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肢深静脉血栓抗凝系统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2019-08-13赵干员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14期
关键词:二聚体抗凝下肢

赵干员

(大庆油田总医院检验科,黑龙江大庆 163000)

下肢静脉血栓疾病是临床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主要包括下肢静脉阻塞性疾病和静脉发育畸形。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救治,严重时会造成急性肺部动脉双塞现象。近年来,随着大量研究的深入,调查结果显示下肢深静脉血栓除了会造成一定的危险因素,如外伤、分娩、严重的心脑病症之外,还会诱发抗凝血功能的缺陷,如蛋白 S(protein S,PS)、蛋白 C(protein C,PC)、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 ,AT-Ⅲ)的缺乏等现象。因此,该组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该院收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了4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蛋白C、蛋白S、AT-Ⅲ、D-D指标的变化,通过介绍抗凝血功能缺陷所引发的下肢静脉血栓的产生和威胁。并且研究中患者的抗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反应,通过分析并且得出科学有效的结论,并对临床意义进一步总结,以便于医务工作者能更好地将相关的判断应用于临床实践中,现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住院病历。患者组40例,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范围在20~70岁,平均年龄(35.48±4.82)岁,平均病程(1.2±3.2)个月,所有患者经静脉CT造影检查均符合疾病的诊断指标,且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而所有患者在抽血前均停止使用抗凝药物至少2周以上,分别抽取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静脉血压进行检测。正常对比组30名,其中男性患者17名,女性患者13名,年龄范围在 25~75 岁,平均年龄(48.48±5.62)岁,平均病程(1.5±0.2)个月,所有参与者均为该院组织健康体检中筛选出体检健康者,改组参与人员均无血栓栓塞性疾病及其他全身性疾病史,且在检测前2周内从未服用过任何抗凝药物,所有参加研究的患者均知情,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对排除凝血药物过敏史以及有严重心肺肝功能障碍的人员,且该次研究得到了医学伦理委员会的认可。

1.2 检查方法

1.2.1 标本采集及处理 采集空腹静脉血5 mL,以3.7%枸橼酸钠抗凝,随后置于硅化塑料管中,3 000 r/min离心120 min,取血浆分装于管中,并予以50℃冻存处理。待检测时再取出血浆,使用37℃水浴中融化10 min进行解冻,然后遵照实验要求进行测定和研究。

1.2.2 实验方法 蛋白S、蛋白C、AT-Ⅲ活性测定以及D-D的测定,均应用ACL Futura Plus型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测定,且所有进行研究的数据也均为配套的所有试验试剂。

1.3 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组治疗前、治疗后以及正常比对组蛋白S、蛋白 C、抗凝血酶Ⅲ(AT-Ⅲ)、D-二聚体(D-D)等指标变化情况。

1.4 统计方法

对该次医学研究收集的数据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研究中使用的所有数据均以(±s)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下肢静脉血栓患者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抗凝血酶Ⅲ-Ⅲ与正常对比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静脉血栓患者治疗前的蛋白S和蛋白C、的指标均明显低于正常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二聚体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静脉血栓患者治疗前的蛋白C、蛋白S均低于治疗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的蛋白 C、蛋白 S、D-二聚体含量与正常对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LDVT患者蛋白 C、蛋白S、AT-Ⅲ、D-D 值及比较状况(±s)

表1 LDVT患者蛋白 C、蛋白S、AT-Ⅲ、D-D 值及比较状况(±s)

组别PC(%)PS(%)AT-Ⅲ(%) D-D(μg/mL)治疗前组(n=40)治疗后组(n=40)正常比对组(n=30)F值P值43.12±3.23 61.52±4.73 102.36±10.33 21.67 0.00 45.12±2.43 63.25±4.61 104.21±20.21 23.35 0.00 45.22±4.25 61.14±4.73 92.32±10.10 17.79 0.00 5.4±2.5 0.2±0.1 0.4±0.2 3.25 0.00

3 讨论

近年来,血栓性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升高,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下肢深静脉血栓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而下肢静脉血栓,是静脉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血管内发生凝结而导致血液流速度减弱甚至堵塞。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引发下肢水肿、继发性静脉曲张等现象。

该文研究结果表明:蛋白C和蛋白S都是依赖于维生素K,从而在人体肝脏中合成的血浆蛋白,蛋白C在凝血酶复合物和凝血酶调节蛋白 (TM)/的作用下可以转变为含有抗凝活性的活化蛋白C(protein C,PC),通过灭活Ⅴa和ⅤⅢa从而发挥抗凝功能的作用。蛋白S(protein S,PS)是APC实现抗凝功能的重要辅助因子,而人体内PC、PS分子的缺陷均会造成体内凝血-抗凝功能的生理平衡,促使凝血功能亢进,进而易于诱发血栓的形成。通过该次实验结果表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前血浆PC、PS的活性功能均低于正常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 PC、PS活性均有所上升,相较于正常比对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前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大部分属于获得性PC、PS指标减少,究其原因是因为血栓形成过程中,PC被凝血酶激活从而形成APC,而APC在PS的辅助作用下,通过灭活Va和VⅢa发挥抗凝功能的作用,使得和PS活性降低,而在经过治疗恢复后,PC、PS活性便开始逐渐上升至正常水平。

AT-Ⅲ是抗凝血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是人体内主要凝血系统的抑制物,是人体凝血功能占比相对较大的,其占比可达75%,这对于抗凝的功能影响巨大。通过测定血浆中AT-Ⅲ的含量能够进一步判断血栓形成的原因。该组检测了40例LDVT患者的AT-Ⅲ ,研究显示,治疗前、治疗后LDVT患者的血浆AT-Ⅲ活性与正常对比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血浆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D-二聚体水平的增高说明继发性纤溶活性也增强,该次实验检测了40例LDVT患者的D-D,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LDVT患者D-D的含量明显优于治疗后组,与正常对比组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治疗后组的D-D含量与正常对比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表示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对急性LDVT的诊断具有程度较高的敏感性,对慢性期仍有新血栓形成的患者同样有高度敏感性。

综上所述,蛋白C、蛋白S、D-D是LDVT患者诊断与治疗监测的重要指标,与AT-Ⅲ活性无关联。从下肢静脉血栓抗凝系统来说,主要是由于蛋白C和蛋白S的降低,才引发下肢深静脉发生的现象,作为医务工作者,尽可能地提高蛋白C、蛋白S的含量,才能起到有效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二聚体抗凝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Mutually Beneficial
中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研究进展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联合检测D-二聚体和CA153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