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侗族信地芦笙服上衣结构及工艺研究
2019-08-12孔艺霖贺阳
孔艺霖 贺阳
摘要:为研究侗族传统盛装——芦笙服,探寻侗族男装结构与工艺。以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藏九洞地区信地芦笙服古上衣实物为例,通过对实物的测量与研究,绘制服装结构分析图,并研究其结构、面料情况与装饰工艺。得到了信地芦笙服上衣第一手测量数据资料及结构分析图,对其典型工艺构成情况有了一定了解,归纳了侗族传统造物观、服饰文化内涵与民族审美观,侗族传统造物观与审美观可为现代服装设计提供可靠的参考元素,同时为侗族服饰研究贡献微薄之力。
关键词:从江侗族 芦笙服 上衣结构 拼布 刺绣
中图分类号:TS9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9)08-0056-03
引言
侗族的服饰在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中承载着侗族历史文化、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等信息,同样也体现着侗族人民对于美,对于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侗族男装形制近百年始有改变,但相比传统侗族女装,其消退的速度惊人,本文将主要以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藏的从江县九洞地区信地村侗族芦笙服上衣为例,主要从服装结构、工艺、文化内涵等方面展开对从江侗族芦笙服上衣的研究。希望通过研究,弥补侗族男装研究的空白,引起大家对侗族服饰现状的广泛重视。
一、侗族芦笙服概述
芦笙服是侗族男子古老的服装,是仅在祭典或节日穿着的盛装。这种盛装最初用于等级制度的区别,仅供部族首领所穿用,后来在祭祀庆典以及芦笙节的表演中,作为芦笙手的演出服,故称为芦笙服。芦笙服主要在祭祀以及盛大节日时穿用,侗族男子身着芦笙服组成芦笙队进行大量笙乐表演,场面壮观,人群伴乐而舞,芦笙服随风而动,色彩绚丽,金光熠熠,彰显民族情怀,体现民族精神。
根据侗语上的区别,南部方言区通常称为“南侗”,北部方言区称为“北侗”。北侗地区男性日常着装基本上已没有明显特征,汉化程度较深。从江地区属于“南侗”,男性日常仍有穿着传统服装的习惯,对襟布扣短衣,头裹头帕,下着长裤。芦笙服相比日常服装有较大不同,通常为上衣下帘裙,这种独特的服装结构,继承了原始时期曾经将皮毛、树叶以及草条串结成衣裙的款式。
二、信地芦笙服上衣结构分析
通常根据地区差异,侗族芦笙服上衣有左衽式、右衽式、对襟式、连裙式等款式,又有无袖式、长袖式、半袖式等袖型。按地域可将芦笙服上衣结构归纳的典型式样,如表1所示。
图1为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藏从江县信地村芦笙服上衣,通常也可称为信地衣。服装为左衽大襟短上衣。左衽是古典的芦笙衣款式,至清末和民国时仍如此,解放后才逐渐变为了右衽式,由此可确定服装流行年代为解放之前。
服装基本结构为连身连袖结构,平展为“T”形,衣长为41 cm,单袖长28.8cm,通袖全长116cm,袖口宽13.2cm,衣身底摆宽43cm,衽高28.4cm,上领宽9cm,下领宽12cm,具体测量数据如图2所示。
通过分析,衣身整体平面裁剪,缝片共计七片衣身为左右两片背后缝合,衣片居中处向前挖三角形,左右各接一片袖。衣身接袖部位向外突出约Z5cm,形成肩部空间。两前襟各加一梯形补衽,两片补衽可拼合成一块布料。单片衣身最宽部位宽29.2cm,袖长为28.8cm,且袖口边缘为裁片布耳,未作锁边处理。如此以来,可推断布幅约为30cm左右,衣身、补衽挖取部分边缘基本可以旧互吻合,同时衣领布片有拼合痕迹,挖取衣身与补衽后剩余布片可拼合为衣领,如图3。由此可见,服装用整幅布进行裁剪,但裁剪过程中对布料的浪费非常少,并形成了有肩部松量以及腋下空间的服装造型,也使服装更为贴体、美观和方便活动,实现了侗族人民惜物的传统与设计智慧的统一。
服装无扣,通过系绳进行固定。图4为麻绳细带位置,左侧有三对麻绳系带,右侧通过观察,系绳原本也为三对,现存两对。每对系绳的位置没有完全对称,看似随意缝缀的,但实际非常便于打结,衣侧的系绳位置普遍向下移6厘米,方便腋下系绳打结。
三、信地芦笙服上衣工艺分析
(一)面料工艺
