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居家养老产品设计研究与探讨
2019-08-12江加贝王可李亦文
江加贝 王可 李亦文
摘要:截止206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迅速扩大,而我国的老年人生活质量在全球排名偏中下,现有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老年人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互联网+背景下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正在越来越受到关注。文章以此为目的,运用产品调研的方法对现有相关产品进行分析,探讨养老服务的发展与未来。期望系统化的整合以积极养老为目的的可持续发展的“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居家养老 产品设计 服务设计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9)08-0120-03
引言
人口老龄化,是目前全球都在面临的一个重要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理念开始由被动养老转换成主动养老,更为积极地面对养老问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我国想借助“互联网+”养老模式去完善养老服务系统,实现各职能部门的联动与相互协作。文章结合社会上已有的互联网产品,探讨养老服务的发展与未来,希望老年人可以享有科技带来的便利性和人I生化服务,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与用户体验。
一、研究背景
根据2015年联合国的数据统计,旧标准60岁以上老年人达到总人口的10%,新标准65岁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7%,该地区将被认定为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老龄化最严重的是日本,已经有三分之一人口达到了60以上,四分之一达到了65以上,其次是意大利,中国排名第65位。然而在全球AgeWatch老年人生活质量指数排行中,我国排名第52/96位,片中下层;日本排名8/96、意大利排名第37/96,位居第一位的则是瑞士。
仅从老龄化进程排名数据来看我国似乎并没有日本意大利等国家迫在眉睫,然而我们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却是远远低于这两个国家。根据统计发现从2015年到2060年,中国的老龄化人口将会迅速扩大,老年人口比重持续升高以、老龄化速度将会远高于其他国家。那么在老年人生活质量本就不高的情况下,一旦老年人口迅速扩大,我国的养老问题将会变得非常严重。因此如何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将成为我国需要面临的最首要的问题,一旦互联网+养老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起来将可以更好地应对未来老年人口的扩大。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于2018年发布的老龄化发展报告中国提到养老服务体系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民生工程。“家庭”、“社区”、“机构”在这个体系中需要明确各自职责,相互配合,相辅相成。以往健康养老是我国养老服务的目标,然而随着科技发展,人们文化水平和意识的提高,积极养老成为我国提高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的宗旨。积极养老让老年人不单注重健康养老,同时还能持续参与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活动。那么家庭、社區与机构三位一体养老模式的构建将在这其中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中国养老始终以“家”为主。在我国绝大多数老年人还是希望可以在自己家中安度晚年,他们期望家门口可以有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文化娱乐等专业服务。居家养老的特点在于首先环境是老年人熟悉的居住环境,其次生活成本相较于机构养老较为低,另外如果有子女陪伴在老年人身边的话,对于老年人的精神慰藉也启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生理都会必然的老化,60岁以上的老年人普遍都会伴有日常生活活动障碍,并且老年人多是带病生存甚至并存多种疾病,这些问题都将给居家养老带来许多限制。当日常生活活动障碍达到一定程度,老年人无法自理,其家庭成员无暇及无能力照顾时,很多老年人被迫搬离自己熟悉的家庭环境前往相关机构度过最后的生命时光,这对于其家庭成员们来说也是非常无奈的举措。其主要问题在于:1)原有的生活环境无法匹配老年人的生理结构变换的需求;2)家庭成员无暇及无专业能力照顾老人;3)都市化的进程使得空巢老人无人照顾以及他们孤独死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不过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加上一代代的“新”老年人的出现,对互联网的认知与接受度逐渐提高。互联网+的结合将会成为一个很好的解决途径之一。
本文主要就互联网产品开发应用于居家养老服务系统中未来的发展进行分析与探讨。
二、互联网养老产品类型分析
