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考古学视域下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研究
——以南宁“三街两巷”为例
2019-08-13张伟
张 伟
(南宁孔庙博物馆,广西 南宁 530028)
1 问题的提出
相对于地下考古工作中田野考古学理论方法对于发掘的指导意义,地上的文物古建及其所构成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研究,长期以来则缺乏相对固定的理论指导。以往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多集中于宏观的上位保护规划,而基础性的微观复原工作却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这其中既有长期在“锄头考古学”为中心的历史大背景下,对于地上文物古建研究关注程度不够的原因,也有其自身学科架设较慢的原因。
目前,学界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主要涉及相关标准的界定、概念的规范、保护模式与原则、技术方法的实践等。曹昌智[1]界定了历史建筑及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并对混淆原因进行分析;阮仪三等[2]在分析总结我国历史街区保护历程中的经验教训时,结合实际提出了保护范围及规模的确定标准;吴良镛[3]则在北京菊儿胡同的实践中提出“有机更新”的历史街区保护理念;王景慧[4]在保护方法上提出:内外兼修、逐步整治、改善基础设施3种方案。祝莹[5]与盛晔[6]探讨了类型学在历史街区更新设计中的运用,已开始注意到考古学理论方法对历史街区保护研究的应用。由此及彼,作为考古学分支学科的建筑考古学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研究、复原设计等方面或能起到更多的借鉴作用。
建筑考古学作为考古学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以历史建筑遗存与遗迹为研究对象,探究及复原遗迹的历史原貌。建筑考古学是建筑史学研究的基础,中国建筑史的系统研究源于中国营造学社,其于1930年2月,由朱启钤等人创立,梁思成任法式部主任,刘墩桢任文献部主任,最早开始对中国古代建筑进行系统的调查与研究。从二位先生的职责分工可看出,对建筑遗产遗迹进行研究的主要方法,即注重实例研究并结合历史文献考证。但由于后期受到种种客观原因的影响,其学科架构一直未能成形。直到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末,建筑考古学才由杨鸿勋建立起来[7],并规范了理论与研究方法:即综合运用文献学、考古学、建筑史学、类型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以建筑遗存或遗迹作为研究对象,考证其历史年代,明确建筑形制的时序演变关系,最终复原建筑的历史面貌。诚然,其中也有些许不同的声音,但其开拓了一条对于建筑遗产、遗迹研究的新范式与思路是毋庸置疑的。
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最大的空间载体,引入建筑考古学理论与方法对其调查与研究,基于对街区历史的梳理,再结合建筑实例的分析考证,能够更好地把握其建造背景,识别不同时期文物古建的原状,复原其历史风貌,最大化地保证街区内文物古建的历史信息不受破坏,准确地评估建筑遗产的历史价值,促成历史文化街区与文物古建保护之间的良性互动。
2 南宁“三街两巷”历史梗概
南宁自东晋大兴元年(318年)建制以来,城址曾两易其地。现“三街两巷”的街区范围是在第二次迁址后发展而来的。南宁旧唐城在唐末毁于兵火,于北宋皇祐年间在其西北方,择地五花岭垒土筑城,“五花岭自望仙坡分支突起五堆昂伏,城内外脈络融结有如五花故名”[8]。其周边为旧时府治、府学所在地,“公署府治在城之中稍南,周遭坦平至府后突起盈丈即五花岭之中脉也”[9],“南宁府学在府北基址,凡五易,至宋迁城西。宝庆丙戌安抚使谢守明迁于城中五花岭”[10]。
现“三街两巷”围合范围与南宁宋城的五花岭地望大致重合,其主要街巷道路经宋、元、明、清几个时期发展奠定而成,其间虽经朝代更迭,道路名称更易,但基本保持了原有的街巷肌理。
南宁“三街两巷”分别指兴宁路、民生路、解放路及金狮巷、银狮巷,为目前南宁市区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岭南骑楼及古民居建筑群。2018年12月29日,南宁市“三街两巷”被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自治区级历史文化街区。
