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皮克斯动画电影叙事法则分析《猫与桃花源》

2019-08-12谢启思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皮克斯

谢启思

摘要:同样是描述父子亲情的探险故事,皮克斯的《海底总动员》荣获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动画片奖并获得全球8.67亿美元的票房收入,但《猫与桃花源》却口碑一般,票房惨淡。两者的故事构架和人物设置有相同处,结果却南辕北辙。本文用皮克斯电影叙事法则来分析《猫与桃花源》,以探究两者在叙事上成败的原因,并对当下国产动画电影创作有所镜鉴。

关键词:皮克斯;动画电影叙事法则;《猫与桃花源》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17-0088-03

一、引言

皮克斯作为美国动画电影市场中一只强有力的队伍,每一次的作品都处于行业中的较高水品。探其原因,正是由于他们拥有一套完整科学的叙事体系以及判断标准来支撑作品。他们总结出来的故事叙事法则经过大量作品的反复验证,不断完善至今,已然是成熟的体系。相较之,中国动画电影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故事叙事方式还未形成工业体系及标准。因此,国外的叙事体系于我们,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下面以《海底总动员》等动画电影为例,介绍皮克斯的电影叙事法则并以此分析《猫与桃花源》。

皮克斯的前执行官拉塞特(John Lasseter)说过,皮克斯总结的优秀故事叙事的黄金法则有三点:不可预见的故事,可信的世界和吸引人的角色。角色的设计必须和故事情节相辅相成①。这一套理论,也是整个欧美动画市场所奉行的法则。那么如何做到这三点呢?

二、不可预见的故事

欧美电影通常的叙事方式基本为一个定式:exposition(背景阐述:介绍主人公及其生活背景)-conflict(矛盾:主人公遇到矛盾,由此设立一个目标去解决问题)-rising action(升级:故事的发展,达成目标的过程)-elimax(高潮:故事的高潮,通常主人公在此有明显的改变)-falling action(回落:问题解决,故事接近结束)-resolution(结果:展现主人公新的生活模式)。剧情元素发展顺序如图1所示:因此,不可预见的故事并不是指故事大纲,而是故事发展中路途上遇见的惊喜,但是这些惊喜真的无迹可寻吗?非也。

《海底总动员》中,主角鱼爸爸马林和朋友多莉遇见鲨鱼和有灯的鱼,发现并看清潜水镜的地址而确立了寻找方向,这是剧情发展的需要。接下来,不善于与人合作的马林打算丢下多莉独自出发,却被鱼群搞的必须带着多莉。又因自负使多莉被困水母群后,终于救了多莉并愿意带她上路。这里的安排是为了让他有性格的转变,学会信任他人。再后来遇到海龟一家,发现放松和放手才是更加明智的育儿方法,他又一次获得新知。这一段剧情的安排,是为了让马林成长起来。而后来被鹈鹕带着去救尼莫,又是剧情发展需要。所以说,为什么拉塞特要强调角色设计和剧情相辅相成,就是由于角色的性格对他在故事中所做的决定起关键作用,而角色的成长就是在剧情中慢慢实现的。就好像马林不善于与人合作,不信任他人所以不听多莉的劝告而惹出事端。但是经过一系列事情后他有所感悟,也学会了好好与他人相处,相信他人。这些事件是都在(rising action)升级部分完成。最后,高潮部分马林才能在重新遇见儿子的时候,作出新的选择,支持并相信儿子,不再一味的保护,代表角色彻底的改变。

而在《猫与桃花源》中,故事的大致发展脉络清晰,但是细节剧情的安排用意就不如《海底总动员》明显。比如莫名出现在猫爸爸路途中的三只羊科动物有很长的一段表演,但他们实际上并没有帮助猫爸爸成长,对推动剧情的帮助也不大,说话全是唐诗宋词的基调,过于高深,反而与整个电影接地气的说话风格有所违背,与片子的格调不统一,很有一些曲高和寡的意味。而鹦鹉嫌弃猫爸拉屎不关门,以及猫爸在车上尿了之类的屎尿屁的桥段,虽然是从博得观众一笑的角度出发,却给人感觉过于世俗,对于塑造人物性格来说并不合适,反而使人觉得角色不讲卫生,因此这些桥段并不太讨喜。

