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是一个“格格”

2019-08-12绿窗

满族文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格格满族祖先

绿窗

人家说,我妈长的就是地道满族人的面孔,微长瓜脸,皮肤白细,单薄眼皮,眼仁偏黄,鼻梁挺直,后脑壳扁平,发黄而软,肩膀宽阔。这些特征我完全遗传过来,尤其家族历代单眼皮儿,没辙,但细看下,更深邃聚光。

村里人说道:“瞅瞅那孩子长得,前奔儿喽后勺子,福相薄。”往左一撇嘴,嘲笑孩子妈没给脑袋“睡”好。嘴往右一捺,“水蛇腰,溜肩膀,衣服撑不起来罢了,水性杨花之兆。”这又是挑人家母亲的碴口。我妈说,过去生小孩别说铺被褥了,炕席都卷起来直接生在光炕上,勤快的男人会弄来细软的谷草,懒的就灶火坑掏盆细灰铺上,还好草木灰有净化作用。初以为是穷,后来看《红楼梦》写道:“小儿落草时虽带了一块宝玉下来,上面说能除邪祟。”满族人生小孩原叫落草,这可不是为寇的前缀,铺草是模仿祖先的荒野生活,不忘本之意,也暗喻小生命像野草一样坚韧顽强。孩子也像一捆草扎绑起来,只留出或左或右一只胳膊自由,为的身体长直,防止出罗圈腿。

我们都是捆着长大的,满月就睡小米枕头,基本仰面睡,小米微凉清热,沉沉实实,把后脑勺子睡平,面庞饱满,肩膀宽厚。好身条好面相是睡出来的,后来发现也有不好的,乳房长趔趄了。

偏这两个好我都不喜,扁平脑壳缺乏坡度,披发少了垂感;我少女时代瘦猴一般,越发显得脖颈细长肩膀支个架子。看人家一头黑瀑,涂杏核油又香又亮,人家水蛇腰削肩膀画里的仕女天生一段宋词,就使劲把肩膀缩起来。

后来看见萧红的后脑壳也扁平,敢闯新生活,遇难呈祥,还得魯迅先生偏爱,忽然平衡。后来身体发育良好,都说我是衣裳架子。又说有的美乍看惊艳不能看第二眼,满族姑娘的美猛看一般,特受端详。再长老些,眼皮微垂,自然成双。事情就像季节,走着走着成熟了,心情就像苹果,晒着晒着泛红了,雨也拿它没办法,风也没得说风凉话。

我接受自己的民族特性,也冥冥中接受祖先的血统暗示。来自白山黑水的渔猎民族,懂耕稼,善骑射,并不像蒙古人完全是马背上的生活,是绝对可骄傲的、勤于学习、勇敢、包容、开拓性的民族。

鲁迅先生在《略论中国人的脸》中提到,外国人画中国人:“头上戴着拖花翎的红缨帽,一条辫子在空中飞扬,朝靴的粉底非常之厚。但这些都是满洲人连累我们的。”不好意思连累大家,但辫子飞扬只是民族特性,不该拿来诟病的,而满洲人刚从白山黑水出来时,个个英武心神强悍,缔造强盛大国,纵使原初的蓬勃野性后来江河日下,眉宇间总能藏着些的。

我的出生地属于燕山以北,也称塞北,明朝皇帝体恤戍边之苦,把官兵百姓一起迁回长城以内,惹不起还躲不起吗?塞北千里荒原都成了蒙古族繁衍放牧的世袭领地,我家所属锡拉塔喇河川是蒙古语黄色旷野之意。古濡水即滦河水流经高原下坝,草野肥厚,养良马也招英雄。“要让青草覆盖的地方都成为我的牧马之地!”成吉思汗的铁蹄横蹚地球也荡过我的草原,世间唯一能和他匹敌的,是努尔哈赤,大草原嗅到英雄的呼吸,等着喂养我兵强马壮的满洲族人。