服装衣身由亮布缝制而成,装饰部位有绣片拼合缝缀,绣片的底布为蓝染侗布,如图5。亮布是常用的盛装衣身面料,其原料为侗布。侗布是制作侗族服饰的重要面料,根据方言区也分为南北两大类型。无论南北,侗布都是侗族人民使用时间最长且应用范围最广的纺织品。目前,侗布在北部方言区已非常少见,仅在传统文化保持得较好的南部方言区使用。
侗布的制作原料是自家织造的白布,以土靛作为染色剂,按比例加入碱水、石灰以及甜酒,混合作为染液。染后的布漂洗晾干,观察布料上的蓝色深度来决定染色、漂洗和晾晒的次数,通常一匹布要反复此步骤七到十次来使眼色达到饱和,做好的侗布方可继续制作亮布。将金刚藤。块茎洗净后捣碎,放入鼎锅内煮两小时得到紫黑色的染液,在布面上抹好染液后晾干。将布加入牛皮煮成的胶水中上浆,捶打直至布面平整。将豆浆水及蛋清水依次抹在黑紫色布上晾干,再放回染液中浸泡、漂洗、晾干。最后将布折叠后再次放在石板上进行捶打,直至布面光亮,由此形成普通亮布。制作芦笙服所用的通常是颜色偏紫红的亮布,这种亮布是用薯茛熬出红色的水来染布,过程反复多次,直至布有些泛红,然后用干辣椒、鸡冠花、杜鹃花茎叶等带红色的花草进行熏蒸,达到让布发红变亮的目的,其他步骤与普通亮布制作过程相同。虽然年代已非常久远,历经多年磨损,但通过直接观察以及显微观察,仍能看到服装面料的色彩与光泽度,如圖6。
随着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以及多民族文化的交流和纺织工艺的发展,侗布的织造也在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改变。侗族家庭自织布已经逐渐消失,土靛也有工厂进行批量生产,但大多数家庭对于染布仍要亲力亲为,自己把握布的色彩、硬度以及亮度,凸显自己的特色,顺从自己的喜好,也形成了款式相似,实则富有个性的芦笙服饰。
(二)装饰工艺分析
1.拼布与刺绣的结合
“生男须耕读,养女须刺绣”是侗族的传统,其中反映了侗族人对刺绣等工艺技术的重视。侗族服饰的装饰手段主要是拼布与刺绣,将面料裁剪成规则的或是不规则的形状,然后与其他的装饰材料进行组合和拼接,从而形成装饰效果的艺术形式。材质不同,色彩不同,形状不同的布块通过平行拼接,交错拼接,层叠等方式进行组合,形成多种装饰效果。
芦笙服的装饰方式通常是将侗族织绣与拼布融合起来,将绣片进行拼合,以达到更为丰富的图案效果。芦笙服上衣的拼布范围较大,如图6。前襟、领子、衽边、上臂、下摆以及背后缝缀有绣片除前襟只在大襟上装饰以外,其余部位都以左右对称分布,绣片拼接方式灵活,有平行拼接与对角拼接。绣片上的纹样通过拼布,旋转成与水平形式不同的造型,在对绣片“化零为整”的过程中,也使整体观感显现出强烈的立体感与运动感。
2.刺绣对纹样的诠释
(1)盘蛇纹的诠释:在前襟与后腰采用的对角拼接中,菱形绣片与等腰三角形绣片虽然纹样不同,但通过拼接形成了整片的图案。菱形绣片上的适合图案是“蚊香”形状的五个盘蛇纹,呈十字型相连。侗族先民是古越人的一支,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记有“闽,东南越,蛇种。”之说,可见古越人对蛇的崇拜。在侗族先民的观念中,蛇的生命力非常顽强,正符合侗族先民对家族未来人丁兴旺,生生不息的美好寄托:同时蛇也是凶猛动物,对人类存在威胁,使人畏瞑。侗族继承了先民对于蛇的崇敬之情,在此上衣装饰中体现为大面积的盘蛇纹。
图7为盘蛇纹,采用了皮金绣与锁绣的刺绣方式。皮金绣简称“皮金”,属于纳丝绣的一种。具体方法是将羊皮金剪出比刺绣图案的轮廓加放一定尺寸的贴片,将羊皮金紧贴在绣地上然后施针。皮金很薄,附着力强,其色泽和质感都呈现出华美的效果。盘蛇纹的造型用棕色线固定带状皮金,与米白色锁绣同方向平行缠绕。锁绣是古老的传统刺绣针法,由绣线环圈锁套而成,绣纹效果像一根锁链,又似三股编成的麻花辫,所以又称“辫子股针”。在侗绣中,锁绣占有重要地位,多数时候用来作为图案的边缘和形成配饰。锁绣工艺的特别之处在于,绣时先插入一针,绕此针用线绕圈做一个扣,再用针从做好的扣中穿过,重复此操作过程,从而形成环环相扣的纹样。盘蛇纹锁绣使用的绣线较粗,形成的纹样牢固、粗旷,与色泽细腻的皮金绣结合,使纹样饱满富于变化,古朴雅致。
(2)花草纹的诠释:在对角拼接的组合中,上下相对的等腰三角形绣片底布为橙色,刺绣为蓝绿色,左右相对的底布为蓝色,刺绣为黄绿色,颜色的控制与配合体现着浓烈的设计感与层次感。绣片上的适合纹样皆为花草纹,但是不同色彩以及刺绣工艺的搭配运用,使图案看起来活泼生动却不失整体感。整件衣服的刺绣中,花草纹所占的面积很大,但是形态各异,似真实植物般自由生长,各不相同,体现了侗族人民对于自然界生长规律的认知。每个民族有自己的自然认知体系,每种体系有本民族的特色,侗族居住在植物繁茂的山间,与花草植物朝夕相处,日夜相依,人与植物相处,用植物装点生活,也从作为农作物的植物中得到生命的能量,植物不仅有自己的生命,也和人的生命息息相关。刺绣大量植物纹样,表达的是对植物的感恩,以及对生命的崇敬,所以各种花草纹是侗族刺绣中非常常见的主题,无论是叫得出名字的石榴、杜鹃、柿花、芨芨草等,还是叫不出名字的花草变形纹样,都象征着侗族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热爱。