再看《海底总动员》中那些不可预见的元素,比如鲨鱼,海龟,水母,他们也可以换成别的角色,但之所以是他们,除了帮助完成角色的成长、视觉效果需要(鲨鱼追赶的惊险,小海龟的可爱,水母群的壮观等视觉刺激让观众不断接受新鲜感,从而保證注意力集中),还有一点最重要的,就是为了创造可信的世界。

三、可信的世界

什么是可信的世界,就是所有的事都有合理的理由,能够被人们所接受。鲨鱼闻到血腥就会吃人,这是事实。海龟迁徙,这是事实。水母有毒会蛰人,这也是事实。放在这里即合理又为故事添加了趣味。在一个虚构的故事里,充满真实世界中令人信服的事实,让整个故事的可信度大大提升。合理的理由,会让观众潜意识接纳和相信这个故事。

由此看《猫与桃花源》中的小猫,他一心想出去的理由并不充分。从片中看出它想要出去看世界的契机是来了一只会飞的鹦鹉,见过外面的世界,所以他也想看。再加上父亲说桃花源很棒。而且桃花源还可能有妈妈。然后他沉默的过了好几天,忽然发明了滑翔翼就出去了。使他出门的理由很多,但是并不太有说服力,也没有强调解释任何一个,于是这些理由都不是必要条件。

我们先看在现实生活中,在外漂泊的人无非是两个理由:

1.讨厌自己所处的地方,觉得自己不属于这个地方。

2.相信出去可以创出自己的一片天,过的更好,可以证明自己。这两个理由实际都带有一点不甘心的成分,从心理上说是非去不可的,不然就没法好好过了。

再看这个故事给出的理由。理由1:鹦鹉出去过,所以小猫也想出去。这就类似于别人家小孩有糖吃,所以我也要是一个意思,不吃也不造成损失,不出去也可以;理由2:父亲说桃花源很棒。这世界上好地方很多,但不构成非要去看的理由;理由3:找妈妈,这可以是合适的理由,可是小猫基本没见过妈妈,他可能会想妈妈,但什么会使他非要见妈妈呢?孩子什么时候最想妈妈,那一定是受委屈的时候了。单亲家庭的小猫,最有可能的理由是觉得父亲不理解自己,负气出走。觉得妈妈在的地方才是自己的归属地,妈妈会理解自己,接纳自己。这才是桃花源对于小猫的合理意义和出走的理由,这样的理由才是可信的。

还有一个例子是鸟抢pad的戏码,在《海底总动员》中,鸟吃鱼天经地义,一群海鸥抢夺着要吃马林和多莉造成的惊险是合理的,但是《猫与桃花源》中,鸟抢pad的目的是什么?这个桥段由于没有合理的理由而显得牵强。

同样的对比还有一处,在马林以为医生要丢掉儿子时,拼命让大鸟飞进去救儿子,扰乱了整个空间以帮助儿子脱险。在以为儿子死了时非常震惊,但是大鸟被人驱逐,他被迫被鸟带走了。父亲在儿子生命危险时用尽全力去救孩子,似乎只要没有看到孩子完全断气,就不会放弃他,即使离开也是迫不得己。这是父母对孩子真实的态度,天下父母没有不紧张孩子的。但桃花源里的猫爸爸以为小猫被烧死了,就心灰意冷的离开了,完全没看到小猫还没有掉到火里,在喊救命。如果是现实中的父母,一定会想办法跑进去查看,只要还有一点希望都不会放弃。而猫爸爸对小猫的态度就好像儿子只是可有可无的玩具,丢了难过一会就好了。所以猫爸爸的行为并不太可信。

