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价值共享到空间共享
——德国汉堡港口新城案例解析
2019-08-13卢汀滢
卢汀滢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 200092)
1 研究背景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论述中,提出“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部署,引导着由“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的 社会管理格局向“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转变[1]。
在工业遗产的更新改造领域,社会资源的多方共享成为各领域高度关注的议题,如何在空间层面回应这种社会需求,成为当代建筑师需要面对的新挑战。然而,共享空间的实现不单单涉及建筑与城市设计层面的问题,还受到社会、经济的诸多影响。本文将从价值共享的视角出发,探讨价值共享与空间共享的内在联系及实现方法。
2 价值共享与空间共享的关系
2.1 工业遗产的双重价值
“价值”最初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属于经济上的交换价值,19世纪时其意义延伸到哲学等更为广泛的领域。工业遗产的价值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遗产价值和经济使用价值,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着从遗产价值到使用价值的转化[2]。
一方面,工业遗产具有特殊的遗产价值。它既是人类社会历史性的客观见证,又能够满足人类精神层面的主观需求。遗产价值的高低决定了遗产是否需要保护、是否可以更新以及如何进行保护和更新。
另一方面,工业遗产的使用价值来源于它作为社会财力、物力、人力的物质成果,可以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空间场所,为解决就业和价值创造提供使用空间。
从上述两重价值属性中可以看出,工业遗产的价值离不开人类的物质和心理需求,也离不开人类构建的社会体系对其的认定和判断,它不属于唯一的独立个体,可以被社会多方主体所共同拥有,换句话说,亦即具备被共享的条件。
2.2 价值共享的3种方式
“创造共享价值”(creating shared value,CSV)来自经济学概念,最初由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和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高级研究员马克.克莱默(Mark R. Kramer)在2006年的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中提出,认为价值共享的核心在于商业主体和社会群体的互动,需要前者通过社会活动创造超越传统意义的生产价值。他们提出实现价值共享有3种方法:①弹性盈利,重新定位产品和市场,模糊盈利与非盈利的边界;②立足社会,重新定义价值链中的生产力,从社会问题中寻找发展契机;③建立集群,在公司所在地建立产业集群,充分利用社区的聚集效应①。
从某种角度来看,传统经济学语境下的价值论断与互联网时代下的城市工业区发展状况在方法论层面存在着客观的可比性。工业遗产在改造更新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社会经济的影响,利用传统经济价值的3种共享方式实现工业遗产片区的空间共享,这种空间共享又将转化成为遗产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全民共享②[3](图1)。本文将以汉堡工业港区更新项目为例,进一步诠释其中的关联和借鉴意义。
3 汉堡港口新城案例研究
3.1 项目背景
汉堡港城位于德国城市汉堡市中心区,是欧洲规模最大的都市更新计划。这一带曾是自由贸易港口,但由于船舶大型化等原因,港口功能逐渐发生转移,易北河的南岸成为新时代港口功能的继承者,而易北河港口工业区的土地却随着工业的没落而大量闲置。从20世纪60年代起,汉堡城市发展面临着用地紧缺的问题,于是在1997年,汉堡启动了全欧洲规模最大的城市更新工程,并将改造后的港口区命名为“港口新城”。在汉堡政府引导开发的政策干预之下,城市开发主管机构完成了总体设计方案的基础部分,作为建筑工程竞标的依据。港口新城土地的80%属于汉堡市政府,其余属于德国铁路有限公司以及企业、个人所有,新城项目将汉堡市中心的规模扩大了40%[4]。
3.2 弹性盈利
