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测度

2019-08-13刘大海赵子毅

海洋经济 2019年3期
关键词:战略性关联性新兴产业

李 晨, 冯 伟,刘大海, 赵子毅

(1.中国海洋大学 经济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2.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山东 青岛 266100;3.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 青岛 266100)

引 言

海洋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战场[1]。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海洋高新科技发展为基础、以海洋高新科技成果产业化为核心内容、具有重大发展潜力和广阔市场需求、对相关海陆产业具有较大带动作用、并可以有力增强国家海洋全面开发能力的海洋产业门类。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2012年《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2015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都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作出专门部署,并提出以此培育未来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由于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是海洋战略产业的一部分,又是海洋新兴产业的一部分,但又不是两者的简单结合,因而在范围界定上具有模糊性,且目前研究也尚未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统一界定。因此,科学筛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培育其发展的重要前提,对转变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和发展方向与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和沿袭性[2],因此,国内外学者多是在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产业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海洋产业的基本特征,发展阶段和区域特征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选择原则展开研究。

国外学术界影响较大的主导产业选择基本准则的代表性理论体系主要有Hirschman[3]的“产业关联度基准”、筱原三代平[4]的“筱原两基准”和Rostow[5]的“罗斯托基准”等,国内学者在以上代表性选择基准体系上进一步关注了产业特征以及地域禀赋等因素,丰富了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大致划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根据主导产业的内涵和特征概括归纳主导产业选择基本准则体系[6-9]。第二类根据主导产业的作用、地区特征及禀赋确定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10-14]。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准则体系的研究是随着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实践而兴起,是学者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查的方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选择与评价基准以及存在问题和培育对策等进行的定性探讨[15-18],在这些定性的讨论之后,一些研究承袭了产业选择模型,通过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等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研究[19-21]。总体来看,目前还没有较为公认的指标体系。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计算模型,信息熵法[22]、结构方程模型[23]和数据包络分析[24]等评价方法被广泛应用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评价中。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筛选的研究主要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展开。理论层面的研究主要包括:产业选择评价理论依据。主要是以主导产业选择理论为依据,结合新兴产业选取原则并根据中国海洋的发展阶段和特点进行适应性创新的使用规范分析、案例分析等理论分析方法以及投入产出分析、主成分评价以及灰色聚类的等定量分析技术[25-27];基于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借助波特钻石模型,梳理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特性并总结其产业选择基准,对地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定性选择[28-29]。实证层面主要包括:基于赫希曼的产业关联度标准,从市场培育和制度供给视角出发,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指标进行灰色关联分析[30-31];利用钻石模型构建产业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问题进行实证分析[32-33]。

目前学术界尚未对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筛选和界定形成一致观点,存在差异的主要根源在于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与评价基准的认识不同。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关联性以及高新科技性、发展潜力性、成长不确定性等特征。同时学者构建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大多基于主导产业选择评价体系的基础,能较好地反映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具有的关联性、发展潜力和竞争性等特征,但未能很好地反映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具有的技术创新性和先导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海洋新兴产业的属性,其突出特征就是高新技术的应用,即随着新科研成果和新兴技术的发明及应用而出现的海洋新产业,因此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须具有技术创新性。同时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过培育未来或将发展为中国海洋产业的主导或支柱产业,引导整个海洋产业的发展方向,因而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筛选必须兼顾产业的先导性特征。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结合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特征,通过技术创新性基准和先导性基准来反映海洋战略性新兴性产业的高科技性和发展导向性,同时兼顾目前学者们已经涉及的产业全局性及关联性,构建了包括产业全局性、先导性、技术创新性和关联性四大基准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中国主要海洋产业进行实证研究,以期对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更加准确的筛选。

1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基准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涉及指标的选取和海洋产业数据的处理,指标选取遵循科学性、可比性、可行性和层次性原则,以保证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同时结合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本文提出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筛选的四大基准。

