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工笔花鸟画创作中的写意性表现
2019-08-12丁彦国
丁彦国
摘要:工笔画艺术是中国传统画技技法之一,其画面正是围绕线条技法的研究,从而表现出工笔画艺术精神。而工笔画花鸟创作中需结合写意技法进行展示,借助抽象性的艺术形式将作者的个人情感和绘画技法相结合,凸显出工笔画艺术的主体特征。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工笔画花鸟创作当中的写意艺术,结合写意的创作方法和表现形式进行分析,以期为鉴。
关键词:工笔画;花鸟;写意性;表现形式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17-0148-02
一、引言
工笔画主要以线条的形式勾勒出景物、人物、事物的本质特征,借助完整的笔法要求和配色要求进行综合性探索,充分发挥出作者对于花鸟艺术的理解。同时,该艺术还讲究了工整、严谨的落笔方法,借助颜色所带来的色觉、色感冲击,在作品中国凸显出不同风格形式的民族色彩特征和技法形式。
二、工笔画花鸟创作与写意性的融合
(一)工笔画基本概述
工笔画主要阐述了线条、笔法两方面内容,彰显出景物的特色为目标,明确“写意”的本质,促使绘画中作者能借助线条形式、色彩反差与融合、笔墨特征与技法进行创新进行探究,从而提高该技法的精神价值。
(二)写意性
写意主要对景物的内在精神进行阐述,借助不同形式的整笔方式,促使不同形式的景物特征得到体现。例如在花鸟艺术的展现过程中,其需强调对笔锋、笔势技法的表现,借助画面渲染方法和表现方法呈现出画面的内在形式。而这一理念与白描临摹的技法相协同,着重对鸟类的眼睛、身形方面的勾勒,从而凸显出线条的准确性和灵动性。
在此过程中,画面更注重对作者所思所想的呈现,促使人们能通过联想就能在大脑中想象花鸟的主观特征。此外,通过对画面整体内容进行协调,将花、鸟的精神再现至画面氛围当中,促使画面具有“神”和“形”的精神,达到综合渲染的意义。
总的来说,写意性就是作者自己对绘画艺术的理解,借助画面凸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而并轻度表现逼真性花鸟形态,促使画面情感与人们灵魂进行深度沟通。
三、工笔画花鸟写意创作方法分析
(一)笔法与写意的融合
作者需明确工笔画花鸟写意的需求笔法,结合“意”表述凸显出核心写意形式和写意规则,借助文字、笔法等形式,充分展现出作者的内心想法。而这一笔法的运用中需要将不同景物的特色进行阐述,结合绘画艺术特征、笔法已经特征进行综合性拓展,促使笔法构成具有“情景交融”的价值。由此可见,对于“意”理念的创作中,需注意整体画面的兼容度。例如在“花”的创作中,则需要对花萼、花瓣、花托、茎、叶等景象意境进行表露,体现出整篇作品的情意特征。
其次,作者需要对中国古代艺术形式、艺术内容进行拓展,将绘画的神态进行深度阐述。例如在作品《万玉图(陈淳)》的表现中,则在画面展现出梅花的枝条走势,在过程中阐述出一种安逸、静谧的空间氛围,使人们能够通过梅花联想到“银装素裹”的冬季世界;而陈淳作品中正阐述出“似白玉万颗”的理念,以此达到作品的写意性。如图1所示,为该作品片选。
通过在画面中显现出梅花枝干的笔法特征,呈现出极具深度的“诗意”形式,促使画面更为生动。所以,在花鸟写意笔法的表述中,需要求创作者具备较好的心境,根据自身对花鸟的理解表现出花鸟的本质“意义”,而这一本质意义能够直接体现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所思所想。同时,写意与书法也具有一定兼容度。因此,在实际创作中,务必掌握运笔的灵魂特征,借助写意和国画两种表现方法凸显出作者的本身情感。而这方面本质情感的表述,正需要将空间形式的技法艺术进行融合。
最后,待创作者落笔时,需作者本人注重对景物框架的设计,在脑海中构建花鸟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态,联袂白描(素描)的形式进行线条勾勒,表现出作者的情感理念。
(二)寄情于景
“寄情于景”意识所阐述的正是作者的内心世界,而不同创作者的思想都具有明显差异性。例如《腊梅山禽图》、《寒雀图》等意象的表现中,需重视细致入微景物的表现,结合景物特征、自然景物的变化规律以及作者对景物的深层理解,从而引导作者在作品中建立具有指向性形式的情感内涵。此环节的创作过程中,需引导作者结合身边的景物特征进行探索,创建出符合自身特色的空间意象。同时,景物意象的表现中,需注意不同景物内涵的表述。如对于梅、兰、竹、菊氛围的表现中,需重视此类景物意象的表现方法,联动各这些植物的“正气”、“清廉”的品质,进行整合写意创作,以便在创作中凸显出景物的内在情感价值和主观意识形象。