学者王桢栋[5]、李晓旭指出“城市建筑综合体的功能子系统具有盈利和非盈利两种属性”,钱强、王怀昌等[6]通过国内外案例的实际调研数据说明非盈利空间实现的是“可持续的盈利”$" 波特和克莱默在哈佛商业评论2011年1月刊对CSV作出详述:“There are three distinct ways to do this:byreconceivingprodu ctsandmarkets,rede fining productivity in the value chain, and building supportive industry clusters at the company’s locations.”(详见参考文献[7])笔者对其表述进行了提炼。# 李振宇,朱怡晨在《迈向共享建筑学》一文中提出“全民共享”“让渡共享”和“群共享”3种共享模式。$ 钱强、王怀昌、沈箭、查君等11位学者和商业集团负责人于2013年3月在上海举行座谈,探讨城市综合体盈利和非盈利的功能关系和发展趋势。。盈利空间通常相对封闭、易于管理,比如商业、办公、酒店、居住等功能。非盈利空间则开放性和公共性较强,包括文化艺术、体育休闲、社区服务、教育、交通等功能。虽然公共空间面积比例的提升意味着显性利润的降低,但高品质的公共空间合理利用反而能够吸引客流,提升隐性消费,也更能够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3.2.1 拓展开放区域
汉堡官方2017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港口新城中包含公共广场、公园、步道、交通空间和可对外开放的私人公共空间在内的城市共享空间面积总和达到67.6 hm2,占汉堡新城开发总用地面积的61%(图2)。这与荷兰公司KCAP和德国公司ASTOC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的“生活、文化、旅游、休闲和商业的综合性大都市”目标相一致,充分利用港口优势,将这里打造成了活跃的滨水城区。
3.2.2 打造精品景观
港口新城的公共空间主要包括广场空间、滨水空间、步行系统和绿地系统。西班牙建筑事务所EMBT承担了港口新城绝大部分的景观设计,其设计内容包括传统港口区(Traditions Hafen)、麦哲伦平台(Magaellan Terrace)、珊德公园(Sandtor Park)、达伽马广场(Da Gama Square)、达尔曼台阶(Dalmannkai Stairs)、玛娜-格拉斯波洛克码头(GrasbrookHafen)、马可波罗平台(Marco Polo Terrace)、格拉斯波洛克公园(Grasbrook Park)、斯特兰德码头、斯特兰德霍夫特沙滩和滨水餐厅等,总占地面积15万m2(图3)。2013年8月,7 100 m2的格拉斯布鲁克公园(Grasbrook Park)落成。这个大型的绿地公园位于港口新城之外,是家庭聚会的最佳休闲场所,也是施丹徳凯区(Strandkai Quarter)的南部接口。随着各个景观节点的陆续开放,非盈利的精品景观空间唤醒了汉堡市民对水岸、阳光和绿地的热情。配合EMBT超越几何的设计元素,新城滨水空间成为包裹在工业遗产象征性符号之间的聚会场所,工业遗产的双重价值在此被公众所共享(图 4)。
3.3 立足社会
3.3.1 解决居住就业
港口新城更新项目计划在2020年前建成可容纳12 000人的公寓,并提供大约40 000个工作岗位%% 详见ASTOC官方网站:https://www.astoc.de/en/projects/urban-planning.html.。2014年4月开业的港口城市大学(HCU)为易北学区(Elbtorquartier Knowledge Quarter)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城的10个分区之中有8个包含了居住和办公功能,在港口新城注册的有子女的家庭比例还在持续增长。目前这一比例为18.4%,这意味着该区域对家庭的吸引力远远超过艾斯布特(Eimsbüttel)(12.7%)、威特胡德(Winterhude)(12.9%)、诺施达特(Neustadt)(11.4%)等其他人口密集的内城区(图 5)。
3.3.2 改善基础设施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汉堡市政府认为该市的核心区域需要新的城市复兴战略来阻止人口数量的持续下降。新城改造政策制定的目的是促使汉堡再次“因港而兴”,因此改造的重点是改善港区的基础设施、对港区环境进行整治、对现有港区建筑物进行节能改造等,而非重新规划和重建。
(1)政府要求要求街道设计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应对每年2~3次的洪水。因此,人行道水平面设置在水位以上约4.6 m处,而车行道可设在水位以上7.6 m处。通过地形高差,实现人车分流。
(2)为了服务儿童和青少年,新城的社会基础设施也在持续建设。到目前为止,已有4座可容纳350人的幼儿园建成,另外还有位于巴肯码头(Baakenhafen)和格拉斯布鲁克公园(Grasbrook Park)的2个幼儿园处在规划阶段。2019年将开设一所可容纳460名儿童的小学,2021年将在洛斯公园(Lohse Park)附近开设一所配备体育馆的中学[10]。