产业全局性基准。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中国海洋产业增长方式转变、海洋经济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要从经济发展全局出发整体推进、协同发展。因此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自身应该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和发展优势,能够带动整个海洋产业生产率的上升。同时也应该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潜力及就业拉动效应,体现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未来较好的成长性、市场竞争优势及社会效益。

产业先导性基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先导性体表现为在未来引导产业往某一战略目标方向发展,即代表着技术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的方向,对产业未来发展起方向性的引导作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和沿海地区的长期发展战略,是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因此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以生态和科技为基础,满足低碳、低能耗及高科技贡献率等要求。

产业技术创新性基准。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海洋新兴产业的范围,因而其突出的特征就是高技术性。科技创新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对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性有利于化解或缓解海洋经济运行和发展中的基本矛盾,可以提高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并增强中国海洋领域的国际竞争力,从而更好地维护自身的海洋权益。

产业关联性基准。战略性新兴产业从产品原料供应到加工、再到销售的整个生产过程,都与其他产业发生紧密关联。因此,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具备高度的产业关联性,能够把自身的发展优势辐射到相关产业中,从而带动海陆经济联动,促进关联产业的融合和集聚。

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遵循科学性、可比性、可行性和层次性原则,基于产业全局性、先导性、技术创新性和关联性四大基准,构建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在产业全局性基准下,选取生产率上升率、就业拉动性和需求收入弹性3个指标反映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全局性。生产率上升率的大小可以反映产业的增长潜力和发展优势;需求收入弹性表示需求增长对收入增长的依赖程度,反映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未来的成长性和市场竞争优势;就业拉动性则体现产业的劳动吸纳能力。

在产业先导性基准下,选取产业科技贡献率、单位产值耗能和劳动生产率3个指标反映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先导性。科技贡献率体现技术进步对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单位产值耗能反映海洋产业的发展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关系;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则体现产业的生产效率。

在产业技术创新性基准下,选取技术进步率、科研人员占比和全要素生产率3个指标反映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性。技术进步率用来反映海洋产业科技进步的速度;科研人员占比指标则体现海洋产业中科研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用来反映海洋产业中技术含量的高低;全要素生产率可以用来反映海洋产业的技术在众多投入要素中的重要程度。

在产业关联性基准下,选取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海陆协调度3个指标反映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联性。感应度系数用来说明经济发展对海洋产业的需求感应程度;影响力系数用来反映海洋产业对其他部门拉动作用的大小;海陆协调度则用来反映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发展的协调程度。

表1 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体系

2 海洋产业指标测算及结果分析

2.1 数据来源

本文以《中国海洋统计年鉴》中所列的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海洋矿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和海水利用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共11个海洋产业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筛选。涉及的海洋产业测算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5》、《中国海洋统计年鉴2015》和《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5》。其中,在测算全要素生产率时,先根据张军[34]关于中国省际资本存量估算的方法计算沿海省市的资本存量,再根据赵昕[35]关于海洋资本存量的计算方法进行处理,并假定资本弹性系数为0.3,劳动弹性系数为0.7。在测算海洋产业的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力系数时,由于没有海洋产业的投入产出表,因此依据中国2007年135部门投入产出表,利用海洋产业分类标准(GB/T20794)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 找出海洋产业对应的经济行业部门的投入产出系数来替代。

2.2 指标测算及结果分析

根据表1中各个指标的测算公式,对2014年中国海洋产业的全局性、先导性、技术创新性和关联性基准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2014年中国主要海洋产业指标测算结果

从产业全局性来看,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和海水利用业的生产率上升率测算结果都大于0.1,表明这3个产业具有较高的增长潜力和发展后劲,未来能对整个海洋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产生带动作用;而海洋渔业和海洋盐业的生产率上升率测算结果都低于0.01,意味着这两个海洋产业未来对海洋产业整体和国民经济的带动性较弱。从就业拉动性的测算结果可以看出,海洋矿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和海水利用业的就业拉动性较低,主要是因为这些产业是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变化较小;其余海洋产业的就业拉动性相对较高。从需求收入弹性来看,海洋化工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旅游业和海洋矿业的需求收入弹性都大于1.5,表明这些海洋产业的产品需求量变化对国内生产总值变动的影响较为明显,显示出这些海洋产业的广阔市场前景。随着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对这些海洋产业的需求扩张幅度增大,迅速扩张的市场需求会拉动产业较快增长,从而推动中国海洋产业的快速发展。