大清一统锦江红,万民康泰五谷丰登,这是过去说书的开头。祖先可以追溯到舜禹时代,称肃慎,汉魏为挹娄,北朝是勿吉,隋唐为靺鞨,辽宋元明为女真,皇太极改女真为满洲族,创满族文字,建八旗兵制,天眼开启。祖先最大的功绩是民族大团结,蒙古、新疆、西藏、台湾,都牢牢笼进中华版图,创建世界独一无二的避暑山庄、周围寺庙群及顶级宗教建筑文化,和合天下。

皇太极天聪九年,满洲族开始迁居塞北。康熙十三年迁入塞北丰宁的旗人急剧增多,史上罕见,以达绥服蒙古、抑制沙俄、保卫北京热河、巩固疆土的目的。驻守八旗军和“汤河西围”官兵落户。木兰围场建设之前,大清在丰宁汤河进行狩猎活动,开设御马场,奉养“热河十万铁骑”。退役将士亦来此跑马圈地解决生计,当地十分之七都是满族人。

我的母族就是跟随跑马圈地的兵丁而来,一趟川属于瓜尔佳氏或阿拉哩氏,李姓,镶白旗,繁衍成大户旺族。随后我的曾祖爷在雍正朝开始的大移民时代,也跋山涉水从山东那疙瘩往塞北奔走,在另一趟川耕稼行医谋生。清亡后,满族不只受歧视,甚至性命交关,为避祸旗人纷纷改汉姓,不惜费银百两致倾家荡产,伦理约束也来了,满族姑娘嫁入汉族,妇随夫族,子随父族,而汉族姑娘与满族联姻,子随母族。满族人数锐减。

老太爷三房老太太都是本地满族姓氏,奶奶家崔氏亦为满族老姓,母亲自然是满族姑娘,都被迫改为汉族,自身那些满族属性不得不放弃了。直到后来倡导民族团结,大多数家庭才恢复满族身份。这样一通追溯,算来我的满族血统还有一定浓度,不是七攀八扯来的,于是常以格格自居,原来格格也不过是家常姑娘。

我一直疑虑父亲是瘦弱的书生,却能在雪山上跑得比兔子还快,轻松猎获狍子、獾子、狐狸和狼;弟弟无师自通会钓鱼,天生沉稳,鱼都往他这儿来,吃不了送人。应该都源自祖先白山黑水的渔猎基因。我一直骄傲母亲娘家大年初六都隆重地接姑奶奶回娘家小住,舅爷们天天开席请饭,原来满族姑奶奶地位高,早先平民姑娘也必须进宫选秀,有望为家族争光,家族自然不敢怠慢,习俗就传下来了,尤其我大姨盘腿炕上训话,舅爷们恭敬听着,是大家族的主事。

我还奇怪姥姥家的家族婚礼都是在夜间开始,五更吉时拜天地,新娘接来第一夜先住别人家,叫“打下处”,新娘不叫嫂子叫新姐,亦是满族的古老民俗。只是我的家族老人这一块严重缺失,没见过老太爷,爷爷、姥爷在父母幼年去世,奶奶、姥姥在我五六岁去世,父亲又在我而立之年去世,家族旧事想了解,四顾心茫然,想跟我妈探讨一下,她说“我的脑袋是一盆糨糊”。但她偶尔蹦出几句来,也是通向祖先的灵息。

说我姥姥年轻时梳过大如意头的,她跟我姥姥去姥姥的娘家黄旗镇,有大黄旗和小黄旗,有大戏楼,年节大戏一唱半个月,舅姥爷接了她和姥姥看戏,散了戏,小姑娘一人往对面关帝庙玩,漆黑的柱子,关云长红脸塑像,一束光打进去忽而狰狞,吓坏了。黄旗镇位于潮河源头,水有一人多深,舅姥爷让母亲过河去他家拿菜,母亲眼看别人踩着两根棍子飞跑过河,愣没敢过。