肩部绣片和背部的绣片的花草纹采用了平绣的刺绣工艺,如图8。平绣是各种刺绣针法的基础,使用单针单股线进行操作,上下有序,每针排列整齐平滑,松紧一致。针脚则更加密齐,柔美鲜明,光洁美观。同时,两臂、衣领上花草纹的适合纹样,以及衽边花草纹的二方连续。花草纹采用了平绣和皮金绣结合的工艺,不仅是带状的皮金的运用,衣领部位更出现了皮金缠裹成管状固定出花朵造型的图案,如图9。整体来看,皮金绣遍布全身,反光部位分布均衡而对称,穿着时,正面背面皆金光奕奕,非常惊艳。两种形式的皮金绣虽然用料相同,但用法不同,使刺绣风格统一而富有变化。
3.立体效果的奥秘
由于年代久远,此上衣有一定的破損,绣片钉缀的边缘也有一些脱线。放大绣片边缘,可看到绣片内部的硬纸衬,纸衬可为绣片增添立体感与硬度,使衣服更加挺括有型。纸衬也经常用于刺绣工艺,平绣通常与剪纸结合,先用纸剪出纹样的造型,叠放在底布上进行施针,这种工艺使绣品纹样立体,丝线光亮。同时将脱线处放大可以清晰看到皮金绣下的勒线,勒线既作为轮廓线形成图案及形状,也使刺绣减少扁平感,凸显其质感,如图10。
四、信地芦笙服上衣结构与装饰蕴藏的文化内涵
1.用结构塑造形象
信地芦笙服上衣较为短小,所以搭配的帘裙后腰部依然活动自如,肩部与腋下松量使芦笙手们拾臂吹奏时方便活动的同时,使服装造型更凸显男性雄伟体态,避免臃肿。相比女子服饰的复杂“重绣”模式,男子服装应该属于“轻绣”,但在侗族男子盛装的装饰中,大量的刺绣不仅是侗族女子服饰装饰风格的专属,也是男子服饰的主要装饰手段。相比女性服装上多种类的图案题材,男性的图案通常使用龙蛇、花草以及乌纹,体现了侗族人民对于男性传统形象的理想化阐释,以及对家族男丁未来的希冀。
2.用装饰彰显情怀
侗族芦笙服自古便是男子盛装。关于芦笙舞的表演,除了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特征外,由于表演主体为男性,所穿着的芦笙服为自家制作,有着各个家族的特色与特点,因此体现出较强的竞技性。同时,最瞩目的芦笙手,不仅音乐素养非常高,通常服装从布料到刺绣的针法和种类,都十分精致美观。所以从服装精美华丽的程度,也可以彰显家庭经济情况与妻子的刺绣技艺。不仅如此,芦笙队的主力中有大量青年芦笙手,历史上南侗男女青年缔结良缘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即在节日庆典上交流相识,由此也体现了服装是本民族的伦理道德观与婚姻习俗文化的活载体,服装上大部分纹饰与辟邪、吉祥、生殖符号相关,越是盛装,越是要大量凸显侗族人民对于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
结语
从江侗族信地芦笙服上衣无论是服装结构,还是面料、装饰工艺,都是对侗族先民思维观念的沿袭。侗族从漫长的原始社会制度过渡而来,居住在深林山涧,将悠久的民族历史,独特民族传统文化穿在身上,盛装更是反映着其文化特征与社会价值,承载着侗族人民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表现的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民族精神风貌。在适应自然世界和改造自然世界的过程中,侗族先民形成了敬天惜物的民族传统,也知道追求美好生活,要与自然和平共处,而其服装结构与装饰,便是这些生活经验的外在阐释。
随着现代化变革,传统侗装由于制作工艺复杂,耗时长,不能水洗,且穿着过程繁琐,而在侗族群众日常生活中逐渐消失,服装逐渐工业化,趋于城市风格,传统民族服饰仅在节日、庆典、婚葬之际穿着,因此侗族绣片需求量减少,工艺制作水平日渐衰微。加上男性是侗族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而接受城市文化之后,正在逐渐改变穿着习惯,所以男子服饰消退的速度非常快。芦笙服作为侗族传统男子盛装,是男装中保存得相对完整的部分,展示着传统民族服饰的造型结构和装饰设计,因此相关的研究、保护、传承更加迫在眉睫,也希望今后能有更为专业的老师和同学进行系统的再研究,为民族服饰研究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