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围血管病足部溃疡及坏疽护理体会

2019-08-13沈文佳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14期
关键词:坏疽溃疡创面

沈文佳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山东济宁 272000)

周围血管病指的是发生在肢体血管的疾病统称,多见下肢肾静脉血栓病、静脉曲张病、动脉硬化闭塞症等,由于肢体血液流动不畅,组织营养不充分,进而引发足部溃疡与坏疽[1]。一旦患病,治愈较困难,且易引发感染,严重甚至造成患者肢体残疾,危害其身心健康及生活之恋。在积极开展有效治疗的同时,护理干预辅助至关重要。该文以2018年3月—2019年3月该院收治96例周围血管病变引发足部溃疡、坏疽患者为例,探究优质护理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选择该院收治周围血管病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均出现足部溃疡与坏疽情况,通过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共计患者48例,包括男性25例,女性23例,患者最小年龄为40岁,最大年龄为84岁,平均年龄(62.1±1.3)岁。观察组共计患者48例,包括男性26例,女性22例,患者最小年龄为41岁,最大年龄为83岁,平均年龄(62.2±1.2)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经统计学软件检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分析。该次实验经伦理委员会许可,患者均自愿参与,签署同意书。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全体患者均为周围血管病,足部发生溃疡、坏疽问题;(2)患者年龄范围在40~84岁之间。

排除标准:(1)排除依从性较差的患者;(2)排除患精神疾病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内容有:疾病知识宣教、用药指导等。

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包括内容有:(1)感染的控制。先对患者的创面进行清洗和处理,如具有脓液分泌者需先引流、再清创。对于瘀滞性的创面需使用敷料控制感染症状,可选择沾蘸取浓度为3%的硼酸溶液或0.02%的呋喃西林溶液的纱布,待创面分泌物量明显减少后更换为蘸取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的纱布,要求纱布在蘸取溶液后达到略用力挤压后无液体滴落的程度,纱布大小要超过创面边缘3 cm到5 cm,以达到完全覆盖的目的[2]。创面纱布需定时更换,每次更换时需用温水对创面进行轻柔的清洗,再用医用无菌棉球拭干创面的水分。如患者为坏疽病灶,则需先用碘伏或酒精对创面进行清洗,然后再覆盖无菌处理的干敷料,外侧用无菌干纱布包裹。(2)促进创面愈合。为保证新生肉芽的生长环境,需要在每次清洗溃疡或坏疽时对坏死的组织进行分批地切除,顺序为由远端到近端、由松散到牢固、由软组织到骨组织。切除坏疽患者坏死组织时需先控制病灶的扩大,待病灶与周围健康组织的边界稳定后再彻底切除近端组织。同时每天要协助患者开展局部运动,借此促进血液循环,每天抬腿2 min左右、脚踝运动5 min左右,两项运动之间需间隔休息2 min,以免过度运动牵扯新生肉芽组织,运动5~6次/d。

1.4 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康复:患者溃疡创面完全愈合,细菌检测结果为阴性;好转:患者溃疡创面面积有所减小,细菌检测部分转为阴性;无效:患者溃疡创面未发生变化或增大,细菌检测仍呈阳性。护理总质量=康复率+好转率。自制评估表分析患者下肢血流、足背部动脉搏动、甲壁微循环情况,各项分值总计10分,分值越高,患者血流、动脉搏动、循环质量越佳。

1.5 统计方法

利用SPSS 19.0专业统计学软件对该次护理结果进行分析,通过χ2检验护理总质量这一计数资料,通过t值检验计量资料,分别用[n(%)]、(±s)表示,通过P值检验组间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总质量比较

观察组48例患者经护理干预后,20例患者彻底康复,27例患者症状有所好转,仅1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护理总质量比较[n(%)]

2.2 下肢血流、足背部动脉搏动、甲壁微循环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 2。

表2 下肢血流、足背部动脉搏动、甲壁微循环评分比较(±s)

表2 下肢血流、足背部动脉搏动、甲壁微循环评分比较(±s)

名称 下肢血流 足背部动脉搏动 甲壁微循环观察组(n=48)对照组(n=48)t值P值7.49±1.14 5.98±1.13 10.85<0.05 7.51±1.03 6.02±1.01 9.89<0.05 7.63±0.21 6.35±0.22 12.31<0.05

3 讨论

足部的溃疡和坏疽是周围血管疾病的并发症,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种类,其是在血管病变、神经系统病变、内分泌障碍等基础上进一步感染所引发的。病灶部位周围的血管会出现坏死症状,导致病灶范围内细胞无法得到足够的营养和氧气供给,因此产生了缺血性、缺氧性坏死,而氧气缺乏又给厌氧型病菌提供了更好的繁殖条件,使得病情加重[3]。同时,由于病灶及周围细胞坏死,使得血液中白细胞等免疫因子含量下降,无法对感染病菌形成有效抵御,使得溃疡和坏疽的创面很难愈合。

坏疽是在溃疡基础上发展的疾病,其不仅具有溃疡病症的表皮细胞坏死特征,而且还会进一步侵犯皮下组织。该病症一旦发生就会出现病灶内骨骼暴露的情况,甚至会感染表面骨质细胞,进而引发更严重的骨髓炎。患者创面长期无法正常愈合,就使得二次感染的概率大幅提升,加之周围组织中的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等数量的锐减,各皮下组织之间的应力也会改变,使得皮肤更容易破损。另外,生长因子含量的下降也会影响胶原细胞的功能,打破了其细胞外基质和细胞内金属蛋白酶的平衡[4]。

优质护理干预是最近几年较为常用的服务模式之一,效果良好,深受患者的认可与好评,将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周围血管病足部溃疡、坏疽患者治疗过程中可以强化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及血流情况,加速患者更快康复。

综上所述,周围血管病患者发生足部溃疡、坏疽情况辅以优质护理干预能够加速患者症状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猜你喜欢

坏疽溃疡创面
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合并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坏疽的疗效探析
rn-bFGH(盖扶)对创面修复的影响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CT诊断价值
都是“溃疡”惹的祸
创面治疗新技术的研发与转化应用系列丛书
坏疽性脓皮病误诊为带状疱疹1例
溃疡生肌散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效果观察
银离子敷料在治疗慢性创面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残余创面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