从产业先导性来看,海洋油气业、海洋矿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和海水利用业的科技贡献率都超过了0.6,说明这些海洋产业在新技术应用方面达到了较高水平。从单位产值耗能指标的测算结果看,海洋渔业、海洋电力业、海洋矿业、海洋盐业、海洋电力和海水利用业、海洋船舶工业和滨海旅游业的测算结果都低于0.5,表明这些海洋产业的物质资源消耗少,符合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经济的要求。从劳动生产率看,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和海水利用业、海洋油气业和滨海旅游业的劳动生产率较高,同时这些海洋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和技术贡献率也都比较大,这很好地验证了科技创新在海洋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正是由于科学技术在海洋产业中的广泛运用,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这些海洋产业的劳动效率。

从产业的技术创新性来看,海洋电力和海水利用业、海洋船舶工业、滨海旅游业、海洋矿业、海洋盐业和海洋生物医药业的技术进步率都大于0.09,表明这些产业的技术进步速度较快,可以促进海洋产业整体的技术进步。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电力和海水利用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油气业和海洋化工业的科研人员占比较高,反映出这些海洋产业能够吸纳高素质劳动力及产业的科技含量较高,这些产业一般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上游,从而可以保证在国际分工中不断占据比较利益最大的领域。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发电和海水利用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都大于0.8,反映出这些海洋产业产出增长率超出要素投入增长率的部分更多的是来源于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和生产创新等方面。

从产业关联角度看,海洋化工业、海洋船舶工业和海洋工程建筑业的感应度系数都大于1,表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对这些海洋产业的需求作用较大,辐射能力较强,能够对下游产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海洋油气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矿业、海洋发电和海水利用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的影响力系数也都大于1,表明这些海洋产业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较大,生产波及范围广,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发电和海水利用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的海陆协调度大于0.5,表明这些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的关联程度高,能产生较强的集聚效应,促进海陆产业统筹发展。

3 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筛选

3.1 权重的确定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产业全局性、先导性、技术创新性和关联性4个基准,下面以全局性基准以及下设的生产率上升率、就业拉动性和需求收入弹性3个指标为例确定指标权重。先导性基准、技术创新性基准和关联性基准的测算过程见附件。

首先建立11个主要海洋产业的特征值矩阵Xij(见矩阵1),用Z-Score法对特征值矩阵Xij标准化处理,进行坐标平移(取A=2) 得到标准化的矩阵Xij′′(见矩阵2),然后再计算全局性基准下第i项指标第j个产业的比重Pij(见矩阵3)。

最后计算i项指标的熵值ei,差异系数gi。然后计算得到第i项指标的权重λi,结果如下表3所示。

3.2 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排名

将矩阵(1) 中的指标值转化为对应的相对隶属度,全局性基准下的三个指标都属于效益型指标,故其隶属度的构造形式为式(5),从而得隶属度矩阵R(见矩阵6)。将矩阵R中每一行的最大值提出,得到理想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排序优等方案g(见矩阵7),将矩阵R中每一行的最小值提出,得到理想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排序劣等方案h(见矩阵8),再根据公式(9)得到海洋产业排序决策优属度u1(见矩阵10)。

表3 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指标权重

运用上述方法可以再分别求得针对产业先导性、产业技术创新性和产业关联性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排序的决策优属度u2,u3,u4(具体测算数据如有需要,欢迎联系笔者提供)。将u1,u2,u3,u4组成整体的决策优属度U2(见矩阵11) ,最后计算第一层指标层的决策优属度U1(见矩阵12)。根据矩阵U1和U2,得出2014年中国主要海洋产业的排序,如下表4所示。