四、吸引人的角色

动画电影中的角色要吸引人,除了在设定上设置人物有趣的性格,还需要展现角色的思考过程以及用行动去表达,而不是靠描述。这样的角色才是有血肉的,鲜活的,观众才会付出真实的情感。

(一)人物的设立

动画电影在人物的设立上,很有学问,那些角色并非凭空出现的。在欧美的理论中,角色分四种:平面化的角色和立体化的角色,以及稳定的角色和改变的角色。如何区分?思考两个问题:

(1)角色性格复杂吗?复杂的就是立体化角色;简单的就是平面化角色。

(2)角色在故事中有改变吗?有改变:改变的角色;没改变:稳定的角色。

平面化的角色,就是看起来是什么样,他就是什么样。比如多莉,看起来热心也健忘,她确实如此。立体化的角色,就是会向观众展示不同面,属于同一个角色的不同的情绪和性格,这种人物更加复杂有层次。

《猫与桃花源》里的黑猫和《海底总动员》的黑鱼,他们的角色功能非常相似,都是引导小猫/小鱼的人,在最关键时刻做出改变,救了主角。但是,在《海底总动员》中,黑鱼是一个自私的老兵,不管小鱼是不是孩子,害不害怕,都让小鱼去执行任务

在小鱼任务失败差点丧命的时候,他也觉得自己太残忍,心生恻隐,不再强迫小鱼。最后小鱼遇难,他放弃自私的想法,舍命救小鱼。他的层次非常丰富,也有所改变。

同样的功能,黑猫就做的不太好。前期他的特点并没有太展示出来,虽然知道他是一个好的角色,但是很难分辨他的具体性格。没有觉得他自私,因此后期的下定决心无私的帮助小猫这种改变也显得牵强奇怪,整个角色的层次就显得单薄许多。

稳定的角色,就是从头到尾不曾改变过:多莉就是这样。改变的角色,就是在故事中学会新知,有所改变。通常有改变的角色是主角,他在故事发展中学习,在高潮的时候一定会有一个明显的改变。而没有改变的角色,是用来与改变的主角做对比的,通常是他的朋友,用来衬托主角的成长。就像怪物史莱克和驴子,驴子始终不变的性格衬托史莱克成长。而《海底总动员》,多莉始终是健忘迷糊的。我们可以从马林对她的态度变化看出马林的改变。所以在角色配置时,就是有用意的。

《猫与桃花源》的主题是年轻人渴望出去闯荡,慢慢学会承担责任,懂得家庭的意义。那么在第一步设立主人公时,小猫就比猫爸爸更加适合成为故事的主角,他将要出去闯荡。他是改变的角色,他的改变是学会承担责任,从想要离开家到明白家是最终归宿。

由此,我们可以设定出小猫的个性,年轻人都有的不知天高地厚,年少轻狂,自信自负,聪明机智还带一些怀才不遇的感伤。那么这种怀才不遇,多半来自父母的不认可,这样,让故事开始的矛盾就产生了。

《猫与桃花源》相比学习《海底总动员》在开头解释父亲的处事理由,更应该参考的是《功夫熊猫1》。在电影开始的五分钟,通常是介绍主人公,他是谁,什么性格,什么处境,与周围人的关系。《功夫熊猫1》前5分钟讲的是熊猫从功夫美梦中醒来,实际上是个起床都困难的胖子,帮家里卖面条,连梦想也羞于启齿。再看大鹅父亲的行为,“卖面条就是你的命运归宿,我也有过卖豆腐的梦,但是那太可笑了,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归属。”我们并不需要知道父亲卖豆腐是怎么失败的,只要了解父亲的态度和立场即可。同理,并不用解释猫爸爸不想出门的理由,只要知道他的态度即可。关键是展示即将离开家的小猫的心理动机,展现他是为何又如何一步步做出离开的决定的。

