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德笔下的普罗米修斯形象分析

2019-08-12殷敏婕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普氏天神众神

殷敏婕

摘要:“希腊艺术和史诗”被誉为“欧洲文学之父”,西方各时代文学家都从古希腊神话中源源不断地汲取素材,以此为母题创作出无数经久不衰的文艺作品。在古希腊神话的沃土上,普罗米修斯尤为耀眼,其文化史意义非同一般。奥维德、卡尔德隆、伏尔泰、赫尔德、歌德、拜伦、雪莱,都有以普罗米修斯为题材的作品。他们以不同类型的作品,从不同角度、用不同风格表达了各自对此悲剧英雄的理解。本文着眼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从德语原文角度分析歌德笔下的普罗米修斯,并探究狂飙突进运动中歌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歌德;普罗米修斯形象分析

中图分类号:1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17-0057-01

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是希腊神话中泰坦族巨人伊阿珀托斯(Lapetus)之子,他不仅创造了人类,还因为人类盗取天火而惹怒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悬崖之上,饱受秃鹰啄食肝脏之折磨,但他仍不屈服,后被大力神赫拉克勒斯(Hercules)所救。

在西方文学史上,普罗米修斯成为文学家们钟爱的不畏强权,甘于为人类解放事业而自我牺牲的英雄形象典型。1774年,26岁的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借用此英雄形象,对其进行再创造,留下了《普罗米修斯》这首经典的自由体颂歌。

普氏在诗歌开篇便对宙斯的权威发起了挑战,不仅直呼其名,还讽刺他是“斩蓟草头”的男童,对自己拥有的火焰“心怀嫉妒”。话语中将自己和主神完全置于平等的地位,充满反抗精神。

第二段诗节(strophe)中,普氏更是把抨击对象从宙斯扩大到了所有天神,认为他们是“太阳之下最可怜的”,完全依靠“傻瓜们',供奉的祭品和祈祷的唏嘘才勉强维持着神的尊严。所以马克思说,希腊众神在《普罗米修斯》中“悲剧式地受到一次致命伤”。

第三节普氏回想起童年时的自己对天神还抱有一丝期待,天真地以为他们会和自己一样,对受压迫者怀有怜悯之心。他迷茫而无助,向天神寻求帮助,却发现众神是如此残酷无情。由此引发了出第四节至第六节的十个发问,句句振聋发聩,直击人心。这里,普罗米修斯又将天神讽刺为“沉睡者”,将自己看作“奴隶”,只有依靠那颗“年轻而善良”、“神圣而火热”的心,才能获得自我救赎。第一个发问就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要我尊敬你?凭什么?”,将我锻炼成男人的不是你,而是“全能的时间”和“永恒的命运”。普氏对宙斯、对众神是失望的,是愤怒的,但对生活他依然抱有希望与信心,没有因“如花美梦”不能实现而“仇视人生、走进荒漠”。

最后一节是整首诗歌的高潮:

“我坐在这而创造人类/按照我的模样/塑造一个像我的族群/去受苦/去哭泣/去享受/去欢乐/可是对你毫无敬意/如同我一样!”

普氏创造的人类是灵动的、有喜怒哀乐的人类,是和他一样敢于反抗,无惧权威的人类!这就是歌德笔下叛逆英雄的代表,具有改變一切、重塑一切的革命精神,积极地对待现世人生,并要凭借自己的力量创造出理想中的世界!

《普罗米修斯》产生于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strum undDrang)掀起高潮的1774年,是歌德诗歌的经典代表作。这一时期,否认上帝,反抗权威,反对规则,崇尚“天才”,追求融合于自然,批判现实社会成为该流派文学创作的主旋律。

从形式结构上看,无论是每一行的停顿(z?nsur),还是每一节的行数,都没有规律可循,整首诗也不押韵,可以说是完全的自由(freie Rhythmen)。这种摆脱格调限制、不受形式拘束的创作构思,也很好的反映了追求个性解放的狂飙突进运动的时代需求。整首诗节奏铿锵有力,气势自由豪迈,格调大气粗犷,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从艺术手法上看,通篇运用比喻和象征,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我”即普罗米修斯,是被压迫的人类的代表;“你”、“你们”即宙斯以及以他为首的众神,是权威的代表和封建势力的象征。普氏的自救反抗精神得到了充分肯定,宙斯的权威与残暴遭到了无情讽刺,两者形成尖锐的冲突。诗歌中普罗米修斯对宙斯的蔑视与嘲讽,其实也是歌德对当时社会的抨击与批判,人与神的关系,也就反映了人与社会的关系。

歌德用自己独特的写作方式和风格重新塑了古希腊传说里这个光彩夺目的形象,在这首诗中,普罗米修斯不仅是人类的创造者,自我牺牲的盗火者,更是反抗权威的“宿命叛逆”者。他所追求的绝非个人的利益与幸福,而是整个人类的未来发展,诗人充分歌颂了这类把人类从精神奴役下解放出来的英雄,体现了狂飙突进运动精神。

猜你喜欢

普氏天神众神
专著《众神狂欢》节选(评论)
神谕
普罗米修斯
众神归位
祈祷
普氏野马数量恢复至400余匹
当世界快速起来时
天神我也想快快长大
一只老鼠的轮回
谁绊住了普氏原羚自由的舞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