应尊重每个学生,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

教师如何尊重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而尊重学生的人格,就要注意教育学生的艺术。在尊重学生人格的教育中,要掌握后面五点技巧:尽快叫出每一位学生的名字;要求学生做事情时,对学生说“请”字;真诚的对学生说“谢谢你”;配合上述语言,保持微笑;耐心倾听学生的诉说。作为教师,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做出有损学生人格、伤害其自尊的行为。在尊重中成长的学生,必然养成自尊和尊重人、尊重社会的良好个性品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特别注意尊重学生,曾经将一个有偷窃恶习的学生带回家,给他钥匙,给他平等待遇和充分信任,结果这个学生改掉恶习,成为自尊自信的人。

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由于遗传因素的影响以及学生所处成长环境的不同,每個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有多方面的智能,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几乎每一个人都是聪明的,但聪明的范畴和性质则有差异。多元智能理论提醒我们,要关注学生的这种差异,尊重学生的差异,在教育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差异,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努力培养学生的多种智能,最终使每个学生都成为最优秀的自己。同时,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实施多元评价,不能只以学习成绩论英雄,要将学生的学业成绩、思想品德、特长发展、行为习惯和社区服务等纳入到学生的评价内容,要注意对每个学生的闪光点都及时激励。

再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主体性是指人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作用、地位,即人具有自主、主动、能动、自由、有目的地活动的特性。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就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应该代替学生,而应该让学生有独立判断的时间和机会,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自主选择,给受教育者提供更加宽松的环境和更多的发展空间。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要求;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提问的权利,允许学生提出不同于教师的意见,教师不能要求学生绝对服从;教师与学生的意见产生分歧时要平等地交换看法;教师要尊重学生对教学进行评价的权利,请学生对教育教学工作多提意见和建议,而不要一听学生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评价不高,就暴跳如雷,甚至打击报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还要能接纳学生的错误,并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学生在认知、心理等方面还不成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犯错误是学生的权利,学生正是在不断汲取错误经验的基础上才不断进步的。

三、智慧教育是保障

教育不是工业,不可能千篇一律,对每个学生都采用同样的方法;教育是农业,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就像农民种庄稼一样,要根据不同的土壤、季节,采用不同的方法,适时适量地灌溉、浇肥、除草,这既需要勤奋耕耘、细致观察、精心呵护,也需要长年累月经验的积累,更需要在此基础上积淀而成的智慧。老师进行智慧教育就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从实际出发,主动驾驭教育教学规律,解决教育问题,处理偶发事件,及时选择和调节教育行为。

如何才能使教师具有智慧教育的能力呢?要加强学习。一般来说,随着从教年限的增加,教育经验的积累,教师进行智慧教育的水平会逐步提高。但这种提高是缓慢而且有限的。教师只有在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学习,才能迅速提高智慧教育水平。教师的学习应是多方面的,既包括书本的学习,例如教师可以读一些诸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王晓春的《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万玮的《班主任兵法》、学科的教学论等;也包括实践中的学习,向同行学习,经验中的学习,以及向教育的对象——学生的学习。

加强反思。教学实践是每个教师成长的基石。任何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实践的锤炼。教师对教育的各种看法、所接受的各种理论和学说,只有在与实践的结合中,特别是对实践的反思中才能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著名教育家叶澜先生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一个教师坚持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加强对学生的研究。深入研究学生,注意观察学生,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这是从事智慧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充分把握学生情况的基础上,才能确保教师运用智慧从事教育教学的准确性和方向的正确性。教师尤其要注意认真细致地观察每位学生,学生的所思所想,大都通过一定的言语、表情和动作表现出来。学生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无不反映出他们的内心世界。这些信号,教师要迅速地捕捉住,并据此做出不同的判断,随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学容量和教学步骤,这就是智慧教育。

要学会赏识。赏识是一种智慧的教育策略。从赏识学生出发,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宽容学生的缺点或不足,教育往往会产生比较好的效果。应该怎样去赏识学生?一是给学生机会,让他们能够自己去学习,并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二是要多表扬,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及时给予表扬。三是对学生缺点或不足的改变要善于激励,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战胜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四是会批评,进行赏识教育并不是不要批评,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但批评时一定要就事论事,不要老账新账一起算。

责任编辑 邱丽

猜你喜欢

智慧老师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六·一放假么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