黄旗镇水好,气候偏凉,盛产金黄小米,籽粒饱满,熬粥时上不见米,下不见底,香气荡漾。顺治二年满洲正黄旗遣六姓十户垦荒于此,康熙二十二年狩猎途经黄旗打尖,吃到了农家小米饭,闻之如茶,嚼之如肉,这里立马成了皇庄,生产宫廷御用祭祀白小米,全国加起来就十五亩,非常珍贵。但民国后不再供奉,民间种植渐少,我妈生我们时,姥姥还从黄旗镇专门换来白小米,月子吃滋补养人。我小时家里也种几分山地,所产白小米专门待客,真的粒粒莹白,香浸满屋。

对姥姥只有一丁点印象,白头白发,满脸皱纹,困难时期饿得大脑袋前张后仰,还半夜一人独自爬过有狼出没的大梁山,给要生养的母亲换吃的。满族姥姥家更疼外男外女。

奶奶不曾宠过我们,她的面色一直青冷,在生产队号称铁姑娘,和男人一起挑担子,冬天顶着刀子风去山上羊圈屋喂羊,开会时和一帮老爷们儿坐一块,绾髻戴耳坠子,大襟衣服,抽长烟袋锅子。闲了耍钱,输得多,秋天就让人家去地里收粮,再不够就给人家扛活,做鞋纳底子。爷爷三十出头去世,她独自养大三男一女,是个刚强角色。

满族姑娘这么能干,缘于天足,从不裹脚,大脚片子上马能飞,下马能跑,绝不委屈成三寸金莲。到我妈这辈孩子一大堆,就成了上炕拿剪子,下炕拿铲子,出门推碾子,花钱靠汉子。

我算念书多的,能上山下地锄头挖锨干粗活,也能捏绣花针盘腿炕上做大被子描龙绣凤。这能力必然源于祖先的赐予,内心藏有一份倔强与傲性。

许多民族跑着跑着就没了,我敬佩祖先力量卓著,能从原始社会走到大清盛世,因为什么?我想是信仰,相信万物有灵,敬畏自然,同心同德。

肃慎祖先创立萨满教,是崇尚母性的多神教,对风云雷电、狐狼虎鹿、山野树木都充满敬畏。对不知者心怀敬畏,比屠戮践踏好得多。萨满传介人神之间的灵息,因怕被死神和神灵认出怪罪,戴着面具为人世祈福、求雨、医病、驱灾、占卜、预测,解除人们的恐惧自卑,增加信心与凝聚力。

这种信仰一直在民间,从未丢失过,民间香头、跳大神都叫野萨满。姥姥的亲妹妹就“顶仙”看病,有人来看仙,炕上立马支上桌子,洗手焚香,开始“打灾儿”,上钱,一通说道。

村里也曾有过跳大神,那高胖的妇人设着香案,红对联黄粉纸摞一处极艳,她顶着花手巾在天井般的院子里扭,像巫婆一样扭,像羞涩的小姑娘一样扭,扭给村里的人看,扭给她老头看,也扭给自己看。她的歌咏有的听得懂,更多听不懂,这是她的舞台,为着惬意的沟通,又似乎释放着压抑,诉说渴求与向往,她神情庄严,也许是迷蒙,试探着进入一条幽密的隧道,万物有灵,灵在感知。满族的原始性情是磨不掉的。满族人不吃狗肉,不打乌鸦,家家都供着保家仙,狐仙(狐狸)、黄仙(黄鼠狼)、白仙(刺猬)、长仙(蛇)和灰仙(老鼠),正是信仰万物有灵的写照。一个小土包就是灵验的土地庙,一个小土坎就是送逝者去往西天路上吃三餐的可敬之地,一棵老树当然能系着求财求子多个心愿。

我和我姑娘住家时忽然都发高烧,打针吃药都下不去,母亲急得躲着医生父亲,院子里四处烧香磕头,以为冲撞了花仙树神等,夜里一阵大汗好了。看春耕一月青苗愣是不出,预感有大雪冰雹,看瓜秧都往墙里长,不耷拉河边去,就预测有暴雨,果然就应验了。万物有灵,不观察不触动,就无法躲避灾害。祖先早就暗示,我们需要张着耳朵倾听。