2.1 街巷演进的历史
建筑考古学的历史文献考证与实例分析研究,两者在对建筑遗产的研究过程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杨鸿勋在对河北定州开元寺及渤海国上京王宫进行复原初探时,对开元寺塔的源流及上京的历史沿革无不做了细致的梳理和考证。因此,通过对街巷史料进行梳理,对于历史文化街区能够有一个较为直观的认识与理解。同时,前期对于街巷背景的考证,也给予后期的保护修缮提供了参考的历史基底,能够做到保有史依、修有据靠,指导历史文化街区内各时期建筑发展时序的重建。
解放路位于原南宁古城城外西郊,明清时期随着南宁城区的扩张得以发展。民国初期,解放路由沙街、巩阁街、鸡行头、镇北街等组成。1932至1933年始辟为马路,合称为德邻路,以李宗仁的字来命名,至民国晚期成为颇具岭南特色的骑楼街,街巷内曾有黄溢诚大沙纸庄和李怡聚、仁合、关会源等烟丝庄。南宁最大的酱料杂货店大盛祥、万利以及最大的新广昌银号钱庄均位于这条街上[11]。如今解放路上多为2~3层的骑楼建筑,其中包含新会书院、两湖会馆等文保单位。除后期少部分被改建外,其主要的民国骑楼风貌仍存。
民生路横贯原南宁古城东西,为当时城内的交通要道。如今,民生路西段即当阳路口至兴宁路口段,清末为仓西门大街,由于其在县署(后为邕宁县政府)大粮仓西侧,故名。仓西门大街为旧时古城内经贸往来之中转地。清朝光绪二十六年五月初九,南宁府邮政分局在仓西门大街成立[12]。民国时期的仓西门大街,其西南直通邕江岸边的民生码头,码头货物云集于此并转运进城内。仓西门大街是老南宁最为繁华的商业街区,其中有众多老字号,如邕南旅馆、大南戏院、五州药房、万国酒家、海天饭店、三和馆、一新理发店、新生园冰室、亨得利钟表店等[13]。如今民生路东段由于道路拓宽改造,历史风貌基本不存,西段在原骑楼街的基础上辟为商业街。
兴宁路为南宁古城内连接南北之要道,现北起新华街,南至民族大道。民国初期,其北段为新西街、南段为城隍庙街、中段为考棚街,旧时举子科考于此,文房四宝店铺林立,故得名考棚街。“民国”十八年(1929年)改建为兴宁路,1966年改称兴无路,1978年恢复原名[14]。兴宁路西一里旧为银狮巷,兴宁路西二里旧为金狮巷、金龙坊(巷)两段。现兴宁路两侧骑楼建筑由于受后期商业装修的影响,外立面风貌受到较大变动。
金狮巷现为南宁市级文保单位,呈东西走向,与银狮巷平行。在北宋初年的邕城保卫战中,邕州知州苏缄携全家36口殉国于此,现存有自治区级文保单位邕州知州苏缄殉难处遗址。金狮巷与银狮巷之中曾有府署、武庙、乌龙寺、城隍庙等。金狮巷狭长,最窄处宽度为2 m,类似北方的胡同。巷内现存多为岭南广府式民居,面阔窄、进深长。巷道外立面以清末岭南传统民居门楼为主,其间夹杂民国时期改建的中西合璧式建筑。清末至民国初年,这里多为当时一些权贵及商贾大户的宅院,因此对于建筑的用料及装修也极为考究,部分隔栅及雕花也反映出当时中西融合的工艺特点。
“三街两巷”的发展肇始于宋初,期间历经风雨世事变迁。至清末,随着邕江码头贸易的繁茂,经济移民骤增,古城规模扩张,街巷肌理雏形初显。民国时期在新旧桂系的大力发展下,对外开放程度渐强,新材料及新工艺不断融入当地建筑文化,南洋风格的骑楼建筑渐多,出现了众多中西合璧式建筑。重建街巷发展时序及空间概念,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研究的基础前提之一,也是建筑考古学文献研究的题中之义。后期的复原设计均不应突破此时空框架,也能为保护修缮工作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历史基底。
2.2 建筑实例的研究
建筑实例的考证与分析在保护修缮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在以往历史文化街区改造过程中,拆旧建新、修旧如新的现象大量存在。这些现象均因未对建筑本体的历史进行斟酌与考证而产生。
建筑考古学的研究核心就是恢复其原真性,最大限度地接近历史的真实面貌。杨鸿勋曾强调“复原的首要原则在于忠实于遗迹现象;古城或古建筑的复原,需要借助于必要的科学论证……决不可为了设计的‘合理化’而任意改变遗迹形状或数据”[15]。而原真性建立的基础为大量占有所能够接触到的建筑遗产实例,从局部复原整体,再加以史料考证,对建筑本体的整体结构、平面布局、建造规制、风格形制给出较为中肯的评估与重建。此外,还应带有辨析思维,举一反三,不畏史书遮望眼,为后期的保护修缮提供科学化的依据。
“三街两巷”区域主要由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古遗址和近现代建筑所组成。其中文物古迹含量大,包括自治区级文保单位3处、市级文保单位6处,年代上迄宋代,下至“民国”。篇幅所限,现择取3种不同类型及时期的建筑文化遗产进行分析,以管窥其保护与复原之流程,力求做到断代有据,推理有度。