此外,除了户外游乐场和健身器材外,广场和公园中还有两个篮球场和一个临时足球场,港口城市中便捷的交通和公共开放空间也对周边人口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
3.3.3 重塑文化空间
传统港口工业区由于功能单一,已无法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多元化需求。随着工业厂区原本的功能被淘汰,码头、仓库与厂房沦为空壳,这片场地的活力也不复存在。想要促使它转型为具有生活气息、符合时代要求、能够积极共享的新型社区,就需要充分挖掘其遗产价值和使用价值。一方面,工业遗产建筑具有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应当被揭示和保存,它在传统工业时代语境下产生的印记具有强烈的象征和指示意义;另一方面,工业建筑的大尺度空间为新型空间场所的营造提供了原料,使得创意型文化空间成为可能。
政府采取公私合营的方式,官员可以和未来参与投资的业主或租户合作,鼓励他们设计、建造自己的建筑。这有利于提升城市多样性,从而带来高品质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例如普利兹克奖得主、美国建筑师理查德.迈耶(Richard Meier)设计的汉堡-美国中心(Hamburg-America-Center)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新建的易北爱乐音乐厅则在重要地理位置发挥着文化地标的作用。
3.4 建立集群
3.4.1 打造集群地标
建立社区集群的目的是充分利用人群的聚集效应来创造并维持区域性的长期活力,但如果这个区域缺少易于辨识的建筑物作为指示方向的工具,那么它很有可能会变得乏味。易北爱乐音乐厅无疑是港口新城最具标志性的建筑物,在新城的建筑集群之中不仅占据着最为特殊的地理位置,还通过大胆的建筑改造策略树立了风帆一般优雅迷人的建筑形象。虽然它一直以来因工期一再延长、造价远超预算而饱受质疑,但对于整个新城区域来说,2017年开幕的音乐厅却是如同悉尼歌剧院一般地位卓著的标志性建筑。
由瑞士建筑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Herzog&de Meuron)改造的易北爱乐音乐厅位于码头最西端,主要功能包括3个音乐厅、1个酒店和若干组豪华公寓(图6)。于1963年建造、平面呈三角形的凯斯拜赫(Kaispecher)红砖仓库作为新音乐厅的基座,承担了停车和入口通道的功能,其余新增功能全部悬于高达110 m的帆形建筑内(图7~图9)。从仓库东部进入建筑后,经过一个狭长的自动扶梯横穿整个仓库的对角线,抵达仓库原本的屋顶。如今,屋顶变身为“新”“旧”之间的架空平台,可以360°环顾城市美景。这一共享空间巧妙化解了新旧建筑的交接问题,其实现方法主要借助了结构的创新。通过对比仓库层方正的柱网体系和8层以上的斜柱体系可以看出,除了三角形平面靠近边缘的结构柱之外,越靠近建筑中心,结构布局越自由(图10)。围绕着3个核心筒发散的斜柱营造出一种漂浮的、不稳定的空间体验,如同在海上飘摇的桅杆一般随风起伏。建筑师利用新型结构刻意使新旧建筑分离,夸张地表达新建筑的未来感,也最大限度地释放了架空空间,让游览空间呈现出高度自由的状态(图11、图12)。
3.4.2 多核协同发展
港口新城165 hm2的总体规划中,有2.2 km2的土地用于建设5 800户住宅、45 000个单元的办公空间和一系列文化、休闲、餐饮、零售、公园、广场和步道。新城总体规划采取多核协同发展的模式,将新城地块分为10个区域,每个区都有明确的职责,但具体建筑和社区类型较为灵活。除了G区和H区之外,其余8区都包含基本的居住和办公空间,并分别获得独特的定位,例如传统港口区、公园区、新城核心区、教育区等(图13)。虽然建设时序不同,但各个区域的不同分工为新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4 结束语
在全民共建共享的时代背景下,城市与建筑空间应积极回应共建共享的社会需求。工业遗产具有其特殊的双重价值,是社会共有的财产,理应成为全民共享的资源。要实现其价值共享,不仅需要经济技术的支撑,还需要运用空间设计的手法实现工业遗产空间的当代表达。通过弹性盈利、立足社会和建立集群的方式,可以从社会和经济等较为宏观的层面指导空间共享的方向。
首先,基于弹性盈利原则,可以尝试拓展开放区域、打造精品景观,从而模糊盈利与非盈利空间界限,获取潜在的经济和社会利益。其次,要立足社会,通过解决居住就业、改善基础设施、重塑文化空间等方式,关注市民切身利益和生活品质,吸引周边人群长期居住,从而维持社区活力。最后,建立集群,充分发挥社区的聚集效应,以打造集群地标、多核协同发展的原则实施长期的区域规划。
总体而言,价值共享与空间共享存在着相互成就的关系,创造共享价值的方式可以用于指导工业遗产的城市与建筑空间共享,而这种空间共享又反过来实现了工业遗产双重价值的全民共享。这对于我国未来工业遗产区域的更新改造实践,有着长远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