动画最大的优势是可以无限夸张,人物之间的反差越大,越是有趣,冲突也越成立。所以《猫与桃花源》在故事的,开头五分钟内要抓住观众的心,可以从人物有趣的性格出发。比如猫爸爸中规中矩的,为了强调这一点,可以设定他轻微强迫症,所有东西都要好好摆放,最喜欢安稳不变的东西。而小猫热爱创造,是一个把到处都弄乱的小发明家。他们互相难以理解对方,产生矛盾。作为两个主要角色,他们都是改变的角色,在故事的发展中成长起来,最终学会相互理解。至于主人,完全没有出现的必要,也可以像《猫和老鼠》一样,只展现主人的脚。

(二)展现角色的思考过程

思考过程要展示出角色作出决定的经过,这样观众才会理解角色作出的决定。有思考过程的角色才是真实的角色,这一点,也是构造真实世界的必要要素,真实的人物帮助我们相信这个世界。如小鱼尼莫听说胆小的父亲像英雄一样穿过海洋来救他了,他首先是不相信,然后听到鹈鹕描绘出关于父亲样子的细节,才相信真的是父亲来了。接着他觉得信心倍增,相信自己也一定能逃出去,然后付之努力去行动。同样的情節在《猫与桃花源》中,小猫完全没有思考过程,听见父亲来了就高兴的跳起来,但实际上父亲是一个有些懒的角色,让他出来都难,小猫对此一丝思考都没有显得他不太聪明,与设定中机智勇敢的性格有违背。

再看小猫离开家的理由:父亲的不理解,让小猫觉得妈妈在的桃花源才会真正接纳自己,那才是自己的归属。展现这个思考过程,就是要做到一是在小猫被父亲骂的时候,看妈妈抱着还是小婴儿的自己的照片,觉得如果是妈妈,肯定不会这样的;二是看见别人家的妈妈对小孩子都非常温柔,觉得妈妈肯定都是那样的,羡慕别人有妈妈;三是听说妈妈去了桃花源,那是世上最好的地方。而爸爸和妈妈吵架了,所以妈妈才会自己去,或者爸爸才带着小猫离开妈妈和桃花源(这里要有一个妈妈并没有丢弃小猫的原因在,这样它才可以理直气壮的去找)。小猫的决定是一点点做下的,三个原因是最起码的,这是它心理建设的过程。三是所有行为心理建设的基本数字,就好像重要的话要说三遍一样,是必要的。

(三)用行动表达

“Acting is doing”归属的表演理论是基于法国现实主义(realism)作家爱弥尔·左拉(Emile Zola)及其自然主义(Naturalism)的主张,由莫斯科导演及演员斯坦尼拉夫斯基(Konstantin Stanislavsky)整理发展为表演理论体系Stanislavskis system。整个欧美的表演都遵循这个体系,动画表演也不例外。在《猫与桃花源》中,小猫向往桃花源,他只是昕别人说那里好,然后过了几天茶饭不思的生活,就忽然做了一个滑翔翼飞走了。在这整段中,唯一的行动就是做了个滑翔翼走了,那么他是怎么就忽然会做的?按照用行动表达的理论来讲,小猫应该多番尝试,比如先做个火箭,炸了。又做个翅膀,烂了。做后做滑翔翼,成功了。这样才是用行为来展现他想要离开的决心。比如《小鸡快跑》,小鸡想要逃离被杀的命运,需要几度尝试逃跑,没有屈服才能证明决心。同样的,鹦鹉只是描绘了外面的世界,外面就好吗?她必须要展现在家得不到的好处才有说服力,比如小鸟从外面带来好吃的东西,好玩的玩艺。小猫才能真正感受到,外面是比家里好,有家里没有的东西。这样才更可信。

再远一点,人物性格的塑造也要用行动证明。在《=}每底总动员》中,爸爸马林小心谨慎,还有一点神经质,怎么展现的?孩子第一天上学,他带着孩子在海葵家门口,出来看看,回去。再出来,再回去。又出来,又回去。最后第四回孩子尼莫都受不了了,他才小心的走出家门。爸爸过度紧张的性格一下子就表现出来。

