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内激光闭合术及传统外科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临床比较
2019-08-13杨振华
杨振华
(兰陵县红十字会医院普外科,山东兰陵 277700)
下肢静脉曲张多是单纯性的大隐静脉曲张,成年男性与女性病患的发病率依次可高达15%和25%[1]。一般手术治疗静脉曲张选用节段消融和高位结扎大隐静脉的传统手段,但传统手术方式创伤较大、溃疡及瘢痕的恢复期较长,故现多采用腔内激光闭合术对病患进行治疗。为了进一步探究腔内激光闭合术对于下肢静脉曲张病患治疗的临床疗效,该院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为研究时段,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来该院诊治的患有下肢静脉曲张的150例病人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病患按照1∶1等分为2组,各有75例。试验组:年龄33~71岁,年龄平均值为(45.35±3.03)岁;对照组:年龄 30~69 岁,年龄平均值为(42.62±3.86)岁,上述病患进行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经临床确诊,病患为下肢静脉曲张;(2)病患和病患家属同意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深静脉出现中-重度功能不全;(2)大隐静脉异常迂曲,直径大于10 mm或极度浅表。
1.2 治疗方法
(1)对照组对大隐静脉进行高位结扎和剥脱。
(2)试验组实施腔内激光闭合手术,在局麻下开展手术,并在超声导引下于膝关节处大隐静脉的主干部位置入4F鞘管,沿着导丝将光纤和4F导管送入,光纤末端定位于距离隐股交界约2 cm处。在隐静脉的间隙实施超量的麻醉灌注,并运用激光发射技术将膝上段大隐静脉的主干处闭合,对属支静脉进行点状剥脱,在曲张的属支静脉表面划大约2 mm的切口,并用静脉钩把静脉钩出,最后予以分段剥除。
1.3 疗效标准
(1)显效。病患下肢的血流速度无异常,下肢酸胀和沉重感均消失,术后和术中均未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2)有效。病患下肢的血流速度得到改善,且下肢酸胀和沉重感均减轻,病患自觉症状发生好转;(3)无效。不满足有效和显效的标准。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有效率
经过治疗之后,试验组诊疗后有效的概率较对照组病患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n(%)]
2.2 生命质量和下肢的血流速度
术前两组病患下肢的血流速度和生命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下肢血流速度和生命质量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 2。
表2 两组手术前后生命质量及下肢血流速度比较(±s)
表2 两组手术前后生命质量及下肢血流速度比较(±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生命质量(分) 下肢血流速度(cm/s)对照组(n=75)手术前手术后试验组(n=75)手术前手术后49.90±4.45 86.68±5.98 21.71±1.21 36.45±3.88 50.45±6.45 96.59±7.98 20.87±1.21 36.24±2.88
2.3 出院时间
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出院时间分别为(3.90±1.46)d和(7.14±2.04)d,试验组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结论
下肢静脉曲张指的是下肢的浅表静脉发生延长或者弯曲的异常状况,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降低溃疡发生率并遏制病情的发展,避免疾病给病患带来的一系列负面问题。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是硬化疗法、传统手术和微创手术。静脉曲张患者首选的手术方式为高位结扎和曲张静脉剥脱,经过多年的临床证实,该术式有效,但是存在术后残留瘢痕、手术创伤大、时间长等缺点。由于人们对于生命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人们趋向于采用微创的方式治疗静脉曲张。
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患有静脉曲张者疗效显著,在局麻状态下进行,不会残留手术瘢痕,病患痛苦较少,并且可以很快恢复。腔内激光闭合术的机制是位于纤维周边的血红白蛋白能吸收部分激光能量,之后经组织蒸发出的蒸气导致静脉壁产生热损伤,导致静脉壁中的酶或蛋白质发生变性,使血管壁的结构受损,同时管壁进行纤维修复,导致从静脉受阻并关闭[7]。
该次的研究表明,干预前,术前两组病患下肢的血流速度和生命质量等指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下肢的血流速度、生命质量、有效率和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将腔内激光闭合术式应用在下肢静脉曲张病患手术过程中,可以降低病患住院时间,提升下肢的血流速度、有效率和生命质量,建议在临床进行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