3.3 实证结果分析

综合考虑产业全局性、先导性、技术创新性和关联性4个基准,得出2014年中国11个主要海洋产业的指标测算综合得分,选取如下5个海洋产业作为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是:海洋电力和海水利用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船舶工业、滨海旅游业、海洋化工业。

海洋电力和海水利用业。从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可以看出,海洋电力和海水利用产业的综合得分排名第一,是最符合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海洋产业。具体来看,该产业的关联性排名第一,先导性和技术创新性得分排名第二,表明海洋电力和海水利用业在选定的11个海洋产业中具有最强的产业带动性。海洋电力和海水利用业属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已经在海洋潮汐能、海流能发电、海洋波浪能和温差能发电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发展对产业链上其他产业能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与此相关的交通运输、制造装备和技术服务等产业的技术水平都能得到有效提高,并通过显著的关联作用和技术扩散效应使该产业发展成为海洋经济的新增长点。海水综合利用业中的海水直接利用、海水淡化及海水提镁提溴等海水化学元素提取工程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作用,其规模化发展可以逐步降低经济增长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并提高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生产清洁化水平,从而降低经济发展的环境成本。

海洋生物医药业。从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可以看出,海洋生物医药业的综合得分排名第二,也非常符合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从四个具体基准来看,海洋生物医药业的技术创新性排名第一,先导性测算排名第三,产业关联性排名第四,海洋生物医药业已成为21世纪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抢占的科技竞争制高点。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海洋药物创制体系,加快海洋生物基因技术、生物酶制剂及绿色农用制剂的技术的研发进程,尽快实现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对提升我国生物医药业国际竞争力并培养海洋经济新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

海洋船舶工业。从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可以看出,海洋船舶工业的综合得分排名第三,说明整体符合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求。其中,全局性基准的测算得分排名第一,先导性和技术创新性基准测算得分排名第五。海洋船舶工业是为海洋交通运输、海洋油气开发及国防建设等领域提供技术装备的综合性产业,海洋船舶工业具有发展潜力大、技术含量高和能源消耗低等特征,是国家海洋战略物资运输及国家海洋安全的重要保障。

滨海旅游业。从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可以看出,滨海旅游业的综合得分排名第四,整体上符合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全局性和技术创新性两个基准的测算得分排名第四,表明海洋旅游业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和技术水平,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滨海旅游开发保护政策落实、加快个体渔户转业转产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海洋化工业。海洋化工业在模糊综合评价中排名第五,整体基本符合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求。其中全局性和关联性均排名第二,表明海洋化工业对促进传统海洋产业转型升级、全面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及带动冶金、轻工、医药、食品、国防等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从定量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海洋工程建筑工业、海洋交通运输和海洋油气业部分基准得分排名靠前,但综合排名靠后;海洋渔业、海洋盐业和海洋矿业的4个基准得分和综合测算得分均靠后,因此这5个主要海洋产业不适合选择作为中国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

4 结 论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国未来海洋产业的发展方向,其培育和发展应主要依靠技术及创新驱动,选择和培育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中国海洋经济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基于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及发展规律,遵循科学性、可比性、可行性、层次性四个原则,构建了包括全局性、先导性、技术创新性和关联性基准的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等11个主要海洋产业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海洋电力和海水利用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船舶工业、滨海旅游业、海洋化工业符合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这些产业具备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低、产业链紧密、升级空间大等优势,符合国家海洋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的方向。将创新驱动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探索通过创新驱动推进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使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尽快成为海洋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并成为带动海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引擎。

表4 2014年主要海洋产业得分排序

猜你喜欢

战略性关联性新兴产业
基于单元视角的关联性阅读教学策略浅探
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国际化的推进策略
温州城市“拥江发展”的战略性和现实性思考
ECG检查T波动态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LVEF的关联性分析
产业经济学及新兴产业群发展的思考探讨
评《西部民族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研究》(书评)
陕西经济挺起“新支柱”——“数说陕西70年”之新兴产业
某区献血者人群中HCV阳性与HLA的关联性研究
四物汤有效成分的关联性分析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