从全球第一融资平台Angellist可以看到,现已有104家公司及537家投资者正在关注互联网背景下的老龄化创业类产品,互联网+形式的老龄化服务类产品创业越来越受到投资商们的重视。很多人在步入老年后,会针对个人的生理需求在其可操作范围内进行家庭内部的以旧换新改造,如加强浴室内的淋浴空间中防滑性,起居室内的辅助设施增加等;另一方面也会购买市面上的智能设备进行自我健康管理的监测及重视社会资讯获取和社交。
有数据显示,在互联网+背景下老年人第一消费需求是医疗,占总比例的63.1%,健康是老年人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需求;使用频率较高的产品类型主要是社交和传媒。在线购物和金融交易也逐渐被老年人群接受,以55岁+老年用户为目标群体,京东2016年白条支付同比2015年增幅900%,支付宝已于2017年2月官方宣布突破1000万。除了社交/工具类APP外,衍生的生活服务类产品在老年人群中普及率还比较低。结合市场调研,根据居家养老的需求特点,现有市面上互联网背景下的产品类型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1)生活服务类:生活服务是居家养老最基本的保障。无论是什么年龄层的人,生活的基本都包含了吃(食物供给)、穿(衣物穿着)、住(便民服务)、行(便于出行)四个方面。因此在生活服务类中并没有特别针对年龄层不同的互联网产品,往往都是在已有的产品上增加中老年需求比较大的服务模块。不同于中国比较成功的“零散”产品,美国的Honor就是比较典型的针对居家老年群体的互联网产品,结合居家老年人的需求,为他们提供一个便利的生活服务平台。Honor可以获得成功最主要的特点在于他们的保姆工资相对于普通保姆的工资要高出将近一倍,使得他们的保姆资源比较优质,如表1。
2)医疗保健类:医疗保健是居家养老的刚需。医疗保健类产品可以分为身体监测、医疗护理服务和知识普及三个类别。不同于生活服务类,这类产品对于不同年龄层中的针对性还是比较高的。居家养老离不开身体数据的监测,因此这类型产品在市场上从远程监控到贴身的可穿戴式监测琳琅满目。但是不同于国外,国内目前的身体监测类产品往往以整体生理数据監测为主,并没有细腻地从更深层次的老年需求去挖掘。如日本的Dfree,就是想以提高老年尊严问题,通过技术测量膀胱数据,提醒老年人上厕所,而不是穿着成人纸尿裤生活。以更有尊严的养老生活为目的,从生理结构老化的点出发进行解决。看似很小的一个生理上的问题,却解决了一个更高心理需求问题,如表2。
3)社交娱乐类:社交娱乐是居家养老的心理支柱。过去我们一直提倡着比较“被动”式的健康养老,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技术的发展及人们知识水平的提高,我们开始化被动为主动,提出积极养老。除了基础设施的保障以外,心理上的正确认知与调节才是积极养老的首要条件。在这一类中可分为网络社交和娱乐陪伴两大部分。—方面老年人需要保证不与社会脱节,实时了解最新资讯、保持社交才能维持年轻的心态,另—方面也需要正确和理性的面对生命最后时光,才可以让他们更从容地去积极养老。如美国的Cake就是帮助老年人整理最后生命阶段所需做的事情,并将这些与其家庭成员进行分享,如表3。
三、居家养老互联网产品设计的发展与前景
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每个人的需求都像金字塔一样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安全、社交、自尊和自我实现需求。尽管目前我国互联网产品在生活中的应用已经非常普及,但与居家养老相关的互联网产品开发主要还是停留在低层次需求上;中间层次需求虽然也获得一些关注但是并未有比较成功的产品;高层次需求产品就更少之又少了,如表4。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并未有系统性的对老年人进行分层次需求调研与深入研究,同时老年市场的盈利点暂时不是非常高,针对性的互联网产品开发关注度依旧比较少,且也不专业。
进入老龄化阶段后,老年人的身体退化是必然现象,个体差异性也会非常大,因此我们需要根据生活活动障碍指标对老年人群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别的老人需求结合马斯诺理论进行相应的产品开发,如图1。其实互联网背景下的相关现有产品种类繁多,因此在考虑开发新产品之前,我们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去进行筛选、改善与整合;同时对于互联网产品的应用,相对于年轻人来说老年人还是比较弱势的,因此老年用户的互联网产品用户体验也是我们需要重视的问题之一。
结语
从2000年到2017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老年网民人口呈现递增趋势。2017年,50岁以上网民群体占总比例高达10.6%,也就是说在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融入到互联网世界之中,他们与年轻人对于输入设备的认知逐渐提高,同时与年轻人相比使用互联网技能的差异性正在逐渐缩小,因此居家养老互联网产品会越来越获得老年人群的认可,并且这样的模式也会随着“新”老人的诞生而不断更新,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养老体系。
但是这样的模式目前在我国还是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生活服务类产品对于人群的针对性较弱,基本都是用户在迎合产品而非产品在迎合用户。针对性较强的产品还是以医疗类为主,但是缺乏专业性及与医疗机构脱节严重,包括人力资源和资金运作也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因此对于“互联网+”背景下居家养老的产品设计还需要考虑到每个类别中多方利益相关者,挖掘他们的潜在需求,进而从小的问题开始设计讨论然后进行逐一完善,最终系统化地整合一个以积极养老为宗旨的可持续发展的“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