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东南地区宗祠建筑价值再认知
——以谭氏宗祠为例
2019-08-13汤羽扬曹玺武
张 曼,汤羽扬,曹玺武,刘 晗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 100044)
谭氏宗祠是鄂东南地区保存完整、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宗祠建筑,宗祠内保留有14根高3丈余2尺见方的石柱(1丈≈3.33 m,1尺≈33.33 cm),柱上覆谭氏历代名望之辈题刻,极为珍贵。另结合对中国传统宗法家庭制度、谭氏文脉、红色革命精神等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阐释,使其成为鄂东南地区重要的明清民间宗祠建筑典范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本文通过梳理谭氏宗祠的建筑构成,并将其与同地区同年代且功能相似的建筑进行对比,旨在从时间跨度、历史价值、建筑规模、营造技艺等方面分析其建筑特征,从而总结谭氏宗祠的价值特征,以期为谭氏宗祠的科学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1 谭氏宗祠的建筑构成
谭氏宗祠位于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城东北的大畈镇白泥村,占地面积逾1 600 m2,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65年),乾隆八年(1743年)建成,再经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扩建[1],最终形成平面为品字形,以主祠居中、东西夹持子祠的整体布局(表1)。主祠整组建筑占地面积约1 450 m2,布局规整,完全符合《鲁班经》对祠堂标准格局的描述,即三进院落中轴线分布从南至北依次为“大门—戏楼—前庭—东、西走马廊(观戏台)—中进享堂(前后卷厅配以天井)—后庭—东、西钟鼓楼—寝堂”。子祠鸣公祠、德公祠分置于主祠东、西两侧(图1、图2)。
表1 谭氏宗祠各建筑单元基本信息一览
2 谭氏宗祠的建筑特征
谭氏宗祠地处湖北省东南部,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与同地区同年代且功能相似的代表性古民居建筑有甘氏宗祠、陡山吴氏祠、严家祠堂、望家祠堂等(表2)。通过与上述文保单位相比,谭氏宗祠在其时间跨度、历史价值、建筑规模、营造技艺等方面具有独特性。
表2 湖北省明清时期古建筑类(宗祠建筑)文物保护单位对比表
(1)时间跨度:谭氏宗祠虽始建于清,但据谭氏宗谱记载,谭氏23世隆六公自杨林迁白泥定居,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谭氏族人在洪武八年(1365年)就开始修建谭氏宗祠,历时300余年,宗祠内供奉最大的神位亦是“(明)弘治举人,铁笔御史,南京道都御史,话授通议大夫”谭胜鲁,这为研究湖北省明代民间宗祠的建筑历史提供了重要依据。谭氏宗族支系庞大,分布广泛。作为鄂赣边境共用的宗祠,白泥湾谭氏宗祠历史地位卓然。历史价值方面,谭氏宗祠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通山县大畈镇是鄂东南地区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谭氏家族的仁人志士积极投身革命,谭氏宗祠亦在1928年便成为播种革命火种的场所。1930年3月,通山县第一次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于此召开,谭氏宗祠成为通山县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其历史价值尤为突出。
(2)建筑规模及营造技艺:谭氏宗祠占地逾1 600 m2,作为鄂东南地区民间宗祠建筑的典范,它特有的品字形布局、木石结构,特别是上雕谭氏历代名望家训之联的14根石柱,亦使其特色显著。
3 谭氏宗祠价值再认知
3.1 历史价值
鄂东南地区是典型的移民型区域[3]。作为历史上“湖广填四川,江西填湖广”的重要通道,这些外来移民往往选择“聚族而居”。谭氏宗族是鄂东南地区最为古老的宗族之一,谭姓23世隆六公自明迁入鄂东南白泥定居,并随之立宗祠、修家谱、置祭田,建立起相对完整的宗族组织。明洪武八年(1365年)始建,乾隆八年(1743年)建成,经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扩建的谭氏宗祠,如今依然相对完整,极具历史价值。目前,谭氏宗祠仍由谭氏后人维护打理,其建筑功能及文化内涵延续,“作为特定时期或特定地域内人群生产、生活遗留下的物质遗存,能为延续至今或业已消逝的文化或文明提供特殊的佐证”[4]。
3.2 艺术价值
谭氏宗祠从空间布局到建筑结构与装饰均体现较高的艺术价值。历经500余年的发展演变,谭氏宗祠最终形成以主祠为中心、子祠东西夹持的品字形空间格局。其主祠布局规整,完全符合《鲁班经》对祠堂标准格局的描述:“凡造祠宇为之家庙,前三门(山门),次东西走马廊,又次之大所,此之后明楼,茶亭,亭之后即寝堂”,即三进院落中轴线上从南至北依次为“大门—戏楼—前庭—东、西走马廊(观戏台)—中进享堂(前后卷厅配以天井)—后庭—东、西钟鼓楼—寝堂”。
此外,“六柱四楼”式牌楼门、重檐歇山顶式戏楼、趴交式享堂屋面、拱顶藻井、遍施屋面镂孔脊饰与砖雕翼角、木构雕刻、附有清代彩绘的马头墙、猫弓背山墙等,特别是中进享堂内14根高3丈余2尺见方的石柱[5],及其上覆谭氏历代名望之辈题刻,体现了高超的设计艺术和建筑水准,展现了鄂东南地区宗祠建筑的典型风格与技术水平。
3.3 文化价值
作为白泥村的空间核心,谭氏宗祠择浅丘高地而立,设于族田附近,靠近聚落的主要道路,其选址体现了古人善择其址、因地制宜的科学营建理念。谭氏宗祠利用自然地理位置及地势,依据当时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精心规划设计而成,是乡土社会最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6]。
谭氏宗祠作为湖北省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将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对区域文化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当地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直接影响。此外,谭氏宗祠还具有较为突出的教育意义,是弘扬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谭氏宗祠作为本地区重要的旅游资源,可依托文化旅游产业带动咸宁市乃至湖北省旅游经济的发展。
3.4 社会价值
谭氏宗祠作为中国传统宗法家庭制度的载体,成为谭氏宗族文化、族规、家约、品质等精神内核的文化象征符号。此外,谭家宗祠地处革命老区,是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鄂东南苏维埃政府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旧址[7]。祠前曾经修建的烈士纪念塔见证了谭氏仁人志士为革命事业曾作出的奉献。而作为新时代红色革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谭氏宗祠更是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精神内涵,成为鄂东南地区红色文化的有力见证者。
4 结束语
目前,谭氏宗祠格局保存完整,各建筑单元风格特征显著,建筑工艺及其装饰艺术乃鄂东南地区民间营造技艺之典范,同时作为鄂东南地区展现乡土文化的特色名牌,谭氏宗祠还承载着巨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本文从遗产学的研究视角出发,通过对谭氏宗祠建筑特征及遗产价值的再认知,旨在为其科学保护提供理论与基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