此外,对于绘画艺术的展示中,需在空间中表现出画家的心境特征,联动精神、物质和作者情感多方面因素,构建出一个具有“心灵沟通”的创作空间。
最后,在该方面思想意境的表现中,还需要注意对自然规律的分析,探索中需注意身边花鸟景物的本身形态。通过联动古代文学和古代文化的特征形式,从而凸显出自然景物变化与空间意向的内容。例如可结合《警世贤文·勤奋篇》的内容与梅花作品及其品质相结合,促使人们能够通过绘画艺术联想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高昂精神。通过借助艺术符号凸显出花鸟艺术本身的色彩,加深出人们对梅花的认知与理解。
(三)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思想所讲究的人类与自然景物的充分联动,通过构建和谐的空间形态,从而彰显出自然界景物的形式特征。写意形式在“天人合一”理念中所阐述的就是自然生态规律的探索与认知,让作者在绘画作品中不断抒發出自己对事物的理解。由此,在实际创作过程中,需要求创作者始于大自然并源于大自然,在自然空间中发掘景区的意象特征和形式特征,并借助自己的作品表现出大自然的空间意境。如在《锦鲤碧荷》的表现中,则需利用较为简单的形态勾勒出锦鲤及荷花的形态,重视对荷花淡红、荷叶碧绿的特征进行表露。通过在景物中构建出一个“协调”的空间艺术,全面彰显出作者对于自由的向往。所以,在写意手法的表露和阐释中,需重视描绘出作者对文学作品、绘画作品的理解。通过在花鸟艺术中阐述“创新”理念,强调不同形式下作者的情感。促使作者能够借助写意意境抒发自身的情感,使自身情感得到合理宣泄。
总的来说,“天人合一”的理念正强调了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结合对应的空间背景将创作技术和烦恼发相结合,从而凸显出作者对不同事物的本质情感,也能深度展现出写意作品的特色。
四、基于花鸟艺术中写意表现形式的探索
(一)构图方法的探索
花鸟艺术的构图方法和构图规律的探索与认知中,需明确不同空间形式的意象特征,结合指向性的艺术内容和艺术氛围进行深度整合,促使不同笔画能够在画面中得到全面的体现。
首先,作者需注意对事物的沟通规律进行探索,确立意象表达顺序和空间发展顺序,促使花鸟艺术能够与空间景物实现兼容。在此过程中,需协调花鸟艺术中的整体画面感,摒弃过于繁琐的线条,筛选出画面中精干的线条,提升画面的整体感知。例如玫瑰花的表现中,则要注意玫瑰花花瓣特色、花萼特色、植物杆茎的特色的表现,围绕这一艺术感知进行空间创作,明确出构图的主次原则。同时,在色彩的搭配过程中,需注意不同颜色的冲击感知和协调感知,构建有效的搭配方法和搭配目的。
此外,创作者还需注意将“和谐”、“生态”的形式氛围与沟通原则相互整合,促使人们的情感都能细微表现到艺术创作中,有利于提升画面的写意特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认知和思想境界。
最后,创作完毕后,创作者需采用过渡方法联动自然和人性两方面内容,明确出景物之间的联系和协调性,避免由于景物“不协调”而导致画面完整性不强的情况。总的来说,在当前实际构图的探索中,需注意掺入作者对画面认知情感,通过虚实结合的特征形式,将线条艺术、笔法艺术、构图艺术相结合,从而着显出构图的有效性。
(二)构色方法的探索
色彩表現也是工笔画艺术所表述的重心。所以,色彩创作中,需明确自然界中的生机形式,结合季节变化规律、花鸟的本身色泽进行探索,使用“自然一临摹”的理念进行空间整合,提升自然空间色彩价值。例如在于色彩基调的探索中,需创作者明确基调色彩的协调价值和兼容程度,结合色彩创作的原则分析出自然界之间的色彩变化规律。
同时,创作者还需摒弃较为繁琐的空间色泽形式,融入简易的构色方法,在作品中表现出自己对花鸟艺术的理解。同时,色彩设置的权衡中,需明确冷酸色调的冲击感,将明色、暗色穿插运用至实际构图当中,凸显出作品的生动性。
最后,色彩搭配中,也需注意不同色调的融合与兼容,防止主观色调与客观色调失衡的情况。例如在创作中就需避免扭曲客观事实,促使客观的色差、色彩搭配方案更为自然,有利于提高工笔画作品的流畅程度。
此外,色彩与线条的搭配也是实际创作中需要注意的部分,明确花鸟在不同空间的动作形式。如在鸟类飞翔的创作中,则需着重展示出鸟类飞翔的造型特征,借助该造型进行轮廓构建和质感强化,有利于在绘画艺术中表现出更为传神的构色、线条、造型的形态价值。
五、结语
综上所述,工笔画写意技法的表现中,需注重对写意精神的探索,明确对空间意境的表达与阐述,促使观赏者与作者均能在绘画创作中认知自己对花鸟艺术的见解,从而提升花鸟工笔画的人文情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