假如说《猫与桃花源》里的猫爸爸是一个好吃懒做的家伙,那他的行为就是应该躺着不动,饭放远点舌头伸出来够不到了,就要用个吸管之类的吸。实在不行,就让别人帮忙拿。这样观众才能体会到,他真是懒啊。要想办法让角色做一些夸张的事,现实生活中或许没有,但是角色做出来,不管是谁都可以体会到他的性格特点。

动画表演由角色的行为动作完成。动画表演有三种,一是情景动作:跟着剧情做该做的事。二是角色的物理动作,比如动物会用四脚跑,出于重量会下落等等。最重要的是第三个:性格动作,表达人物性格。

性格动作是最能让观众喜欢角色的地方,主要就是用行动表达性格和情绪,让人感受到角色的性格魅力。打比方,小猫来到黑猫的咖啡馆,他是为了躲避浣熊追捕才进来的。但是进到咖啡馆里,里面在唱歌,小猫看也不看就去躲起来。跑和躲藏是情景动作和物理动作,但是这里可以展现性格动作。小猫作为一个小朋友,在四周歌舞升平的情况下应该忘记一下正在逃跑的事,参加玩一下。展现一下孩子的童心。另一方面酒吧作为一个世外桃源的逍遥和自在才更真实,更有感染力。这也是为前面逃跑的害怕和后面被搜索的紧张做一个短暂的休整,以免观众感到过于紧张和疲惫。这样的手法,在《长发公主》和《寻梦环游记》都有类似运用。但是在《猫与桃花源》中,小猫逃跑,目的性非常强。只管逃跑,完成情景动作,不管外界什么环境他都不参与。这实际上是成人或者害怕人群的孩子才会有的行为,在此就显得人物与环境有些脱节。

动物和人的行为活动是不同的,所以在让动物角色做表演时,就要考虑动物拟人成分的多少。通常动物拟人有三种:

1.说人话的动物:纯动物形态,四脚走路,说人话但是更多的行为是动物的。比如《小鹿斑比》《海底总动员》。

2.半人半兽:动物形态但两脚走路,穿少量衣服的动物,说人话,行为是动物和人参半。比如《疯狂动物城》。

3.人形动物:动物拟人化。人的样子但是有动物尾巴耳朵等配件,多用于日式动漫。如《犬夜叉》。

世界观一旦设定,就要遵循,不要轻易更改。比如《平城狸猫战》,故事开头我们看到狸猫四脚跑,完全是狸猫的行为。然后再变成穿着衣服两脚着地的样子才去打架,有了人的元素才有了人的行为方式。在《猫与桃花源》中,整个世界是第一种情况,说人话的动物。所以黑猫用手像人一样抚摸猫爸爸的头,这个动作并不适合。当角色都是动物,就要用动物的行为表演,比如舔舔对方頭上的毛,这就比“用手摸要更像猫的行为。猫在酒馆里坐下倒酒也很奇怪,但如果是让酒吧的动物穿个马褂之类的衣服,变成第二种半人半兽形态,有了人的特征才去做属于人的行为,就不会显得那么违和了。

五、结语

皮克斯动画电影发展至今,己具备完善体系。充满趣味的细节,给人惊喜的情节,可信的世界和有特点的角色,这些都是动画电影叙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能为整个故事带来锦上添花的效果。即使故事相对平凡,这些法则也能够保证电影质量不俗,因为叙事方法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观众对故事的感受。希望皮克斯的电影叙事法则能够为中国动画电影带来启发,帮助中国的动画创作者们做出富有特色的动画作品。

猜你喜欢

皮克斯
皮克斯的动画帝国
拿开以后
铁打的皮克斯 流水的“封神榜”
“动画圣地”皮克斯
我们只有120只了!
雕塑创新
另一个世界里的乔布斯
皮克斯动画的艺术特点
浅谈皮克斯工作室对中国三维动画创作的启示
《勇敢传说》让皮克斯走下神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