万物有灵就是民族的根性,像敬畏神灵那样敬畏自然是智慧,一个村庄的和合之象就是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得不到自然庇护的民族寸步难行。那些有神秘力量的心灵图腾在泥土、在枝头上悄声说话或注视,终有一天我们的灵息会碰撞。

波澜壮阔属于祖先,细致的生活在民间。这片蒙古马蹄踏遍的土地后来一直为满族人居住,哪怕后来多汉化,满族的痕迹与精神还是会留下,个别村庄还保留着旧时礼仪,礼仪就是修行。满族人礼多,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都要上山祭祖,先把祖先张罗好了,才能安心过节。村庄还有五十大几的儿子过年一进门,不管跟前多少人,说声:“娘过年好,给娘磕个头。”跪倒行大礼,老奶奶妥妥地受着。男人拜年也行满族礼,叫“打千”,左腿向前跨出微屈,右腿弯屈,左手扶左腿,右手向下请安,不知道的以为进门要打架。

满族人好客,母亲做饭总是多,突然来两个客人不用另做,上炕就吃。部分饮食因喜欢传下了,如满族歌曲里唱的“八月里,是中秋,糜子豆子一齐收”。是说大黄米黏豆包,红芸豆做的豆沙馅加糖,裹上带香植物苏子叶,上笼屉蒸熟,三种香释放,顺着美味念叨先祖的好。

村里常说的话,好多都来自满语。我编一段试试。

那光棍穿得踢哩嘡啷,胡子拉碴闯进家门,饿死鬼托生的,在厨房犄角旮旯翻找,发现一大碗剩粥,闻闻还馊了,奶奶这老蚌壳都糊鲁巴涂了,还那么抠搜,要是倒了一准指着他鼻子骂:“背性鬼。”他嘁里咔嚓撅一把干柴烧火,把粥倒进马勺,加点碱一煮就没味了,粥还乌拉巴突,他就着一个晒蔫的咸菜疙瘩,踢哩吐噜都喝了。出门看见几个粉头花色(shǎi)的女孩在地上欻嘎拉哈,一五一十数着。他“啃儿喀”咳嗽着凑过去,一边倒(dáo)齁,一面胡勒勒,说才从城里下汽车回来,赶上修路,坑坑洼洼,费老鼻子劲了,一路吃得凉头瓦块,肚子不舒服,那尿脬(suī pāo)子都快憋两半儿了,大街上干籽儿都是人,好不容易挤出去跑到玉米地,嘁里咔嚓一通完事。孩子们懒得听他蝲蝲蛄子叫,太袄应了。一长相筋筋格道的女孩正扔高了嘎拉哈去欻,他賤巴喽嗖胳肢她胳肢窝。对面胖不伦墩的小姑娘叉腰骂道:“臭光棍,再耍魔怔信不信姑奶奶我扇你个逼斗。”光棍嘟囔道,等会儿我回家偷着烀上一锅焦黄的山药,你们这群蛤蟆骨朵儿就抢着跟我玩了,招紧绷子还是吃的管用。旁边一老者摇摇头,这老光棍,说他夜正不拉吧,还真二逼扯曳。

这些满族语言鲜活有趣,加上说话人的姿态表情,生动得很。有生命力的东西时间也灭不掉,民间是沙漏的底部,总有珍珠般的种子漏下来,不知不觉蔓生着。我和祖先在心灵上从未松开过手。

〔特约责任编辑 王雪茜〕

猜你喜欢

格格满族祖先
祖先与吹牛
《week#8》
科学家发现了萤火虫祖先 等
浅谈呼和浩特市满族文化
“能麻烦你一下吗”“不能”
我家的“砖格格”
谁说我们一定要像祖先一样过
开心格格
鱼儿是人类的祖先吗
“尼山学”的出现与展开