2.2.1 古遗址
邕州知州苏缄殉难处遗址,位于金狮巷与兴宁路交会处,是古遗址类文物。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交趾举兵犯邕,城陷,知州苏缄携全家36口在金狮巷内府署自焚以殉国。宋神宗对其御敌殉国深表哀悼,诏“恤岭南死事家属,立殉难将士墓”,追赠奉国军节度使,谥“忠勇”[16]。邕州人民在损毁的府署遗址上建“苏忠勇公成仁祠”以兹纪念,为南宁府城隍庙之前身。
至“民国”元年(1912年)全市毁神像,城隍庙作自治公所。“民国”九年(1920年),地方人士于其殉难处立“宋苏忠勇公成仁处”石碑一块[17]。1949年后,城隍庙被拆除,现仅存遗址北侧护坡。史料载,苏缄殉难于邕州府署周边,该地位于五花岭之中峰。而现存遗址北侧陡峭的护坡也与当时地势高突相符。2001年,自治区考古队联合南宁市文物管委会曾对苏缄殉难处遗址进行试掘,出土一块清康熙三年的《捐修城隍庙彩绘塑像碑记》。从当时试掘的情况看,北侧这段长约60 m的红砂岩护坡应是清代府城隍庙沿山坡砌筑的挡土墙。作为街区内年代最早的文化遗迹,其文化象征意义远大于其现存本体价值,是一处串联城市古今的重要文化遗址。
2.2.2 古建筑
安徽会馆属于古建筑类文物,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前清时期,各地商帮云集南宁,其中以粤、闽、赣、皖等省商人居多。安徽商人以经营“文房四宝”著称。会馆整体坐北朝南,硬山式砖木结构,呈二进一天井布局。前进面阔3间,中间为大门,东侧设两间耳房,后进中为大厅,两侧为耳房。其建筑布局、装饰风格与周边的新会书院、粤东会馆截然不同。
会馆内的石阶、柱础及梁架构件极具徽派建筑特色,但第一进的镬耳墙又为广府建筑中常见的建筑形制,同一建筑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装饰风格,在后期的保护修缮过程中对于徽派建筑混合的广府形制应给予特别的关注(图1)。
应廓清后期加建、改建及被墙体灰浆覆盖的建筑文化遗迹,结合会馆现存历史碑刻,综合评估建筑的演变过程,重新构建会馆空间的发展时序,还原其特有时代特征。
2.2.3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广西高等法院办公楼旧址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文物,位于朝阳路3~5号,旧址原为南宁府的署所。“民国”二年(1913年),旧桂系政府将府署原有辕门、仪门、清风亭等建筑拆建为3层西式风格建筑,并且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已开始使用当时最为先进的钢筋混凝土,楼内运用了罗马柱、砖檐、灰塑装饰线等较多的西方建筑风格和装饰手法。屋面采用平屋面和坡屋面相结合的做法,平屋面为钢筋混凝土板,坡屋面为木桁架形式、板筒瓦石灰砂浆裹垄,体现出当时一种较为流行的中西合璧式建筑形式(图2)。
高等法院旧址东西两侧步道楼梯虽与主体同为钢混结构,但此结构形式在同期的其他建筑中较为少见,将相关历史照片进行比对,结合实际调查走访了解,其应为20世纪70年代加建的附着物,主楼内应存有步道及楼梯,实地踏勘时在中厅后侧两边墙壁上果然发现原楼梯台阶楞木的痕迹(图3),这为后期的楼梯复原提供了重要依据。
以上3类文化遗迹代表了3个时期街巷的发展历程,“三街两巷”片区内文物及历史建筑类型多样,且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甚重,后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改造加建。局部装饰既保留有中式传统建筑的特征,使用隔扇门、槛窗、木雕等传统艺术构件,又融入西式装修元素,使用拱券、线脚、铁艺灯等装饰,总体呈现出中西合璧的多元建筑特征。在进行保护设计时,必须抽丝剥茧,细心甄别,整体外立面的保护修缮效果才能恢复到原真状态。
2.3 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思考
建筑考古学作为建筑史学研究的基石,建筑复原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单体文物古建修缮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历史街区整体风貌的原真程度。文物古建与历史文化街区是点和面的关系,相互依存,不可偏废其一。文物古建的修缮方案越能真实恢复原貌,就越能彰显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及文化底蕴。文物古建保护修缮工作只有落实到位,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才能够得到较好的恢复。
以往“保护性”的文物破坏事件之所以屡见不鲜,主要是因为修缮原则不明确。其核心问题是要解决何为“历史原真”,以及用何种研究范式无限接近“历史原真”。其次,保护与发展看似是很难平衡的两端,实则可以互补。2016年批复的《南宁市历史建筑总体规划》中明确指出:“历史建筑的利用应当坚持保护与发展相协调、以社会文化效益优先、延续历史建筑生命力、避免透支性开发与破坏、兼顾各方利益”。简而言之,就是在保证建筑遗产本体不受破坏、不改变建筑风貌的原则下,可以结合社会民生实际需求进行“有机更新”。更多地从人、历史文化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多维探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可持续发展。而这一切都必须在正确的保护框架下进行,唯以如此,才能持续做好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利用。
2.3.1 考证法式恢复原真
基于“原真性”保护修缮的总体原则下,要求文物保护工作在初始的文物勘查中就做到去伪存真,仔细鉴别不同年代的建筑形制及工艺制法,突出文物修缮的科学性及研究性。根据不同时期文物古建的形制布局、法式特征、建筑材料、工艺特点,结合古籍文献及历史碑刻的记载,抽丝剥茧,综合辨别现存建筑本体在始建、重修或重建时的历史遗存构件,考证建筑的建造背景,并依据原状的形制特点,制定尊重历史事实的保护措施。最后,通过修缮设计方案来恢复特定历史时期的建筑形制、工艺特点等,为之后的日常保养性维护提供指导。
2.3.2 甄别类型分类保护
首先应对历史文化街区内复杂多样的建筑形制进行整体分类,精准保护,具体应按照古遗址、文保建筑、历史建筑和近现代建筑等进行类型学划分。在以上4类建筑形制中,古遗址和文保建筑应严格遵循文物修缮规范进行保护,始终贯穿“原真性”原则。而历史建筑和近现代建筑应依据结构稳定性细分改造等级,并制定不同的实施措施。其中对年久失修、稳定性极差、外立面结构缺损且无文化附加价值的建筑进行拆改。其次对于整体结构完整,建筑构件现状保持良好,以及合围空间脉络清晰的建筑群应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恢复外立面风貌。
2.3.3 规范建筑基础档案
文物古建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建筑历史和现存状况两个部分。前者主要通过文献梳理获取。后者则较为复杂,除基本建筑形制外,还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稳定性勘查,主要包括地质基础的稳定性、承重墙体的荷载性、屋面构件的支撑性等。“故研究古建筑,非作遗物之实地调查测绘不可”[18]。文物保护部门可委托有关文保修缮单位、学术团体和古建专家对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进行勘查、测绘、记录及评估工作,同时做好历史文化街区内文物古建、历史建筑的建筑构件及附属物的档案整理工作,尽文博工作者之职责,承中国营造学社之精神,为今后的保护修缮工作留存宝贵的史料依据。
3 结束语
保护建筑遗产是文物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使命。随着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文物保护意识显著提升,对文物修缮的认识也产生了新变化。传统文保修缮理念日趋完善,一些新的修缮技术与保护材料渐次涌现。但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修缮必须统归于正确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而建筑考古学基于对建筑遗产的形制、法式的考证,结合历史文献分析,为复原文物古建及历史文化街区的原真性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研究方法,能够服务于文物古建修复及其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持续性保护,并促成两者的良性互动与共生发展。同时,不能完全照搬建筑考古学理论与方法,应结合实例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文旨在讨论其对于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研究的意义,做引玉之砖,求教于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